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177章 狂魔大隊的厲害之處

《大國戰隼》第177章 狂魔大隊的厲害之處

下午十四時整,機務大隊提前一個半小時進了外場。

停機坪,037、201、207、209、212五架戰鷹整齊排列,叢大爲坐鎮指揮,各個機務組的組長兼機械師指揮各自的兵嚴格按照流程開始進行出前的準備。

加油供氧、裝載彈藥、全面檢查戰機,隨即反覆確認武狀態尤其是引信狀態,臨戰氣氛十分的濃厚。

機務的弟兄們很困很累但神很

上午才保障了整個大隊十八架戰機的實彈擊訓練,他們中午連吃飯的時間都是摳出來的。飛行員們著陸扔下戰機吃飯休息去,機務卻不行。飛行後的各種檢查檢修,還要繼續飛行的戰機則要進行更加全面細緻的檢查和再飛行檢查,尤其是037號戰機!

因此,作爲李戰的機務組組長,苗雨空軍上尉和他手下六名機務兵是累並快樂著。快樂則是因爲他們立功獎的機率會因此比其他機務組要高得多。

十四時三十分,突襲小分隊在飛行簡報室集合,李戰帶著四名飛行員再一次確認了攻擊航線以及攻擊戰,重點確認了突防航線以及幾個備用方案。相對而言,從北庫場站向戈壁幹湖突防的難度要小於沿著北庫山脈無名峽谷往西突防,山區裡的氣流對戰機姿態的影響很大。

李戰因此強調說,“起飛後要由北向南穿過北庫城區再折向西南,這一次我們帶著實彈,所以就不從城區上空飛了,繞著城郊飛低空飛。這是與行方案唯一一區別較大的地方。”

四名飛行員不約而同地點頭。

帶實彈低空飛躍城區通常不被允許的,萬一出現故障掉下去,萬一彈藥出問題掉下去,都會對人民羣衆造很大的傷亡。因此實彈擊訓練的時候是能繞開城區就繞開城區。

Advertisement

北庫地區之所以是天然的練兵場就是因爲地廣人稀,沒有沿海地區那麼多需要顧慮和避讓的因素。

不過從北庫場站向東庫場站突襲必須要穿過北庫城區,恰恰城區是很好的掩護。

“突防東庫的路線前半段的地勢較爲平坦,幾乎無法利用地形進行掩護,所以飛行高度要儘可能的低,控制在一百米,速度可以放慢一些。過了進了中段就進了東庫山地,大多是數百米海拔的山地丘陵,樹木很茂,是天然的掩護,同時也是紅軍雷達探測的重點區域。到了這裡就要用最快的速度突擊目標,越快越好,一得手立即爬升返航。”

李戰把突襲東庫場站的航線況簡單地說了一遍,隨即道,“因此,接下來的低空突防實彈擊訓練要嚴格按照作戰方案的要求來,最關鍵的是要跟著我的步伐。清楚了嗎?”

“清楚了!”四人齊聲回答。

十五時十分,太還在天空的正中間,突擊小分隊乘坐通勤車來到了停機坪,機務這邊已經完全部工作正在列隊待命。

此時,經過上午的忙碌,外場重歸了安靜,平行公路上只有驅鳥巡邏車在圍繞著外場轉圈,消除鳥類的威脅。再有的就是依然忙碌著的塔臺,薛向東結束了第二塔臺那邊的工作後坐鎮主塔臺,時刻關注著會影響飛行安全的各項數據。

李戰再一次強調了方案的幾個要點,解散隊伍各自準備。苗雨向他報告,隨即陪著他對照著檢查單一項一項地確認,正常作。其他四個機組同樣如此。

十五時二十分鐘,五人全副武裝登機,五臺地面電源車帶電機幾乎同時完對五架戰機的開車。飛行員做起飛前檢查,確認無誤後向機務組長豎起大拇指,機務撤掉登機梯,塔臺下令,戰機出停機坪。

Advertisement

十五時二十七分,五架殲-7E戰鬥機在跑道一頭排了菱形,李戰單機在前,其餘四人雙機編隊在後,在不同的軸線,避免了發機吸前機的尾氣。

十五時三十分鐘,塔臺下令:“三拐小隊可以起飛。”

三拐收到,開始跑。”李戰看到發機轉速錶指針超過了起飛固定值後鬆開剎車,037號戰機狂吼著向前奔跑。

他沒有開加力起飛,而是按部就班的長距離行之後,速度達到了滿載離地標準後才擡離地。才離開地面幾米,他就果斷地收起了起落架,戰機的姿態更加穩定了。

後面,兩個雙機編隊接著起飛,都是通過長距離跑行後離地的。北庫場站的跑道有三千米長,在可以充分利用的況下就沒必要浪費航油去開加力起飛。

持續右轉完編隊,五架戰機組的突擊小分隊繼續右轉一直到調整航向直指北庫城區。高速飛行靠近城區後轉而向南,著城區的邊沿低空飛行。地下有一條著城區邊沿向北延的國道,地標十分的明顯,飛行員可以通過目視來確定自己的方位。

