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羣中,皇帝們都是一陣無語,他們跟劉邦的想法一樣,難道崇禎真的沒幹過一件正確的事嗎?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不會吧!連孫傳庭也是被崇禎給坑死的?”
“這崇禎用人的本事,真是天下一絕!
“我特麼的都不得不服。”
..........
陳通嘆了口氣,他也是對崇禎佩服的五投地。
一個人每次都能犯錯,而且犯同樣的錯誤,並且還屢教不改,那也是一種本事。
陳通:
“那咱們就說一說孫傳庭之死到底是怎麼回事。
也讓你們好好看一看崇禎那些年的作。
首先,孫傳庭本來是在湖北四川等地圍剿李自和張獻忠,他是怎麼被調回中央的呢?
那就是因爲崇禎第一次議和,讓金人馬踏中原,
崇禎害怕金人一波推平京城,所以把這些大將都調了回來。
調回來之後的事你們也清楚,崇禎在主戰和主和的問題上搖擺不定,直接坑死了盧象升。
金人這一次竟然是搶足了東西纔回去的。
盧象升一死,崇禎就得想辦法找人接替盧象升去鞏固北方防線。
他這個時候想到的就是孫傳庭。
可孫傳庭纔不願意幹這種事。
因爲他不想落得跟盧象升一樣的下場,
於是孫傳庭說,要麼讓我去剿滅農民起義,要麼我就不幹了,他表示自己要告老還鄉。
崇禎和孫傳庭當時就談崩了,崇禎一怒之下,竟然把孫傳庭直接下到了昭獄。
而且一關就關了三年多。
直到崇禎15年,洪承疇投降,祖大壽投降。
崇禎已經無人可用。
而李自這個時候已經做大做強了。
崇禎這纔想起在監獄裡面關著的孫傳庭,
於是任命孫傳庭爲兵部尚書,陝西總督,讓他去剿滅李自叛。
崇禎十六年,孫傳庭和李自兩軍對峙,因爲李自此刻已經兵強馬壯,
孫傳庭覺得不能夠倉促出戰,因爲他的糧草都沒有,
可是崇禎呢?
他又開始懷疑起孫傳庭。
他是瘋狂地催促孫傳庭快點解決李自,就跟當初懷疑盧象升,洪承疇一樣。
最後孫傳庭也頂不住朝廷的力,
只能跟李自的軍隊進行正面決戰,
可是他的士兵竟然連吃的都沒有,而當時又下起了大雨,士兵又冷又,緒激無比,本無法阻止有效的進攻。
而李自趁著這個機會,發了襲擊,
在河南的郟縣,大敗孫傳庭,並且一日追殺了他四百里地,斬殺了4萬士兵。
接著,李自攻克潼關,孫傳庭在向渭南撤退的途中,被李自殺死。
而最讓人無語的就是,孫傳庭都已經戰死了,崇禎都還不信任,認爲他是詐死逃,並且不給他卹。
你就可見,崇禎到底有多麼不信任自己的武將?”
.............
漢武帝聽的那是一陣頭疼,一談起崇禎的這些作,他就覺得腦殼疼。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什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已經要讓武將出徵,你就必須給他足夠的信任。
崇禎就是對自己的將軍一次又一次的懷疑,這才用各種輿論力著他們做出了錯誤的軍事抉擇。
這才把自己的武將一次又一次送上了斷頭臺。
崇真不愧是最佳豬隊友。”
..............
楊廣此刻也服氣了,這絕對是天才。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這還真是把所有的武將都坑沒了。
老朱家能出這樣的天才
那絕對是祖墳被人刨了
怎麼覺他信任張獻忠,李自等人,都強過自己的武將呢?
難道這是錯覺嗎?”
...............
“好像真是這樣!”
崇禎都愣住了。
談到他勤政民的時候,他還覺得自己還可以搶救。
可一聽到自己這些作,崇禎都覺得自己快沒了。
......
