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遊戲競技 跑出我人生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

《跑出我人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

這章比較水!

“赫爾辛基12日電,今天上午開始的世錦賽男子50公裡競走比賽中,被寄予厚的三名中國選手僅有一人完比賽。最終以3小時44分45秒獲得第五名。冠軍被俄羅斯選手基爾德亞普金奪走,他的績是3小時38分08秒。此前,中國選手在男20公裡競走比賽中接連失手,僅得到兩個第九,與期值相去甚遠……”

國隊訌或已影響其團接力專案:在昨日上演的男子4×100米接力預賽中,國隊派出的陣容和此屆世錦賽男子一二百米選手大衛不同,盡管有曾經的世界第一人莫裡斯格林帶隊,但在二三棒接時,國隊就出現了重大失誤。第四棒的莫裡斯格林隻能掩麵長嘆。

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憑借蘇祖第四棒的超強的沖刺能力,最終拿到小組晉級名額……”

“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總教練袁郭華表示:新人初次亮相世錦賽這樣的國際大舞臺表現還算不錯,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蘇祖發揮穩定,是接力隊能夠晉級的關鍵人。”

“晚報赫爾辛基今晨電北京時間今天淩晨1點50分,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在芬蘭赫爾辛基結束了男子110米欄的決賽。結果,冠軍被法國名將多庫裡13秒07奪走,而劉宇則以01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亞軍,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田徑代表團在本屆世錦賽上取得的第三枚獎牌。國老將阿蘭·約翰遜以13秒10位列第三。”

Advertisement

8月12日的比賽結束,但一條條赫爾辛基世錦賽的快訊依舊通過各種渠道傳回到了國

有直接晚上看比賽的,有第二天通過報紙電視新聞看到最新訊息的,不人議論的焦點都是男子4×100接力的晉級以及劉宇以01秒之差錯失了110米欄冠軍。

8月13日,今天已經是世錦賽第八天,還有明天最後一天的比賽,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賽就落下帷幕。

比賽進行到現在,中國隊的比賽就隻有今天晚上最後的三場,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子400米欄決賽,子5000米決賽,然後就可以鳴金收兵了。

赫爾辛基運員村的田徑場邊,本屆世錦賽領隊、田徑隊總教練馮書庸、副總教練李誌忠、孫平江,以及接力隊總教練袁郭華等人都聚在一起,看著接力男隊進行接棒的訓練。

今晚就是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這已經是臨陣磨槍了,但接力隊的小夥子們依舊個個神飽滿,即便是替補隊員沒有機會上場,也毫沒有懈怠。

馮書庸看著這個場麵,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朝旁邊的袁郭華說道:“老袁,我的袁教練,你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馮指導,我當初說什麼來著。”

袁郭華淡淡笑道,接力隊能夠闖決賽,連日來在他上的那座大山總算搬開了,即便最後的績不佳,但看看田徑場裡的小夥子,也知道他們完全是全力以赴,沒有更多可以苛責的了。

“這次世錦賽,還真是多虧了蘇祖和劉宇兩人,不然……”馮書庸搖了搖頭,苦笑著看了一眼後的李誌忠和孫平江兩人,話裡有著難言之意。

Advertisement

不然,這屆世錦賽中國隊幾乎就沒法看。

“一張白紙好作畫。”袁郭華看著場上揮汗如雨的接力隊員們輕嘆了一聲,“地方隊牽扯太了,就是麻煩。”

“全運會也還有兩個月吧,你說說這些人啊!”李誌忠也是嘆了口氣,他以前也聽說過全運至上這個話題,但真的是進了國家隊後,才發現問題比他想得要嚴重得多。

這屆世錦賽裡,到今天已經是第八天了,除了蘇祖的100米和200米金牌外,就隻有劉宇的一枚110米欄銀牌。其他專案,一無所獲。

問題真的是實力不行,技不如人嗎?

這還真不一定。

幾人都是田徑隊的總教練,運員的狀態水平心裡都是有底的。這次世錦賽弄到現在這個地步,其實就是多年來一直為輿論所詬病的國田徑界“全運會淩駕於世界大賽”。

參加本屆世錦賽的中國田徑選手,代表了國田徑各個專案的最高水平,以他們在國比賽創造的績,不人可以進世錦賽前8名甚至沖擊獎牌。

但是不人發揮失常,能夠沖擊獎牌的與獎牌無緣,能夠獲取名次的跌出前8名,一些績不俗的選手,在第一比賽時就敗下陣來。

這裡麵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要說參賽運員都盡了全力,那就真的是蒙他們這些田徑隊的老江湖了。

“兩個月有什麼用。”馮書庸搖搖頭:“在一些人眼裡,全運會對他們至關重要,他們在世錦賽不行,在國厲害。嘿嘿,我可聽說,有些運員出國前,省隊領導就告訴他們,悠著點,別傷。”

Advertisement

這也是袁郭華當初選接力隊隊員的時候,特別要了一些有潛力,剛剛嶄頭角的選手,直接弄到了國家隊來,在某種角度上,也就是為了杜絕一些這方麵的問題。

而在這支接力隊的籌備之初,袁郭華可以說是抗住了不小的力,在陳建、沈運保、楊宗之後,還有不老隊員,實力都不錯,但袁郭華是沒把這些人選進來,就是預計到了會有這樣的況發生。

國家隊和地方隊的博弈可是從未停過,在地方育部門眼裡,全運會績可就是政績。一塊金牌就意味著一頂帽、一筆厚的獎金。金牌已完全變異為指揮棒,不再圍繞如何培養人才,而是如何走“捷徑”獲取好名次。

今年是全運年,一些選手的訓練計劃,並沒有把世錦賽列,所以到了赫爾辛基時不在狀態,他們的目標是世錦賽後麵的全運會。

說起來有些到不可思議,甚至好笑,但事實上,國田徑界甚至是整個育界現在就真是這個況。

後世2013年的時候,籃一姐就曾在微博裡吐槽,當你能為某一個地方拿到績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讓所有的領匯出麵說話。當你不能打的時候,你找誰誰都不理你。

還有像中國足,幾乎都是完全靠全運會活著。

從投產出的角度來講,在世錦賽上拚老命,哪比得上在全運會上拚老命?

各個省市對全運會排名的近乎病態的重視以及互相攀比的對冠軍的重獎,讓許多運員真就放棄了國際大賽,而死盯這國的全運會。

像馮書庸幾個教練幾乎可以預見,這次在世錦賽比賽中一些狀態低迷的運員,在10月舉行的全國十運會上可能就不乏高水平的發揮。

這也是國如此,在某些角度上來說,全運會似乎涵蓋了中國育的一切運作規律。

無論是馮書庸、袁郭華還是李誌忠等人,站在這個角度都能看得明白。

要辯證著看,或許除了市場化程度最徹底的足球,以及國家隊集中程度最高的乒乓球,中國其他幾乎每一個育專案,都要依賴全運會的地方投,才能完新人的培養和訓練。

對中國育投最大的,不是國家育總局,而是各級地方政府和地方育局,他們承載著挖掘和培養人才的任務,在進國家隊之前,運員出國訓練比賽的費用,多由地方育局承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