主場的優勢就在於這裡,101團的飛行員們對北庫地區方圓近千公里的地域可以說是十分悉的。這得益於進2010年以來全團持續攀升的訓練量,更得益於低空突防打擊科目的影響飛行員更加的重視地形地貌的利用。

戰機的轟鳴聲吸引了城區裡一些人們的仰脖關注,人們常常能夠看見軍用飛機在天上飛行,可是飛行高度這麼低並且機翼下還掛著“導彈”的戰機是頭一回見的了。

四五百米的相對高度,遠遠看過去和著地面飛行沒多大區別,人們卻不知道這樣的標準在狂魔大隊裡只能算是普通水平。

Advertisement

高起點、高標準、高戰力,這是李戰對狂魔大隊的“三高”要求。狂魔大隊既是“227”課題的試驗隊,也是空軍航空兵部隊的探索隊,更是空軍航空兵部隊戰訓改革的先遣隊。

裴小帥順著氣流波浪式飛行了一下子,下意識地看向機頭方向飛行高度更低的領隊機037號戰機,無線電頻道里很安靜,大隊長沒有訓斥,他才暗暗鬆了口氣。

“各機注意,即將進戈壁,隨我繼續下高度一百。”李戰左右掃視了一眼,周遭的環境換了荒蕪而廣闊平坦的戈壁灘。

隊員們按照呼號次序回答。

李戰慢慢桿,盯著前方的地表和高度儀。當指針接近心理位置的時候,他迅速改平,戰機穩定在相對高度八十米的位置繼續飛行。後面的四架戰機跟著下了高度,不過他們是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與李戰保持著三公里的最低距離。

這是正常的高度差,爲了防止後的四隻菜鳥剎不住車撞過來,李戰不得不飛得比他們更低。

戈壁灘不是絕對平面,同樣存在著曲面率,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只是大多是平緩的地勢,放眼去與平原無疑。恰恰這樣會給飛行員錯覺,你以爲是平地的時候,實際上存在著幾十米的高度差,後果就是撞地。區區百米的飛行高度對於以每小時七百多公里的戰機來說不過半秒鐘的時間,飛行員基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因此需要高度集中神關注地勢變化和高度儀的變化。

三拐,雷達看不到你了,報告況。”塔臺指揮的薛向東發來詢問。

部署在氣象臺上的雷達無法探測到數百公里外超低空飛行的037小隊,即使能探測到,恐怕也很難把037小隊的五架戰機從地面背景反波里區分出來,更別說鎖定了。

北庫場站氣象臺的對空警戒雷達看不到,東庫場站那邊的雷達就更看不到了。這是很關鍵的信息。

李戰回答,“三拐報告,一切正常,正在按照既定訓練計劃進行,完畢!”

儘管已經許多次,但每一次薛向東從雷達顯示屏裡看到戰機信號消失的時候那顆心都會揪起來,非要飛行員回覆確認才能放心。只是怎麼可能真正放心。上一次他跟著練了幾次,知道低空突防的危險,況且李戰對狂魔大隊的要求又很高,已經無限近超低空飛行的極限了。

殲-7E的最小起降速度理論上是260公里每小時,實際上迄今爲止誰也沒有飛過,除了試飛員和李戰。當時他在二師遇到過燃油急告警,以小於二百六的時速進行了急降落。

一般況下殲-7E需要爲此每小時三百公里以上的速度進行降落,否則就會失速。

Su-27和殲-11B就不同了,常規氣佈局、機翼面積大、在二百公里左右的速度玩耍一點問題沒有。二師打地靶的時候蘇霍伊和沈霍伊戰機的優勢現得非常明顯,可以非常從容地瞄準攻擊,而駕駛馬的殲-7和殲-8戰機的飛行員們每一次打地靶都手忙腳——要維持較高空速否則會時速,維持了較空速意味著瞄準的時間會非常短。

這便是當時李戰開著037號戰機勇奪全師地靶實彈擊第一名的原因——他依靠自己的技彌補了裝備上的差距並且打了滿環。

綜上所述,就低空突防這個科目來說,中國航空兵部隊中最適合幹這個活的只有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SU-27、殲-10、殲-11這些也能輕鬆搞低空突防,和飛豹比的話,他們有更大的載彈量和更快的速度以及空戰能力。低空低速方面飛豹還是最突出的,儘管已經逐漸老邁。

因此反而凸顯了使用殲-7E的狂魔大隊的低空突發能力之高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