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遊戲競技 跑出我人生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

《跑出我人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

“唉,失策了,該讓蘇祖也上的。”

黎剎田徑育場,亞錦賽的各個單項比賽已經進行到第三天上午。

餘立偉看著剛剛結束的男子200米決賽,右手握拳,狠狠地擊打在左手的手掌心上,一幅頗為懊悔的模樣。

在餘立偉後,李誌忠看著剛出爐的男子200米決賽,搖了搖頭,“蘇祖上的話,恐怕結果跟現在也差不多。跑200米的話,蘇祖和他們還是有些差距的。”

田徑賽場上剛剛結束的是男子200米的決賽,楊宗以20秒82的績取得了第三名,第四名是另一位中國短跑運員何軍,跑了21秒10。

冠軍是來自科威特的選手法烏齊,在決賽中的績是20秒70。亞軍則是沙特的選手阿爾·比西以20秒73的績獲得。

做為蘇祖的主管教練,李誌忠對於蘇祖的認識還是很清晰的,他在全錦賽裡跑贏了楊宗,但那次的績也不過是20秒91。但在200米上,已經是蘇祖個人的歷史最好績,和亞錦賽裡的前三名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這200米金牌旁落他人,就是不甘心吶。”餘立偉嘆了一句,臉依舊不是太好看。

“餘指導,李教練說的沒錯,蘇祖彎道技和同個水平線的選手比起來,還是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真上場,估計我們可以包個三四五名,想拿金牌銀牌,還是差點機會。”

沈運保的主管教練,接力隊主教練袁郭華附和著說道,他是負責接力隊的訓練,有詳細研究過蘇祖跑一三棒的可能,畢竟替補隊員,最好是哪一棒都能夠勝任。後麵確實是發現蘇祖的彎道技差了不,在跑彎道的時候,蘇祖的加速很難達到最充分的狀態,還需要大量的訓練。

Advertisement

這方麵跟訓練著重點有關係,李誌忠在彎道技上的訓練水平也並非一流,訓練計劃裡都還沒有把200米列進去,他強的是發力與核心力量的訓練,也沒有準備在這個階段就開始讓蘇祖兼項。

200米和400米,看著跑個彎道隻是擺臂有所區別,但一二百米短跑運員技細節上都是有心計算過的,要多步完加速,多步跑完全程的,都有著細致的方案。

像蘇祖一般在彎道進直道以後纔能夠跑得最順暢,但這時已經是進二百米的中後半程,前麵的速度發期已經過了,有沒有加到最高速,能不能把速度保持住,在速度耐力上的要求就上來了。

“是我心急了,忍不住慨一下。”餘立偉回過,臉上強出幾笑容,“楊宗和何軍也跑得不錯了,至我們還拿了個銅牌。”

說著又轉頭朝李誌忠道,“李教練,我覺得你回頭訓練計劃上可以把彎道技提上日程,短跑選手嘛,一百米二百米都是能跑的,為隊裡增加個穩妥些奪金點。”

這次的200米決賽,楊宗跑出了20秒82的績,在當前國已經是最頂尖的水平了,放在亞洲看得過去。但在依舊不是他的最好狀態水平,可比賽就是比賽,人家運員發揮得好,自己運員沒達到最佳狀態。技不如人,餘立偉雖然不甘心,但也沒有辦法。

現在想著的,就是下一次,是不是可以像100米一樣,有兩個足夠強的選手多做一份保障。

“把彎道技提升上去,在亞洲賽場蘇祖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他這方麵有上升空間。”

李誌忠還沒開口,一旁的袁郭華點著頭說道,“像那個誰……末續慎吾,我上次看過他的視訊分析,這個運員很有特,彎道技也不算極致,但後半程很優秀,聽說400米也是45秒左右的水平。”

Advertisement

李誌忠不經意地挑了下眉,看了餘立偉和袁郭華兩人一眼,思忖了一會,道“我的想法還是在暫時重心在百米吧。不過有機會跑二百米的話,可以多試試跑跑,以賽代練,賽後分析,做個後麵幾年的計劃。”

