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619章敬禮,走你!

《大國戰隼》第619章敬禮,走你!

上艦倒計時15天。

李戰沒有繼續飛行訓練了,把寶貴的時間讓給其他八名飛行員,他不在八人名單裡面,但是毫無疑問他肯定是要上艦的。

他的重點放在了培訓著艦引導員以及地勤人員這兩個方面。每一位著艦指揮員都是由飛行員流擔任,採取崗制度,上艦後這個原則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對流擔任著艦指揮員的飛行員進行引導培訓,同樣也能提高飛行員的著艦能力。

飛行員和著艦指揮員配合默契能大大提高著艦的功率。

另一方面則是地勤人員的培訓,儘管能夠通過公開資料借鑑軍的經驗,但是要轉化爲自己的東西需要做很多工作。在使用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這同樣需要有富飛行經驗的指揮員帶著訓練。

張總指揮盯在了著艦訓練上,他讓警衛參謀在飛行塔臺裡安了一張行軍牀,直接就住在了第一訓練區。總指揮的決心讓部隊低迷的士氣一掃而,將領先士卒比什麼心理輔導都要管用。

作爲負責最工作的副總教員,李戰沒說的,也在第二訓練區紮了下來,擔起了地勤人員衝刺訓練的責任。和他一起的除了韓紅軍外,還有一名老朋友——大紅鷹師的達。

達是最新一批從空軍選拔進來的飛行員,以後從空軍裡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比例會逐漸下降一直到海軍備了完全獨立的艦載飛行員培養能力。

飛鯊部隊現在都在做最後衝刺,新飛的培訓工作還沒開始,李戰就讓達跟著他況,和韓紅軍一樣。

“這麼小的飛行甲板要塞進去一個加強大隊的飛機和負責這些飛機的地勤人員,一套行之有效的飛行甲板工作制度是必要的。我們參考的是國海軍的經驗,初期基本上是照搬,然後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符合我們實際況的調整。”

Advertisement

李戰指著在第二訓練區裡忙碌著訓練的機務地勤人員介紹說,“這裡面調運和起降是最重要的兩塊。你們看他們穿的馬甲,每一種代表的是一種崗位,等開訓了你們都要學習的,要搞清楚飛行甲板上每一個人的職責。”

“老李,我們不著急。部隊現在訓練任務這麼重,你就先別管我們了,有活派下來就是,你先抓訓練。”達說。

李戰微微點了點頭,“你們先看一看你悉,我先組織訓練了。”

等他去整理地勤隊伍組織訓練後,達和韓紅軍走到訓練區域外站著,一邊看訓練一邊流著。他們好歹趕上了末班車,未來想要進飛鯊的話可就更難了,空軍不會輕易放人。

團長,我比早來幾天,看過老飛們的降落,看不出有多難,你是不是也有這種覺?”韓紅軍心裡存著疑問,道。

達點頭說,“是,我的覺也差不多。主要還是因爲我們還沒有開始接這個科目。起飛速度著艦,飛機是砸在甲板上的,觀上就比較危險。”

“老飛們把著艦降落稱爲逃逸式飛行,一發現不對勁立馬拉起復飛,幾乎沒有繼續跑的跑道,所以飛機始終要保持起飛速度。”韓紅軍說,“可我還是覺得不是很難。”

達笑道,“等你飛了一次就不這麼想了。”

“我不是認爲著艦降落很容易,而是沒有搞清楚難點在哪,這對未來訓練是個不好的兆頭。”韓紅軍頗爲苦惱地說,看了一眼在指點起飛助理作的李戰,無奈地說,“部隊接二連三的出事,大隊長的緒很差,我不敢和他說。”

“我看他穩定的。”達說。

Advertisement

韓紅軍指了指天上,天氣很好,藍天白雲的,風力風向雲高都非常的適合飛行,但是第一訓練區那邊的飛行訓練還沒有開始,張的飛行準備依然在進行。他說,“前不久飛機在掛到了索之後飛控失靈那起事故你聽說了吧?”

“當然,全軍通報了。”達說。

韓紅軍沉聲說道,“出事的飛行員是大隊長二師的老戰友,傷好後能不能繼續飛行還是個未知數,這件事對大隊長的打擊很大。你別看他沒什麼變化,其實心理負擔很重。”

“老李這個人,唉,他就是什麼事都自己扛著。”達無奈地說。

李戰實際上並非他們想象中那麼脆弱,他經歷過太多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死神一直不曾離他遠去,同樣一直伴隨在其他戰鬥飛行員的邊。既然選擇了就便只顧風雨兼程浴戰,大家都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沒什麼可說的。

配備給第二訓練區進行地勤部分訓練的是兩架第一批次原型機的殲-15,爲了確保飛行訓練不再出現張雪那樣的事故,第一批次的原型機基本上不會用作飛行訓練了,倒是讓地勤隊伍的訓練更加符合實際了。

第一訓練區有兩組地勤人員,第二訓練區也有兩組地勤人員,全部加起來是四套隊伍,就算是如此,合格的地勤人員依然不夠用。海軍對航母作戰部隊的發展有明確的規劃,首艘航母的用途已經確定了——主要用於人員訓練、試驗戰法戰。而國產航母將會嚴格地按照時間節點下水、付,要快速形戰鬥力,最好的辦法是人等艦,而不是艦等人。

由此可見飛鯊部隊的力有多大。

一名調運使用手勢指揮一架殲-15從停機位移到起飛位置,隨即給起飛助理,起飛助理通過手勢引導飛行員控制戰機,其他地勤人員迅速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包括升起擾流板、升起擋板,他們完工作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向起飛助理髮出手勢,起飛助理通過手勢告訴飛行員一切準備就緒,飛行員進行起飛準備,然後告訴起飛助理可以起飛,起飛助理們迅速蹲下擡頭看著座艙,飛行員在發機達到最大推力的時候向起飛助理豎起大拇指,起飛助理右手向前指,擋板放下,戰機開始跑起飛。

