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素手調湯 第422章 進宮

《素手調湯》第422章 進宮

翌日一早,瑾娘全痠疼起來的時候,宮裡的嬤嬤從床上拿起那條沾了的白錦帕的時候,臉上滿滿的都是笑意,似乎對此非常滿意。

瑾娘卻紅了臉,那上麵可不,還有一些其他的汙穢之

想到這個東西還會被別人觀,甚至是收藏起來,隻覺得自己臉上火辣辣的。

這樣的規矩確實不好啊!可這是慣例,無力改變。

好在,自己還是子之,如不然,今天早上,這錦帕不知道會惹出多是非呢。

「今日用過早飯之後,我們去宮中敬茶。」小六忽然開口說道。

瑾娘一愣,府中有一位太妃,難道不是應該先給太妃敬茶嗎?

即便不是親生的母親,但也是名義上的母親啊?昨天在祠堂親,已經打了的臉了,今日再這樣做,不知道外間會怎麼傳?

瑾娘倒不是同太妃,而是擔心小六的名聲損。

可是,既然小六這樣說了,那就是有道理的。

瑾娘不打算說別的,隻是低聲的應了一聲。

寧王府的早飯算不得奢靡,隻能說是中規中矩而已。

就瑾娘來說,這樣的飯食並不符合他的胃口,但是瑾娘不是一個挑剔的人,有什麼吃什麼就可以了。

「瑾娘,咱們家這個廚子可不如萬盛和的廚子好,你要是覺得吃不慣,回頭從萬盛和挖兩個廚子過來就行。」

瑾娘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嗔怪的說道「你這話說的,萬盛和的廚子是這樣挖的?這不是自己人挖自己人的牆角嗎?」

旁邊服侍的嚴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不出來,石嬤嬤忙就瞪了一眼,嚴華這才止住了笑。

小六不以為意地說道「哪有什麼關係,一個兩個廚子,萬盛和難道能倒閉不行?」

賺錢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好好的生活嗎?如果生活的不好,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

