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嬌娘醫經 第105章 運氣

《嬌娘醫經》第105章 運氣

再上好的門窗木料也擋不住其傳來的皇帝的暴怒聲。

門外站立的侍也好侍衛也好都面無表,似乎什麼也聽不到。

不過這個程娘子會怎麼樣?

低頭藏起神嗎?

侍們悄悄的看了眼,見那子依舊站著直,頭並沒有垂低一下,的神比他們的還要木然。

真不愧是神仙弟子,天子一怒都毫不懼,不知道此時心裡在想什麼。

真有意思。

娘想到,目看著眼前的殿門。

史書上記載的重臣原來就是這樣和皇帝應對的。

這位高大人在史書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皇帝敬而重之,曾當面斥責皇帝,皇帝氣而奔走回宮躲不見,最後皇帝還是接納了高大人的諫言,在史書上記爲一段明君清臣佳話。

那書上短短幾句話描述的場景,此時真切看到,覺….有意思的。

不知道待會兒會不會看到皇帝氣而奔走避之。

娘的眼角微,並沒有見到皇帝氣而走,倒是見一個侍低著頭腳步匆匆的走開,轉過長廊不見了。

…………………………

安妃宮,已經能半坐起的安妃正由侍小心翼翼的喂著湯藥,聞聽此言頓時連聲咳嗽。

“娘娘!糟了!”聲喊道。

一旁的椅上,皇后娘娘正閉目,似乎本就沒聽到小侍的話。

“吃你的藥。”說道,“快點把你的脈象調好了,如不然等高大人帶著太醫院的所有人來診你的脈,那才糟了。”

此言一出,安妃本就蒼白的臉更加慘白,手抓過藥,也不用宮喂自己仰頭幾口喝了,嗆得連連咳嗽。

“娘娘,娘娘。”一面咳嗽一面的喊道。

Advertisement

皇后依舊坐在椅上,笑了笑睜開眼。

“你怕什麼?你都有膽子敢說是晉安郡王送點心那日纔有了孕,也敢明明在太醫診出胎兒不穩的時候還說懷的龍子,安妃,你膽子不是很大嘛,怕什麼。”笑道。

安妃嗚嗚的哭了。

“娘娘,娘娘,臣妾不是膽子大,臣妾是傻…”哭道。

“傻什麼。”皇后打斷坐起來,“傻辦法也不一定沒用啊。”

安妃看著抹淚。

“可是,可是陛下要是懷疑…”急急說道。

“陛下會懷疑。”皇后說道,“陛下這個人最會懷疑了。”

安妃連連點頭淚流的更兇了。

“娘娘,您說過,會讓臣妾過好日子的,臣妾還不想死….”哭道。

“閉。”皇后說道。

安妃果然立刻聽話的閉了,流淚看著皇后。

“陛下會懷疑,不過,有人比我們更先被懷疑了,所以不用擔心。”皇后說道,一面站起來,“這一次,本宮運氣稍微好那麼一點點。”

有時候,運氣好那麼一點點就夠了。

勤政殿裡,高凌波看著暴走憤怒的皇帝心亦是說道。

他現在能及時站在這裡,說起來倒是因爲高小人與程娘子的荒唐婚事,要不然他現在還在外邊呢,那樣等他得知這宮裡出的事,再趕回來就來不及了。

所以說,這件事未必是件不好的事。

憤憤罵出一些天子不該說的話的皇帝忽的站住腳。

“朕知道了。”

“朕知道爲什麼這件事會發生了。”

“這件事的確怪朕。”

高凌波微微皺眉。

“陛下,臣適才言過了,其實懷璧其罪,壁不該有罪…”他附施禮說道。

Advertisement

“朕知道你們依仗的就是這個。”皇帝打斷他說道,臉上沒有了憤怒,站在臺階上居高臨下的看著高凌波。

我們?這個?哪個?

高凌波對於皇帝的突然變化有些驚訝,竟然又冷靜下來了。

看來真的有很多事都離他的掌控了。

這一次的出外,也許真的有些不妥了……

“….高大人,你們不是怕有人揣測朕的心意,而是本就不怕。”

皇帝說道,吐了口氣,慢慢的轉回座上。

“你們不怕,因爲栽贓陷害貴妃的事真的是太拙劣了,本就是不可信自取其辱的事。”

“貴妃怎麼可能去害安妃,就因爲懷了個龍子?”

