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147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大國戰隼》第147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姚東明是從東往西進的,李戰恰好相反,也就是說李戰爬升的方向是迎著太去的,逆

當姚東明意識到不能在逆狀態下追擊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平心而論,他的反應速度已經很快了。在意識到問題後立馬滾轉向正北,側對著太爬升,同時向右目視搜索李戰。

然而,李戰不見了。

“人呢?剛剛還在的啊,會瞬移啊難道?”姚東明心裡生出一不安

優秀飛行員常有極其靈敏的對危險的嗅覺,那是經過反覆無數次訓練形的,需要耗費大量航油纔有形條件的。姚東明這樣的三百師王牌飛行員,他喝掉的航油數字以千噸計,無論是飛行時間還是對抗經驗,都遠在李戰之上,儘管他才三十歲。

可是,就是這麼奇怪,李戰不見了。

姚東明果斷地放棄了爬升,轉而做了一個擺,繼而再次拉起背對平飛,目一直在向四周搜索李戰的影。

“他在你後!在你後!漁夫!”白鷗的暴喝在無線電裡響起來,嚇了姚東明一大跳。

姚東明沒有毫的猶豫桿俯衝滾轉,標準的規避機

然而,全向告警的報警聲突起。

一直響,一直響,一直響……

無論姚東明怎麼規避機怎麼擺,全向告警一直響一直響一直響……

足足三十九秒,姚東明使出了渾解數做了七八個規避機,在三十九秒的時間裡要做七八個規避作意味著飛行員要完近百個作,這已經足以證明了他的超強能力。

Advertisement

然而,他沒有辦法擺李戰的鎖定。

如果是實戰,姚東明已經被李戰擊落七八次了。

真的是死得不能再死。

誰也想不到會這麼一個結果,包括陳華林、薛向東以及狂魔大隊所有的飛行員。他們是知道姚東明基本上代表了三百師的最高水準,然而在李戰面前本無還手之力。

這哪裡是對抗,這是被

匆匆趕來的負責拍攝的SU-30MKK傻眼了,這就完了?他們在高空連偵察吊艙都沒來得及打開,戰鬥結束了。

誰也不知道李戰是怎麼做到的,包括塔臺裡一直很清楚看到李戰的位置信息的衆人,也很難馬上從這些信息裡分析出李戰的作來。白鷗老辣的目下倒是看出來一些端倪。李戰的確是衝著太超音速爬升了,但是就在姚東明的視線被遮擋住的瞬間,李戰突然桿俯衝急劇下降高度。姚東明回過味來轉向擺的時候,李戰其實在他的側後方,接著李戰從側後方超音速爬升尾隨了姚東明,於是有了後面的幾乎沒懸念的雷達鎖定攻擊……

沒有什麼複雜的作,可就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那麼李戰基本上是在超音速的狀態下完的大部分作。甚至白鷗注意到,整個戰鬥過程是在加力持續時間之的,說明李戰非常冷靜,非常清楚應該在什麼時候完所有的作。

Advertisement

超音速爬升狀態下突然俯衝,意味著戰機是在超音速狀態下俯衝的,也就是說,這個轉變帶來的過載應當是接近了戰機的極限了。

李戰能承十個G的過載?

“塔臺!漁夫請求再來一次!完畢!”姚東明咬牙切齒地呼

原本想著好好地揮灑一番空戰技的,結果呢,本就沒有出手的機會。讓他已經到了臨界點的緒生生的給憋了回去,比便一個月都要難

白鷗終究是冷靜的,他道,“漁夫,返航,戰隼,你也返航,今天的對抗結束了,是否清楚?”

“戰隼收到,我油也不多了,現在返航,完畢。”李戰說,他的油確實不多了,飆超音速什麼都好就是比較費油。

姚東明心裡一肚子氣,又不敢違抗命令,只能悶聲悶氣的回覆,駕機返航。

兩架戰機先後著陸,離開跑道向停機坪的時候,塔臺的幾位領導乘通勤車過來了,直接在停機坪向兩位飛行員瞭解況。其實主要是向李戰了解況,白鷗面對了事實之後,作爲第一指揮員,他必須搞清楚李戰是如何做到讓姚東明無還手之力的。

夾著飛行頭盔,李戰在白鷗、陳華林、薛向東以及另一位主角姚東明幽怨的目下,頗有些小張,訕笑著說,“也沒多複雜的,就是在姚大隊被太晃了眼的時候,我趕的下高度,五秒鐘之大概下了一千多米吧,這個時候我是在姚大隊的觀察死角里的,他看不到我,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接著就是一個U型機,然後就是追上了姚大隊開了火控雷達鎖定進攻擊程序了,也模擬了幾次機炮攻擊,這個後面看照相槍會看得很清楚。”

Advertisement

你不但雷達鎖定了還模擬了幾次機炮攻擊?你是手怪啊速度這麼快!

白鷗皺眉問,“你超音速突然俯衝下高度,幾個G?”

“應該有十個了,殲七能承得住的,我很瞭解這個機型的機強度。”李戰生怕白鷗責怪他開別人的飛機不心疼,連忙解釋道。

白鷗瞪著眼睛說,“十個G已經近了殲七的極限,你人呢,你能承十個G?”

“我啊,我沒問題啊,這不沒事嘛。”李戰揚了揚手,白的勞保手套非常的醒目。

白鷗驚呆了,姚東明自然也是瞠目結舌。

陳華林和薛向東的心也震驚不已的,因爲他們也不知道李戰居然可以承十個G的過載。

簡單地說,可以理解爲李戰承了十倍於自重量的重力。承九個G的過載已經是飛行員的極限了,再大的話就會出現黑視,極其危險。戰鬥機的設計的時候是有冗餘度的,以戰鬥機可以承的過載作爲標準沒有意義,給你能承二十個G的戰鬥機你飛行員只能承八個或者九個G,你也就只能飛到八九個,而永遠不可能飛到二十個G。

單單從李戰能承十個G的過載這個能力看,意味著他已經了世界頂尖飛行員的行列。

李戰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因此解釋了一句,“瞬時的大過載沒問題的,我把時間掐的很準,在出現黑視之前就拉起了,大概三秒到三秒半的樣子。”

看著輕描淡寫的李戰,姚東明忽然的沒了怨氣,也沒了憋屈。

如果自己也備這個能力,一樣可以像李戰這麼優秀。

問題在於,哪怕是三秒或者三秒半的瞬時十個G的過載,那是誰都能承的嗎?三百師沒有任何飛行員能夠做到這一點!

輸得不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