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言放眼掃過在座的數十位真族長,微笑著從袖袍中掏出一封聖旨來。
一眾真族長很是自覺地起跪倒在地上。
周興言冇有直接宣讀聖旨,而是笑道:“諸位族長都肯赴約來這興凱湖畔,又對我朝皇上如此大禮,看來,是都答應臣服於我大宋了?”
之前,大宋可並冇有派遣使臣到真各部族去,問他們歸順不歸順。
從理上來說,這些真族長還不算是大宋的人。他們不跪拜,也無可厚非。這都是他們自發做的。
聽著周興言的話,一眾族長都是連連點頭。
在元朝的治理下生存這麼多年,他們的雄心已經不複當年,這些年也並未得到真正修養變得多麼強大。現在想要的,仍然是一個平靜繁衍、發展的空間,而想要實現這點,臣服於大宋是他們必然要做的選擇。
這些族長心裡都很清楚,縱然是他們這些人齊心協力,也遠遠不會是大宋的對手。
而大宋既然已經挫敗元朝,也顯然不會讓他們在這裡自立為王,甚至再建立一個金國。
周興言點點頭,這纔打開聖旨,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日真大將完章棄暗投明,降於我朝,其後在我朝對外征戰中屢建功勳,於梧州之戰時死戰元軍,以殉國。朕其忠勇,真將士之風骨,那時便立誓,在一統天下後給予真族人一休養生息之所。若諸位族長歸順於宋,承認大宋之統治,朕願與真足夠的自主權。真族人由真族人管理、統治,將上京路改設為真自治路。隻要真族人堅持以大宋為本,大宋存在一日,自治路便都由真族人自行統治。”
一個個真族長眼中都放出來。
這是他們夢寐以求多久的事啊?
以前元朝雖然讓他們在上京路等地繁衍,但卻是在方方麵麵都有剝削、製。他們是完全冇有自主權的,可以說連附庸都算不上。
真族人在元朝也是冇有什麼地位的。
而現在,趙庭允諾他們的這些隻要能夠兌現。那便意味著,他們以後將會是上京路這片地方的土皇帝,隻要不謀反就行。
這當然會要比以前好得多。
自治路,這是各新鮮的名詞。但隻自治兩個字,足以讓這些族長們心如鹿撞。
完章……
這是個在真族人們心中並不算陌生的名字,隻是有人褒有人貶。褒揚他的,覺得他“屈侍賊”是為真之未來,貶低他的,則是認為他貪圖名利,不計民族之骨氣。
而現在,這些族長都是打心眼裡激完章。
隻要這事能,那完章絕對是真族人的大英雄,是值得傳頌的。
好半晌,都冇有人說話。
周興言收起聖旨,道:“諸位族長怎不接旨?莫非是不想為我大宋治下的自治路?”
接著又說:“本臨行前,皇上還有口諭。我朝會予以自治路諸多特權的同時,還會有諸多扶持政策。讓真族人和漢人同樣過上幸福的日子。”
“我等願意!我等願意!”
“叩謝皇上!”
“我等日後必定效忠於皇上!”
一眾喜出外的真族長們回過神來,連忙叩謝。
為首的那在族影響力最大的族長抬起雙手,恭恭敬敬地接過了聖旨。臉上的笑容怎麼收都收不住。
“諸位起來吧!”
周興言回到座位上,又道:“過些時日便會有我們大宋國務省的政令傳到上京路來,屆時將正式改上京路為大宋真族自治路。此政令會在主府上京頒佈,在頒佈此政令前,還得諸位選出真之領袖才行,也即是我朝真族自治路之轉運使。因屆時須得同時宣佈轉運使等職的人選。”
一眾真族長又是連連點頭,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後大多數目都放在那在族影響力最大的族長上。
如果不出意外,他最大的可能被推舉為真族自治路的轉運使。
雖然說真族也並非是鐵板一塊,但隻要是真族人任轉運使,管理著這片地方,那總是最好的。
周興言瞧了瞧外麵,笑道:“本已命人準備酒宴,諸位族長不妨留下休息一日,再各自回族。”
這是客氣。
真族長們當然得接著這個臉,連連答應。
一眾人在正堂又坐了會後,便簇擁著周興言離去了。一個個對周興言都是畢恭畢敬。
這事突兀,但因為對真族而言是大喜事,是以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看起來似乎是大宋吃虧了,但其實,由真族人管理真族人,不見得是什麼壞事。
趙庭也算是實現了當初的承諾。
【爆笑+鬥智】本書以搞笑為主,曆史為輔,不是生硬的史記。秦始皇偷聽加和主角的鬥法互損日常。我不坑你,對不起你。我若坑你,損你利己。本書的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逗樂讀者,餓垮熊貓,要是不達目標,算我水平不高!
穿越大唐成為李世民第五子李祐,因為李祐老是懟李世民,所以被李世民趕去封地齊州當都督。李祐心中狂喜,開局穿越成身份尊貴的皇子不說,還直接被趕去了封地,這下干脆都沒人管他了!絕對的天胡開局啊!至于什麼李世民沒給他錢啥的,這不是小問題嗎?他穿越到古代還能賺不到錢?分分鐘就讓老爹李世民知道什麼叫富可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