“龍子,貴妃又不是沒有龍子,而且的龍子如今已經長人,封王,一個小小的胎兒尚未生下,生下能長多大,都是未知的難以預料的事,貴妃怎麼會因爲這個未知的事,去做出損害人人皆知的穩妥的事。”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皇帝說出來的語氣真是奇怪,讓人有些不舒服。

“陛下明智。”高凌波施禮說道。

皇帝坐回去,看著高凌波點點頭。

“是的,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本就不會有人認爲貴妃會做出這種事,只會認爲要麼是意外,要麼就是安妃心存不良。”他說道,“所以,對於貴妃來說,這真是太好的機會了,就是做了,也不會有人懷疑….”

高凌波頓時大怒。

這個糊塗的皇帝,原來本就沒有清醒過來!

倒是腦子了,只不過的是糊塗腦子!

讓他懷疑,可不是讓他這樣懷疑的!

真難爲皇帝能想出這個!

“陛下,要是這樣說,這世上就沒有純良的人了,人人都是兇手,人人都是害人者。”他豎眉說道,手握著笏板上前一步,聲音比適才還要大,“陛下,疑鄰盜斧要不得!陛下,你自己心疑,如何能公正,如果這麼說,因爲貴妃有理由嫌疑所以纔有嫌疑,那安妃自然也可以這樣想,自然也能這樣做。”

Advertisement

聽聽這繞來繞去的都是什麼七八糟的!

“朕知道。”皇帝擡手製止高凌波,這一次並沒有因爲他的咄咄人而憤怒,神淡淡,“朕知道你的意思,只是這一次跟別的時候不同。”

“高大人,這一次的道理是人人皆知,這一次的事是拙劣可笑。”

“但有一件事,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朕不知道,只有貴妃知道的。”

什麼?

高凌波神驚愕。

“高大人知道不知道,朕也不知道。”皇帝接著說道。

“陛下!”高凌波再次大聲說道。

“高凌波。”皇帝也再次打斷他,“你可知道,月蝕前有太白經天?”

什麼?

高凌波一愣。

太白經天?

這個念頭沒轉開,最初進門前的念頭轉開了,他下意識的回頭向門邊看去。

那個人!原來本就不是來給後宮的妃嬪們診病的!

“太白現,與月蝕會,太子危。”

皇帝的聲音在耳邊繼續。

太子危。

高凌波打個機靈。

“陛下,這是胡言語…”他說道。

“傳程氏。”皇帝直接說道。

侍們的作打斷了高凌波的話,門被推開了,程娘走進來。

“程氏,朕你來是問你一件事。”皇帝看著施禮的程娘,開門見山說道,“去歲臘月十五前可有太白經天?”

“回陛下,有。”程娘施禮答道。

此時的高凌波倒是不急了,站在一旁看著皇帝和這程娘問對。

“那太白現,與月蝕會,是否太子危?”皇帝再次問道。

“回陛下,是。”程娘說道。

“太白現,客星見於勾陳,是否當主天下?”皇帝再次問道。

如果說前兩句倒無所謂,這一句讓高凌波心裡不由跳了跳。

這句話太悉了。

當年太祖登位,就是有太史令上天象圖,太白現,在秦地分野,預示當時爲秦王的太祖主天下,所以纔有其最終從衆兄弟中穎而出。【注1】

竟然,又出現這種事了。

高凌波的心跳不由加快。

自己聽了還會如此,可以想象貴妃聽了,會如何……

耳邊傳來程娘的聲音。

“回陛下,是。”

皇帝點點頭,看向高凌波。

“高大人,你明白了吧?”他問道。

高凌波輕輕嘆息一聲。

“陛下,臣不明白。”他說道,看了程娘一眼。

“高大人飽讀詩書難道還不明白?”皇帝淡淡問道。

“陛下,臣自然明白太白事。”高凌波笑了笑,“臣只是不明白,朝中有司天臺,有太史局,陛下怎麼不問朝臣,而問這位程娘子呢?”

