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
“師父,上麵同意了嗎?”
一間理療室,江大恒正在給蘇祖進行雙的理療,蘇祖看著旁邊一直沉不語的李誌忠,出聲問道。
“還在開會討論,上麵的意思東亞運會不太要,還是你明年的比賽和訓練安排。”
李誌忠看了看蘇祖,眼裡有幾分疑不解,“你真是這個想法的?”
“嗯。”蘇祖肯定地點點頭,“我現在到哪都不開,實在太不自在了。我也知道田管中心,甚至總局那邊也可能會有阻礙,但我還是想靜下來好好訓練。”
說著,蘇祖又笑了笑,“師父,我覺得我還是有進步空間的,但是這樣下去,我怕自己都不知自己是誰了。我還是想破紀錄的,還有08年的奧運會,我也想贏的。”
“輸不了。”正在給蘇祖做理療的江大恒一,“蘇祖啊,你肯定贏。你現在就快跑過那個什麼鮑威爾來著,到時候咱們在家門口的奧運會,‘嗖’一下,那些黑人就隻能跟你屁後麵吃灰了。”
“江師傅,你這可真是樂觀了啊。”蘇祖微笑著搖了搖頭。
“我不是樂觀,我對你有信心。”江大恒嘿嘿一笑。
“江師傅,你那點心思誰還不知道呢。”一旁的張平秋穿了江大恒的想法道。
“唉,你們別老把我當占公家便宜的人啊。”江大恒辯解道,又小聲嘀咕了一句,“我這不是怕自己有高原反應嘛。”
蘇祖笑了笑,抬頭看了眼李誌忠。當前其實很多國人對他的看法也和江大恒差不多,畢竟從他崛起到現在,一直是一路往前沖,離世界紀錄現在不過是0.02秒之差。
再加上他的年齡,到時候08年奧運會,那可是最值得期待的冠軍種子,誰又會想到那時候會出現一個牙買加閃電呢。
“我和餘指導再去做做工作。”
李誌忠嘆了口氣,也不理會江大恒的嘀咕,繼續和蘇祖說道,“這個肯定不太容易,不過這個說法是足夠了,我也擔心你再這樣下去,很快就沒心思訓練了。現在這個場景,嘖嘖……”
說著,李誌忠砸吧了一下,即是欣,又多有那麼幾分惶恐。
現在外界對於蘇祖的追捧到了什麼程度,李誌忠心知肚明,國人多年難出現這樣一個短跑天才,可以說全民關注。
各種商業洽談、節目邀請,就是他這個教練都接了不。
但是正因為這樣,老李心裡也有些懸著,從八十年代參加奧運會開始,國人出現了不現象級的運員,在績好的時候,自然是被大家所贊嘆,但出現了落,發揮不佳,就跌落泥裡。
運員在這樣的況下,麵對力是十分巨大的。
這一點也不獨是國,日韓、歐,世界各地其實都是一樣。很多時候人們都無法接失敗,越是到了頂峰的運員越不能失敗。
“我也怕自己沒心思訓練了。”蘇祖靠在椅子上輕嘆了一聲。
從去年雅典奧運會之後,蘇祖就到了外界對他的影響,人不是機,再好的剋製力,也難免會有搖的時刻。
以魔都大獎賽的那種歡迎程度,蘇祖現在也怕自己真的被這波風得自己暈頭轉向,拍廣告,上節目,被人崇拜,到哪都有掌聲,這比田徑場上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可要舒服得多。
他不認為自己有牙買加閃電那樣的天賦,一旦開始沉迷在鮮花和掌聲中還能夠馳騁賽場。
“好,其他先不說,等全運會結束我們就直接去滇南冬訓,其他先看看吧。”
李誌忠拍了拍蘇祖的肩膀,和江大恒打了個招呼,轉離開了理療室。
他之前在大獎賽就已經和放過風,希蘇祖要休息要訓練,減不必要的各種活,那算是一種試探。
但這次全運會,蘇祖也再次跟他提起,兩人其實都有些意識到了。
現在的大環境肯定是好,但蘇祖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想要沉下心來訓練已經不太可能,至要換一個比較偏僻的訓練基地。
像辛莊訓練基地地魔都範圍,即便能夠躲得開一些記者,但想躲開各種商業活,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場合出席本不可能。
