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再見,隊友
9月25日一大早,蘇祖和李誌忠就趕往了在廬州站的全國田徑冠軍賽。
因為遭遇了昨晚機場的事件後,從蘇祖到李誌忠都不敢貿貿然地直接前往,而是先和田管中心,以及賽事主辦方事先進行通。
賽事主辦單位得知蘇祖會來,自然熱烈歡迎,盡管不會直接參賽,但能夠個臉也是件好事。
蘇祖一直以來都算是田管中心的嫡係,他是當初從禾島市隊直接被帶到國家隊的,所以他個人的比賽安排並非地方的育局做主,而是直接由田管中心決定。
這也是蘇祖的時間安排上要比其他運員靈活,比如李誌忠賽程計劃裡放棄全國田徑大獎賽,和餘立偉一報備,直接就可以通過,不用顧忌地方省隊市隊是否需要運員參加一些全國型別的賽事。
這點上劉宇也是如此,劉宇現在是否要參加全國田徑冠軍賽也並非魔都育局主導局麵,而是總局下屬的田管中心決定。
蘇祖現在對於他的人氣也開始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他真的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育明星,人氣棚,歡迎程度比他想得還要誇張。
昨天在機場被堵,一方麵是回國的行程泄,另外一個方麵也可以說是蘇祖和李誌忠師徒不夠謹慎,完全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大的人氣。
其實,這也正常,一朝名天下知。以前還是限於育的全職,即便是全錦賽、亞錦賽和城運會這些大賽,普通人去瞭解的也不多。而在04年到08年的奧運會,一個育的熱門專案的影響力,卻是真正滲到方方麵麵,全民皆曉。影響力之巨大,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
由於怕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蘇祖和李誌忠一行人是做訓練基地的車前往廬州,五六個小時的車程,到達廬州育中心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蘇祖在賽事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出現在了賽場旁。
田徑場上,徑賽上剛剛進行的是男子5000米的決賽,再之後就是子100米決賽和男子100米決賽。
經過在車上好幾個小時的休息,蘇祖此時神正好,戴了頂鴨舌帽和其他普通工作人員一樣,坐在場邊觀看起了比賽,一時間倒也沒有人注意他。
對於徑賽的跑步專案,蘇祖一直保持著極大的熱。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斷分析選手的特點,看能否有可以吸收的地方。
育專案的訓練和競技,很多地方都是通用的,如同蘇祖的除了常規的跑跳和力量訓練外,還有不是借鑒其他專案,如舉重的發力訓練和對於核心力量以及平衡的訓練。同樣,其他育專案也基本都是以田徑的跑跳類為基礎訓練。
蘇祖看過李誌忠提供給他的不田徑方麵的資料,其中日本百米前三的伊東浩司、末續慎吾和朝原宣治都是扁平足。
很多育專案都是不要扁平足的,認為扁平足比正常人容易疲勞,而疲勞是育運的天敵。
而其中這些資料裡,有一段是記錄在蘇祖出現前的亞洲百米紀錄保持者伊東浩司的小故事。
在1998年伊東浩司進日本東海大學讀書,有一次訓練結束後,他和好友50公裡競走日本記錄保持者今村文男開玩笑比賽競走,結果剛走了不過100米,伊東浩司就被今村甩下了。
伊東浩司覺得非常驚奇,他可以跑得過今村文男,但為什麼走不過呢?