他的話音落,就見那程娘子看他一眼。

這位高大人急了。

娘心裡想到。

他想得到,皇帝怎麼會想不到?難道他真以爲皇帝會信自己的話?

皇帝問自己,不過是求證一下而已。

既然是求證,那自然是已經從其他地方得知了。

這樣看來,這位高大人跟史書上記載的也略有出,不太像是能口言得皇帝逃走的人。

不過這也沒什麼,書都是人記的寫的,自然要加書寫者的喜好,或者化或者貶低,本就不可盡信。

皇帝看著高凌波笑了笑。

“因爲朕知道人言人言,人人可言,可聽不可盡信,所以朕聽了司天臺的話,還不盡信,才請程娘子來再求證一問。”他說道。

高凌波一愣頓時明白了。

不可能!

司天臺如果知道有太白經天,不可能他高凌波不知道!這麼大的事司天臺不可能瞞著他!而且還瞞了這麼久,去年的事,去年的事…..

“傳司天臺提舉等人。”

耳邊皇帝的聲音傳來,腳步響,門響,在高凌波耳邊接連。

果然事不對,又是這種覺了。

這種覺並不是第一次,就在去年月食的時候,他本要藉著月蝕將陳紹趕出朝堂,結果陳紹卻反而利用茂平雪災將他趕出了朝堂。

茂平雪災。

那個因爲人爲陷害讓他忽略的茂平雪災。

這一次也是如此,他被瞞下了太白經天的事。

不過這怎麼可能,瞞著他這個又有什麼用,更何況這又不是茂平雪災,這麼大的事就爲了瞞著自己而瞞著皇帝,那再翻出來不是自己找死嗎?

“…臣郭遠….”

殿的聲音讓高凌波回過神,看到殿已經不再是隻有他們三人,多了司天臺的人。

郭遠.

那個以命賭月蝕的人。

是他說的?

高凌波不由看向殿中施禮的年輕人。

如果是他說的,有月蝕的功勞,可是很能得皇帝信任的。

“…是臣當時看到了太白現,只是,只是臣以爲看錯了,所以並沒敢上報…”

“…陛下,當時郭遠是說了,但是臣等並未看到,待推演又推演出月蝕事,所以傾力在月蝕上,倒忽略了太白經天….”

“…雖然未有說,但臣等記錄下來存,不知怎麼就被傳出來了….”

不知怎麼就被傳出來了?

高凌波心中有些失笑。

這世上哪裡會無風起浪!自然是有人要這事傳出來才就傳出來了!

不,或者說被有心人藏這麼久,就等著一個合適的時候才放出來。

一個合適的時候,自然就是自己離開京城的時候。

高凌波一瞬間醍醐灌頂,冷汗直流到腳底。

“陛下,此天象也不足爲此言。”他擡起頭,大聲說道,上前一步。

皇帝看向他,神看不出喜怒。

“因爲,如今尚沒有太子。”高凌波著頭皮咬牙說道。

皇帝聞言哈哈大笑了。

“沒有太子?”他笑道,“原來是沒有太子嗎?原來在你們心裡眼裡,平王不是唯一且無可選擇的太子啊!”

“只要沒有陛下的金口玉言,沒有昭告天下,平王就不是太子。”高凌波說道,“臣等絕不敢在心中做如此想,陛下明鑑!”

皇帝再次笑。

“好,好,好。”他說道,“沒錯,沒有昭告天下,的確沒有太子,也就是說誰都有可能是太子。”

“太白經天,客星見於勾陳,當主天下。”

皇帝站起來,看著高凌波。

“有了安妃的龍子,平王這個未定的太子就會危。”

“安妃的龍子沒了,也許他就是太子危。”

“所以不管怎麼做,都印證了太子危。”

“高大人,那麼現在你還覺得,安妃的這個意外是件小事,是件拙劣的蠢事嗎?”

這哪裡是件愚蠢的拙劣的把戲!這分明是下了好大一盤棋!

高凌波幾乎要折斷手中的笏板。

好一盤棋局!

注1:取自唐武德九年史事,也就是玄武門之變,當時唐太史令傅奕奏李淵:“太白見於秦分,秦王當有天下”。rs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