當然,和總局田管中心談這些肯定遇到的困難是多的,但說實話,李誌忠也沒想到蘇祖能夠以這樣冷靜的心態去麵對外界的熱。
“新的訓練計劃還是要進行下去。”
開啟門走出理療室,李誌忠腦子裡也在思考著後麵蘇祖的訓練計劃。
蘇祖跑出了9秒79的績,他結合這蘇祖自己的會,和其他教練組員分析過了。這個績蘇祖能夠跑出來是超過了他當前負荷的。
有些專家教授一直在著如果人跑到9秒5以,可能就承不了,跟腱斷裂,拉傷之類的。
李誌忠雖然沒辦法判定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但還是上了心的。
短跑是人從靜止狀態到最高速度的轉變,對於方方麵麵的負荷都是相當大,而蘇祖這方麵明顯還可以再提升。按照李誌忠曾經設計的理想模板,蘇祖現在一米八六左右的高,應該要到達85公斤的重才比較理想。現在才78公斤,和他預期還是有差。
重和並不完全決定速度,但和的承能力是直接相關聯的。
而且李誌忠對蘇祖那不時冒出來的迫切心理,雖然不解,但作為教練,他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運員就應該像伊辛耶娃那樣,即便沒有了挑戰的對手和紀錄,但還是一直在努力地挑戰著自己,一厘米一厘米不斷地重新整理著個人績。
在男子100米的比賽結束之後,間隔了一天,開始進行的就是男子200米的比賽。
10月20日上午9點,男子200米預賽;10月21日上午9點,男子200米半決賽,再就是21日下午19點,男子200米決賽。
預賽和半決賽,蘇祖都是在收著跑,到最後的決賽的時候,蘇祖才放開了一些,以20秒12的績順利奪冠。
盡管200米的專案的熱度不像100米,但依舊是整個全運會裡頗矚目的幾個專案之一。
有蘇祖的參賽的專案,總是會為一大熱點。而且很多對於田徑有所瞭解的觀眾也驚奇地發現,不地方隊的選手錶現也相當的不賴。
績雖然不算多好,但是在20秒和22秒這個區間湧現出來的新一代運員數量確是達到了一定程度。
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在育界其實有一個規律,人隻會越跑越短,越遊越短。
比方後世的遊泳的張、孫等人,他們原先是遊長距離的,主攻1500米,後來慢慢的就越遊越短,200米、400米都遊。
在田徑界同樣如此,伊東浩司和末續慎吾這些選手原先是跑400米、200米的,後來慢慢的主攻方向轉而到了100米上。
另外諸如像泰森蓋伊和牙買加閃電其實都是有這方麵的因素,個人選擇是一方麵,但普遍的是訓練會符合運員的個人長。
田徑專案,運員職業生涯的早期其實普遍會是以400米和200米手,因為這個時間段個人的素質未曾進到最好的巔峰時間段,但是速度耐力卻可以練得相當不錯。
在短跑專案上,60米和100米,這種高發的專案,的和總素質不占優勢,而在適當的400米和100米這些專案則備比較好的條件。
隨著年齡的增長,技經驗逐漸老道,長也達到更有發力,就會轉向短距離跑。這一點也有速度耐力出現下的況在。
像莫裡斯格林,曾經是世錦賽男子100米和200米冠軍,但兩千年以後,他幾乎就沒有再跑過200米,一個方麵是功名就嫌累訓練的重點發生偏移,一個也是對於短距離跑更加適應,在200米的競爭力上不那麼強。
蘇祖和這部分運員不同,他是以100米專案起家的。這點和賈斯汀加特林類似,但同樣兩人在200米專案上的績都還不錯。
結束了男子200米的比賽,蘇祖全運會的全運會之行就告一段落。後麵的接力專案,盡管榕海省有再三邀請,但最後蘇祖還是拒絕了。
而有蘇祖的兩枚金牌在手,榕海省代表團也沒太去計較,畢竟蘇祖無論比賽還是生活早就是歸屬田管中心安排。有這樣一個冠軍選手在自己的代表團,笑還來不及呢。
10月22日,蘇祖結束了他的全運會之行,離開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