Advertisement

「回頭我自己培養兩個廚子出來,這也不是多難的事。」瑾娘忙就開口打消小六的念頭。

要是依著這個人,最後需不需要將萬盛和搬到王府裡來。

可不想好不容易弄起來的產業,到了最後被自己人給毀了。

小六並不反對,王府裡別的不多,人卻是不,培養兩個廚子也容易,隻是就要瑾娘費心了。

但小六也知道,瑾娘可不是那樣能閑得住的人,總還是要有些事做。

夫妻二人吃了早飯,直接乘坐馬車去了皇宮裡。

太後的寧壽宮中,這時候已經有不人了,太後與皇上端坐上位,皇後在一旁陪著。

皇子皇子妃及公主駙馬數人端坐在大殿兩邊,還有一些小孩子來來回回都是在大殿裡玩鬧,氣氛十分熱鬧。

太後十分不滿意的問道「怎麼寧王太妃還沒有到?」

「回太後娘孃的話,前頭派人往宮裡送信了,說是不適,今兒就不進宮來了。」旁邊有一名小太監低聲回稟說道。

太後娘娘臉上怒容越發明顯了,皇後忙就說道「是什麼人?母後難道不知道嗎?又何必與這樣糊塗的人做計較呢?」

皇後娘孃的心裡,對於王太妃如此舉也是頗有不滿。但是又想著那人已經糊塗了這些年了,也就不多計較了。

「母後您這樣黑著一張臉,小六來了隻怕是要怕的,尤其是新媳婦。」皇上的臉上都是笑容說。

皇太後聽了這話,臉上果然重新出了笑容。

這個新媳婦兒果然是平平安安的進門了,現在就指著,他能為王府開枝散葉。隻等著小六有了兒子,也就安心了。

「太後娘娘,新人已經到了宮門口了。」

「快快請他們進來,小六這小子娶了媳婦兒都懂規矩了!」

Advertisement

太後這邊話音才落,就聽見了小六的聲音。

「皇祖母這是又在編排我呢?」

「才說有規矩呢,這就沒規矩了!」皇太後笑著對皇帝說道。

皇太後一直以來對小六都是十分寵溺的,在宮裡長大的皇子和公主們雖然總是與皇太後在一起,但是他們都知道皇祖母是格外寵,小六這個孫子的。便是他們誰也比不了。

因此,對太後如此親昵的語氣,也不過是笑著罷了。

瑾娘跟在小六的後,因見了太後,便規規矩矩的行禮問安。

太後對瑾娘現在倒是有幾分滿意的,笑著讓小六將瑾娘扶起來。

瑾娘哪裡肯,又給皇上和皇後行禮之後,這才規規矩矩的站起

其他的人,瑾娘不是不想行禮,而是本分不清楚誰是誰,隻能等著小六。

小六今日來宮裡,就是新婚之後敬茶的,因此上,很快,就有宮人送了茶過來。

這些規矩,瑾娘早就學過了,因此,一舉一都做的十分到位,而且,瑾娘舉止行看起來如同是仙子一般,那些禮儀在這裡顯得格外妙。

皇太後賞了瑾娘整整一套的紅寶石頭麵做見麵禮。

皇帝的賞十分簡單,就是金錁子。

皇後娘娘則是一套碧玉的頭麵。

隻皇後與皇太後這兩套頭麵,已經讓在場的皇子妃和公主們眼熱了,這可是好東西呢,真沒想到,這樣的好東西,才進門就得到了。

「怪道人人都說皇祖母最疼六弟,隻看今日皇祖母給六弟妹這頭麵,便知道了。」

說話的這人,瑾娘倒是認識,可不就是太子妃麼。

瑾娘聽這話確實有些侷促。

「你這猴兒,堂堂太子妃,要什麼沒有,至於眼饞小六媳婦這點子東西?」皇太後對太子妃自然也是好的,因此說話的時候,那語氣也是隨和的很。

Advertisement

太子妃笑道「皇祖母,您可是不知道,六弟妹纔是我們妯娌之中的富翁呢,那些嫁妝,我可是連見都沒見過。」

太子妃這話當然是真的,可是聽在太後的耳朵裡,卻不大相信,瑾娘是個沒家世地位的,怎麼可能有多厚的嫁妝,就是為了這個,才會一再的補,就是為了讓麵子上好看。的麵子好看了,小六的麵子才能好看不是?

實際上,皇後娘娘今日賞這一套頭麵的用意也在於此。

以後大場麵多的是,小六媳婦要是沒有些好東西,不免要被人笑話了去。

「皇妹你說說。」太子妃笑著對邊的子說道。

既然稱呼為皇妹,那就是公主了,瑾娘暗自留心記著,至於他們這些調笑的話也不放在心上。

可不相信太子妃是這樣小眼的人,想來也是為了活躍氣氛。

笑鬧了一會兒,瑾娘這才給太子、太子妃、各位皇子、皇子妃以及公主、駙馬敬茶。

眾人按照份地位一樣也都是有見麵禮送上,到底是皇家,送出的東西都是極好的。

因為這些人不是長輩就是平輩,瑾娘倒是不用回禮

隻是在敬茶之後,給小孩子們都送了一個裝著各玩意兒的荷包。

這些荷包裡,瑾娘裝的並不是尋常的金銀錁子,皇家的孩子們,不缺這個,要是給這個,估計孩子們也沒什麼興趣。

瑾娘這些荷包裡裝的是一些從後世帶回來的巧的小玩意兒,諸如立魔方迷宮、玻璃球、解、夜卡通玩之類的小孩子喜歡的玩意兒,甚至還有一些設計巧,上了發條可以自己的小玩

當初購買的時候,也不過是一時興起,隻是後來準備禮的時候,忽然就想到,這樣的小玩意兒不錯,宮中的孩子們應該能喜歡。

在後世,這樣的東西,用上一百塊錢就能買回來一堆,可是放在這個時代,就是十分稀罕的玩意兒了。

小孩子們並不多,各個荷包裡裝的小玩除了之外,其他的大上也都差不多,因此,小孩子們大都很滿意,他們見過的好東西不,可是還真的從來沒見過這樣巧的。

瑾娘也開心自己居然找到這樣合適的禮,又想起來,其中的一部分做工要求並不是很高,或許可以在這個時代複製出來。

今年正在思索,有一個小姑娘卻忽然大哭起來。

瑾娘忙就看過去,那是一個大概三歲多一點的小孩兒,穿著大紅綾子的衫,頭上戴著十分緻的髮夾,麵板白皙玉雪可,饒是哭的時候,也不讓人討厭。

眾人也都看了過去。

「小十一這是怎麼了?」皇後娘娘先開口說。

皇後娘娘小十一,可見這位就是公主了,之前就好像是曾經聽說過,當今陛下,特別寵最小的兒小十一,莫不是眼前這位?