現在朱棣聽到這些東西,頭疼不已。
他覺自己多聽一個字,就有被氣死的可能。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算了,不聽了。”
“直接給崇禎在這個維度上最大的差評,估計絕對不會冤枉他!”
“咱們直接進行下一個維度。”
“我就想知道,崇禎在對抗金人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翻盤呢?”
............
其他皇帝也覺得沒必要去談崇禎的吏治清明,一方面是因爲明朝的吏治到崇禎手中,已經是積重難返
崇禎唯一做錯的一件事就是幹掉了魏忠賢,廢除了天啓皇帝的制度。
雖然崇禎對明朝的吏治不需要承擔太多的責任,但他畢竟幹掉了天啓皇帝手中的刀。
幫助文臣把頭上的箍咒給鬆開了。
這文臣還不放飛自我?
至於說想聽一聽明朝末年那些貪污吏的糟心事,所有皇帝都沒有這個耐心。
是想一想這些人竟然敢剋扣賑災銀兩,就把皇帝們噁心的不行。
其他的事連想都不用想,那隻會比這個更糟糕。
劉秀也覺得直接給崇禎最差的評價,絕對不會冤枉他。
大魔導師:
“我也看到了明朝的歷史,,我現在也很好奇。”
“明朝真的就沒有翻盤的機會嗎?”
“只能坐看金人做大做強嗎?”
“這真是無力迴天?”
......
秦始皇更想知道這個問題。
因爲他要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審判崇禎,更是怎麼去理明末的爛攤子。
想弄死崇禎很簡單,可是想收拾明朝末年的爛攤子真不容易。
這可跟理宋太祖趙匡胤不一樣,畢竟那個時期還有楊無敵,還有北漢。
他們能夾在匈奴和宋朝之間,抗爭那麼多年,只要給他們機會,這些人都可能起飛的。
可明朝末年,很多人的骨頭都已經了。
這該怎麼拯救呢?
難道坐看金人住中原,然後瘋狂的開歷史的倒車嗎?
秦始皇絕對不想看到這種事再次發生。
那麼把崇禎拉進聊天羣的意義就沒有了。
他此刻纔是所有皇帝中最揪心的一個,頭疼的更厲害。
他想看看有沒有破局之法,現在需要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和資料,來分析推算。
大秦真龍
“陳通,你怎麼看?”
“金人住中原,是歷史的必然嗎?”
..............
陳通到這個問題,搖了搖頭。
陳通:
“崇禎無法挽救明王朝這是肯定,別說是崇禎了,就是天啓皇帝也沒這個能力。
天啓皇帝的辦法就只是讓明朝滅亡的更慢一點。
因爲這個時候,階級矛盾堆積到無法調和的程度了。
但是。
崇禎完全有機會阻止金人主中原!
咱先不說金人第一次馬踏中原,就是因爲崇禎提拔了袁崇煥.
咱們來看一看,金人第二次馬踏中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是在崇禎7年,金人在英親王阿濟格的帶領下。
直接踏過長城,又一次來洗劫中原。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金人,這個時候滿朝文武意志空前統一,都要求立刻把盧象升調回朝廷,指揮戰爭。
可是這個時候,崇禎就走了一步臭棋。
他竟然沒有把盧象升回來,繼續讓盧象升留在地方,圍追堵截李自等人。
爲什麼他這麼做呢?
就是因爲當時的兵部尚書張翼。
他竟然站了出來,信誓旦旦的說他可以領兵抵金人。
崇禎這傢伙竟然信了。
別看張翼是兵部尚書,但其實就是草包一個,這傢伙對兵法,基本上算是一竅不通。
而他幹接下來乾的事,那真是刷新人的三觀。
你可能都想不到,他爲什麼要嬴政選擇這個差事呢?
並不是因爲張翼熱朝廷,要抵金人。
而是他想要逃避戰爭。”
.........
什麼?
李世民此刻都聽懵了。
而李自更是破口大罵。
百姓不納糧:
“陳通,你腦子有坑嗎?”