伊東浩司對於百米傳統的“高抬大擺臂”理論產生了懷疑。於是伊東浩司決定改革了自己的跑姿,他先練走,然後從走的狀態自然進跑。
大多數短跑運員奔跑時喜歡腳尖落地反蹬地麵,進最大速度時,很多短跑運員幾乎隻有前腳掌會著地。而伊東浩司則盡量讓全部的腳掌落地,產生反彈力後來跑。大多數運員是以腰部水平狀態向前移,而伊東浩司則靠扭骨盆向前大步移,同時腰部帶整個下半作。
這種跑姿需要強大的力量支撐,伊東浩司又進行了高強度的力量訓練,腰圍從88公分增加到102公分,圍也從54公分長到62公分。
當蘇祖看完這則小故事後就在嘆,故事真假不論,這種訓練方式科不科學是不是因人而異也可以不理會,但是這種探索神還是非常值得學習和肯定的。
一個專案的崛起可能是一個天才橫空出世,也可能是一代代人不斷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取長補短,不斷完善的結果。
蘇祖明白他有著係統的輔助,在長上無疑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但和這個世界最頂尖的運員們較量,除了足夠充分的訓練外,還需要這種不斷探索和思考。
教練研究員可以在旁觀的角度,給出資料的分析,改進的優劣,而最細微的會,隻有運員自己知道。
下午16點15分。
本屆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大獎賽的重頭戲,男子100米的決賽開始。
在八名運員出現在賽道上時,現場觀眾都歡呼了起來。尤其是沈運保,當現場廣播介紹到他是雅典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冠軍員時,幾乎現場氣氛都達到了最**。
雅典奧運會田徑專案的三枚金牌裡,毫無疑問是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是最重的一枚,即便有著四位運員一起分這榮譽,也依舊無法掩蓋現場觀眾對於沈運保的喜之。
蘇祖在場邊看著沈運保緒有些激地和四周的觀眾招手,同樣也笑著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啪地一聲比賽槍聲響起。
蘇祖一直在觀察著所有運員的起跑作,沈運保的起跑反應很快,尤其是他的前半程加速,依舊不是其他選手可以比擬的。
能夠參加全國田徑大獎賽男子百米專案的運員,水平也都在健將級以。前半程反應快的,或者需要充分加速後,在中後半程才備優勢的,各種型別的選手都有。
三十米以後,進高速的途中跑階段。
蘇祖微微挑了下眉,沈運保的速度很快,在前半程是占據優勢,但蘇祖依舊看的出來,比起在雅典的時候,沈運保的速度要慢了些。
這個也是正常況,雅典之後出席各種活慶功會,其他人不像他一樣,沒有完整的訓練計劃,其他人很難像他一樣保持住狀態。
七十米一過,沈運保的速度衰減得厲害,在賽道上第一的位置已經無法保持住了,在他旁邊一名運員已經趕超了上來。
人蘇祖也認識,戴著一副眼鏡,是曾經和他一起比賽過的古凱,同樣是國家田徑隊的一員。
八十米,九十米……終點沖線!
第一名的是古凱,績是10秒31,沈運保落在第二的位置,最後的績是10秒34。
而現場的觀眾此時卻給予了最大的掌聲和鼓勵聲,在決賽開始之前,廣播上已經播報了這是沈運保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
賽場上,沈運保俯趴在地上,輕吻了一下跑道。
這條從他十幾歲開始,一直貫穿他整個青春的跑道,今天之後,就要離開了。
在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之中,沈運保再次抬起頭,臉上有笑容,但卻是熱淚盈眶。
“沈哥!”
在沈運保起之後,蘇祖摘下了鴨舌帽,跑進了賽場。
沈運保最終還是未能拿下這最後一個大獎賽總冠軍,但做為一名運員,賽場就是如此殘酷,也許總是避免不了許多憾。
“你怎麼來了?”沈運保看到蘇祖出現無比驚喜。他是知道蘇祖沒有參加最後的大獎賽,也知道他昨晚才從日本回國。沒有想到今天蘇祖竟然會出現在場邊觀看他的決賽。
在全場觀眾認出蘇祖的無數驚呼聲和掌聲中,蘇祖和沈運保輕擁了一下,麵朝著全場觀眾鞠躬致謝。
每一次抬頭,蘇祖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幾年的經歷!
我不會忘記,第一次在賽場上和你相互較技爭奪冠軍的那一天!
我不會忘記,在烈日艷在細雨微風,和你埋頭苦練的日子!
我不會忘記,我們在亞錦賽、在奧運會,並將作戰擊敗強敵的那一刻!
我在第四棒,在接過你遞給我接力棒的瞬間,我就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跑!
再見了,我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