一個深皇帝寵孩子,瑾娘忽然就想到,這肯定是被寵過度,以至於驕縱刁蠻了吧?

皇上已經變了臉,沖著下麵服侍的人嗬斥「都是怎麼服侍的?沒看到十一公主哭了?」

皇上的話音才落,兩個嬤嬤已經一左一右衝過來到了十一公主麵前。

「公主您這是怎麼了?可是被磕著著了?」口中雖然這麼說,但二人去直接要從十一公主手中拿過荷包檢查裡麵的玩

瑾娘麵上就有些不好看了,這分明是懷疑玩有問題。

誰知道,因這兩個人要從自己手中拿走荷包,十一公主哭的越發厲害了,荷包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肯鬆開。

眾人都不說話了,但是氣氛也就如此凝滯了起來。

兩個嬤嬤急的都快哭出來了。

「十一過來,父皇抱。」皇上十分慈的沖著十一公主說道。

瑾娘還從來不知道,皇上居然還能有如此慈的一麵,這樣的畫風確實有些奇怪。

想到這位公主如此寵,不知道皇後娘娘是何等表,瑾娘不由將目看向皇後娘娘,卻見皇後娘娘麵如常,依舊是一副賢良模樣。

瑾娘這纔想到,再怎麼寵,不過是一個公主罷了,並不會危及太子的地位。

想來,這位小十一如果是一個皇子的話,皇後娘娘表應該不會如此淡定了吧?

皇帝接過嬤嬤懷裡的小十一,輕輕抱在懷裡安著「小十一這是怎麼了?怎麼忽然就哭了?可是那裡不舒服了?給父皇說。」

小十一這時候忽然用手指朝著下麵小孩子的方向指了一下,說道「那些,都是十一的。」

的聲音說出這樣霸道的話語,氣氛就不是凝滯而是變的怪異了,所有的人都有一瞬間的失神。

都是十一的?

「為什麼都是十一的?」饒是皇上,麵上的表也些微有些變化。

「母妃說,這天下都是父皇的,十一最得父皇的寵,這世上的好東西就該是十一的。」小孩子氣的聲音說著自己的理論,卻不知道,這話說的十分不合適。

皇上聽了,麵上表果然就僵了起來,何妃居然是如此教導孩子的嗎?一個公主尚且如此教導,如果是皇子的話呢?

照這樣下去,何妃未來豈不是會為下一個賢妃?

皇後娘娘忙就將小十一從皇上的懷裡接過,低聲說道「小十一這話可不對,這天下都是你父皇的,可是,這天下也是萬民共有的,就算是你父皇也不能予取予求。就像是那些小玩,那是給你的小侄子和小侄的,小十一雖然喜歡,可是有了自己的一份,就不能覬覦其他人的。」

一個三歲多的小孩子,哪裡能懂得這些大道理,隻知道皇後這意思就是不願意將這些都給自己,當然不肯依從,隻是堅持要。

這時候,有一個大概五六歲的小男孩站了出來說道「皇祖父皇祖母,孫兒的這份給十一姑姑吧。」

皇上饒有興趣的問道「你不喜歡這些小玩嗎?」

那小男孩抿說道「喜歡。」

這聲音很低,有些怯懦,但吐字很清楚。

「睿兒既然喜歡,為什麼又要給十一?」皇帝語氣多了一份慈問道。

「睿兒已經五歲了,長大了,要讓著年紀比睿兒小的。而且,十一姑姑是長輩,父親和母親總是教導睿兒,要謙遜友。」

一番話,就能看出來,這孩子小小年紀,禮儀十分好,太子妃的教導果然不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