“你都說了,張翼明明怕的要死,竟然還出去打仗?”
“自己帶領大軍前去抵金人,你竟然說是爲了避戰?”
“這就是胡扯,這邏輯都不通啊。”
.............
很多皇帝也想不通,按理說如果你避戰怯戰的話,你就別往前湊啊!
你主攬這個差事幹什麼?
直接就讓崇禎把盧象升回來就行了。
可陳通接下來的回答卻讓他們全都閉了。
陳通:
“這就是這個張翼的自作聰明之。
他認爲不管是盧象升還是別的將領回來指揮戰爭,他作爲兵部尚書一定會協同出戰。
與其拿不到指揮權,到別人的支配,有可能就會戰死沙場。
那還不如自己當將領,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他拿到兵權之後,本不去抵擋金人。
這個大聰明是怎麼做的呢?
那就是選一個地方,能夠留在金人的後方。
留在後方是爲了突襲金人嗎?
肯定不是!
他是想要建造一個戰爭壁壘,然後讓大軍守在城池裡面永遠不出去!
這樣,他就不可能被金人幹掉。
而這個地方在哪裡呢?
就是現在的河北遷安縣五重安鄉。
他加固城池之後,就呆在這裡面,幾個月都沒離開。
明朝用於抗擊金人的軍隊,全部被他當了私人保鏢。
你沒想到吧。
而且不僅僅如此,他爲了能夠知道金人什麼時候撤出中原,他還派出了一部分軍隊跟在金人屁後面。
你們可不要想多了,那當然也不是爲了去打金人。
而就是這麼跟著,看著竟然在那兒燒殺搶掠。
絕對不能跟金人起衝突。
直到金人燒殺搶,馬匹上都背不金銀財寶了,金人這才晃晃悠悠敲鑼打鼓的回到遼東。
張翼這纔開始出來活。
瘋狂的向朝廷謊報軍。”
..............
我曹!
朱棣覺自己的心臟都快要炸了
明朝的大聰明怎麼這麼多呢?
什麼樣的奇才纔敢這麼想呢?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直接就想挖了張翼的祖墳!
這特麼的是有病啊。
就這麼看著金人一路燒殺搶掠,他卻把明朝抗擊金人的部隊全部帶到後方,頭都不敢冒!
崇禎也是個白癡,什麼人能打仗,什麼人不能打仗,心裡沒點數嗎?
這一次金人搶劫中原,,竟然就是幹看著?
怪不得陳通說是崇禎把金人給養的。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離奇的事嗎?”
..............
曹,漢武帝劉備等人也是張大了。
這估計使他們聽到最爲奇葩的一場戰爭了。
張翼竟然率領著所有的軍隊,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敵人搶劫,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是何等的憋屈?
曹總算知道,爲什麼在苦寒之地的金人,卻能夠完一統中原的壯舉。
那不就是因爲明王朝多次出現了這種作嗎?
人妻之友
“我tmd就想知道,張翼這個雜種是怎麼死的?”
“像這種貨就該被千刀萬剮!”
一個宅男學霸因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古代,還悲催的穿越到了一個家奴的身上。為了生存,為了能改變自己的境況,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居然在這個時代混的風生水起,但是隨著聲名鵲起,危機也隨之而來……
秦牧穿越大唐,成為長孫無忌遠房外甥。本想咸魚混日子,卻意外覺醒系統。叮!系統檢測,宿主已在教坊聽曲兩個時辰,符合咸魚行為,獎勵【琴仙傳承】。叮!系統檢測,宿主已在府邸酣睡...”從此,書法,琴技,賦詩,武藝..秦牧無不精通。李二:秦牧,朕嫁個女兒給你好不好。突厥:駙馬爺饒命,我們真的沒動長公主。五姓七望:論財力之雄厚,我們不及秦牧之一二。秦牧哀嘆:我真的沒想變強,我只想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