Advertisement

整個過程基本依靠手勢以及無線電通話來進行,其中手勢流是最本也是最後的手段。作業時無線電通訊非常的繁忙,很容易錯失或者聽不清楚指令。

李戰看著地勤各個崗位人員如機械零部件一樣作著,聯想起來的是二炮部隊發導彈的訓練場面。他曾看過二炮部隊的夜間燈火管制況下的發訓練,每一個崗位的兵嚴格按照作要求一步一,往哪個方向走多步每步多公分都是有死規定的,手出去應該是多距離什麼方向,轉盤向哪個方向打多圈,全部都是死規定,差一釐米都不行。

在一片漆黑中做到發準備時間與晝間一致。

細心的人看閱兵分列式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徒步方隊除了三軍儀仗隊、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方隊、民兵方隊這些傳統分列式王牌外,正步踢得最好的方隊裡面一定有二炮部隊徒步方隊,他們的隊列標準關係到的是導彈發敗,平時抓得非常的嚴格。

部隊非常重視隊列訓練,老百姓覺得隊列訓練是形象工程,思維的差距就現在這裡。

看了幾訓練,李戰總是覺得起飛助理下達“起飛”這個指令的手勢不太得勁,站在飛行員的角度來看,儘管能夠得到清晰的手勢含義,但是沒有那種很力量的覺。

他走到起飛助理的位置那裡,負責這個崗位教學的是海軍某部很資深的地面引導員齡吳澤森,是一位四期士,兵齡十三年。士制度改革草案基本無太大變化了,全面實行也就是未來一兩年的事,士的春天要來了。

“老吳。”李戰喊了一聲。

吳澤森不老,十八歲當兵,今年才三十二。

“副總。”吳澤森拽了拽蓋耳式耳麥。

李戰說,“我總覺得起飛這個手勢不太得勁。”

他說著就蹲下去,然後右手手掌直摁在地面上,猛地上擡的時候手掌向前指,道,“起碼我這麼做的時候沒有那種一鼓作氣放飛的利索,你覺得是不是?”

“對!副總,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覺,那幾個小時還開玩笑說這不是蹲著拉屎然後手要紙嗎,他媽的。”吳澤森文化水平不高,技全考自學,說話喜歡帶話,比劃著說。

李戰一愣,忍不住笑道,“這麼一說還真有蹲著拉屎手要紙的既視。這不行啊,沒辦法現我們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形象。”

“這可不是開玩笑,人們羣衆能看到的是戰機和你們這些暴在飛行甲板上的地勤人員,戰機不夠帥不行,你們的作不夠帥也不行。印度軍隊沒什麼卵用人家還知道搞個托車雜技來提高在人民羣衆心目中的形象。”李戰說。

吳澤森呵呵笑道,“那是。現在網上好多人在吹五菱之多能裝,說什麼千萬不要惹五零,因爲你永遠不知道那個車會下來多人。其實啊,這些都是人家印度軍隊玩剩下的。要我說,印度軍隊纔是超級軍事強國,一個連的托車頂其他國家一個師了。”

“哎你也夠損的,印度軍隊招誰惹誰了這麼開人家玩笑。”李戰哈哈大笑,緩和了一下子,說,“這個起飛手勢要改一下,有什麼想法?”

吳澤森似乎早就研究過,他馬上蹲下,但是他蹲下去的時候是拉了一個右弓步,右膝蓋朝起飛方向,一邊往下放低姿勢一邊說,“弓步,結合實際況放低姿勢,左手按著前面的甲板,這是一個支撐點,面朝飛行員,右手自然下垂虛撐著甲板,頭向起飛方向轉的同時擡起右手手掌直指尖朝前,前進手勢。我連貫做一遍。”

說著,吳澤森就乾脆利落的做了一遍,頭向右轉同時猛地擡起右手往右一指這個作讓李戰眼前一亮,於是道,“有點意思了,有味了。”

弓步加左手支撐形了穩定的三角支撐態勢,同時也達到了姿的目的。戰機跑出去的時候發機會噴發出的強大氣流會形強烈的向後風力,低姿能夠確保安全。最關鍵的是頭向右轉同時擡起右手向前指這一下非常的給力,右手擡起向前指很像擡槍擊,有戰鬥的意味。

“去,集合所有的起飛助理,挨個試一試這個作,完善一下。”李戰當機立斷,不帶毫猶豫的。

“是!”吳澤森立馬起轉頭吼著集合起飛助理。

八名起飛助理迅速過來集合一列,吳澤森馬上把他改進的起飛手勢教了下去,讓大家現場進行測試,提出改進意見。

李戰做了幾遍,著整套作下來的每一個部位的覺。別小看小小一個起飛手勢,如果是滿勤飛行,負責保障的地勤人員每天需要重複很多遍,而且還有其他手勢,所以,更省力也是李戰考慮的因素之一。

連續做了世紀遍之後李戰有了一些想法了,他問八名起飛助理,“都說說覺,提一提改進的意見。”

起飛助理興致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摳細節,到每一手指的位置。其中一位起飛助理大膽地說,“副總,我個人認爲這樣弓步蹲著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太累了。”

老步們應該說是會最深的,學格鬥的時候馬步弓步是最基本的作,定型定到懷疑人生,恨不得把兩條卸掉就留下第三條使用。

李戰說,“哦?好,你說說,你覺得應該怎樣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