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60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760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

從此知行合一,設計一切水上開的東西都堅持這條原則,這條原則如果通不過,首先就從底層把設計推倒、從頭再來。這就跟其他諸侯那些造船工匠造船隻是為了滿足甲方的外行需求、要水麵以上部分看起來戰鬥力強大防強大,有著本職的區彆。

諸葛亮“畢業旅行”那一年的下半年,李素帶他回荊南,去州,諸葛亮這才接到五牙戰艦,乃至海裡航行的大福船的設計。而已經被理科學加持過的諸葛亮,當然是嚴謹而又一不茍地貫徹了李師教他的那些有用概念。

所以,李素的五牙戰艦,五拍桿和撞角裝在什麼位置、重心如何配置,那都是心設計過的,其實已經比曆史上隋朝到南宋的五牙戰艦都更穩一些。

周瑜小覷五牙戰艦的穩定,以經驗主義來揣度,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Advertisement

更重要的是,這次決戰之前,李素把所有五牙戰艦船側的拍桿都拆了,拆下來之後還冇扔,而是能裝到船艙下層艙就儘量艙,不好搬運的就砍斷了再艙。

艙的位置也不是隨便選的,是嚴格擺放在諸葛亮造船前設計測定的重心浮心位置附近,確保艙後船的整重心依然不偏離中軸,而且還在水線以下,可以被浮回正。

更重要的是,李素對的要求很嚴格,要求全部用長鐵釘把帶木頭的跟船釘在一起。如果是冇法釘的,比如石頭這些,也要確保把所在隔艙塞滿、並且隙用稻草等填充塞嚴實了,杜絕的晃

畢竟作為一個有理常識的人,李素很清楚車船重心設計得再好,真到了用的時候未必能保持住,這裡麵最大的變因素就是車船裡的貨在傾斜的時候會傾倒滾落。

Advertisement

艙重貨一旦滾起來,哪邊傾斜後比較低、就滾到哪一邊,隻會加劇重心往傾斜的一側轉移,變本加厲愈發惡化,最後翻船。

後世哪怕冇有理常識的人,隻要看看抖音上那些車禍視頻,都能理解其中理原理:

為什麼板車拉鋼卷要固定住,為什麼不懂理的人會吐槽油罐車清洗麻煩、油罐裡麵要做那麼多隔離擋板而不是一整個直筒的罐子。

不理解的人,剎個車,重新投胎,下輩子就理解了。

所以,李素一個文科生懂這些,並不奇怪,不是什麼高深的知識,但凡是個男人刷刷抖音都能懂。(人的抖音估計刷不到理常識……不是歧視,這個鍋應該歸張某鳴,給男的初始推送演算法就不一樣)

至於那些高深的部分,也不用李素心,他把概念啟發給諸葛亮之後,諸葛亮自己去變高深就行了。

Advertisement

君子坐而論道嘛,給個大概就行了。

李素懂得了設計船的時候重浮穩三心合一,還知道使用的過程中要固定、拍桿要拆掉,讓船傾斜的時候都不會滾。

做到了這兩點,扛個周瑜苦苦等待的六七級風力,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隻能怪周瑜自己該死,連重心浮心這些理學概念都冇掌握徹。

海軍是一項科學的兵種,擁有科學的一方殺冇有科學的一方,天經地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