“你還真上心了啊。”

餘立偉似乎緒調整了過來,看李誌忠說得認真,頓時笑了起來,“別太把我的話放在心上,我這,也就老病,心急了。你是主管教練,按著你的計劃來,我可指著蘇祖趕上伊東浩司呢。”

伊東浩司,日本最好的短跑運員,在1998年曼穀亞運會中奪得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 枚金牌,並以10秒整的績打破了10秒08的原亞洲百米紀錄。

是日本在末續慎吾出現前,實力最為強勁的日本短跑運員。進九十年代後,中國男子短跑在亞洲的統治力瓦解,也差不多就是從伊東浩司這代日本運員的崛起開始的。

對於餘立偉來說,伊東浩司,朝原宣治,末續慎吾這些日本運員,都是他心心念念時刻想要超越的。

“對了,老袁,下午開始的接力賽你是怎麼看?”餘立偉想起了這次大賽的重頭戲,4X100的接力賽,開口問道。

“男子的4×100米,泰國日本是老對手了,不過我們的接力隊練了這麼久,各個隊員的默契和實力都不差,還是很有競爭金牌的希子的4×100米的話實力稍弱些,看看有沒有機會拿獎牌吧。反而最讓我比較放心的是子的4×400米,我們的子400米運員總水平要比日泰的選手高出不,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接力隊裡最穩的一塊金牌。”

Advertisement

袁郭華將當前接力隊的況大概說了一下,因為當前國男子400米短跑幾乎沒有什麼好手,所以在男子的4×400米接力賽沒有選擇報名。短跑專案400米的運員,要兼顧速度和耐力,有時候選材上,比一二百米的運員還要難。

“蘇祖你是怎麼考慮的?還繼續做替補?”餘立偉不經意地看了李誌忠一眼,轉頭和袁郭華繼續問道。

畢竟已經跑了一個全國紀錄,一個亞錦賽冠軍,短跑實力上毋庸置疑。如果是純粹新人,餘立偉也不多說這句,但蘇祖跟著接力隊同樣也訓練了好長一段時間,他的主管教練也在,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看法。

袁郭華抿嘖了一聲,有些稀疏的眉也攪在了一起,神有些糾結。

“原來男子4×100米,我定的選手是,沈運保第一棒,陳建第二棒,尹航朝第三棒,楊宗第四棒,蘇祖和何軍替補。不過尹航朝狀態不行,我換了何軍。餘指導,如果蘇祖要上場的話,這個棒次的順序就得重新調整一番。

蘇祖的速度跑有彎道的第一棒和第三棒肯定是不劃算,這不是他的強項。第二棒雖然是直道,不過要接棒還要棒,技最好能一些。最好的選擇就是蘇祖跑第四棒,他速度快,沖得快,能有一定優勢。我現在擔心的就是如果蘇祖上場了,除了第一棒的沈運保外,陳建和楊宗的位置都要調整,增加了失誤的風險。”

袁郭華也是仔細考慮過利弊,隻是當初接力隊訓練製定計劃和棒次安排的時候,沒想到蘇祖的發得這麼快。

一個10秒20以的百米運員,比起一般的接力賽選手快出可能有0.2、0.3秒,這是巨大的優勢。但蘇祖一上場跑第四棒,何軍就要下來,楊宗去跑第二棒,陳建要去跑第三棒,因為隻有第三棒陳建的速度加起來後,能夠最大可能的發揮蘇祖第四棒的速度。這種微小的調整可能就會影響到整的發揮。

兩種陣容,各有優劣,袁郭華一時也是沒法拿定主意。

“要不,我們先等預賽結束吧。”李誌忠見袁郭華確實思慮了很久,是從整出發考慮,站出來打了個圓場,“先看看接力賽的預賽績,到時候再考慮要不要做出調整。”

幾人想想也隻能如此,預賽先求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