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小官人 第二百六十七章: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

《唐朝小官人》第二百六十七章: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

唐朝小人最新章節

王琚的興有可原,這小小的天策府,他是最早參與其中,或許剛剛為秦遊效命時,心裡有所反,可是慢慢的相,漸漸的融,他早已為了天策府中的一份子。

太平公主的事,他是主要謀劃者,而且他也早已預備好了兩套方案,而如今,大局已定,那麼眼下天策府可以做的事也就多了起來。

王琚在大方略上認真,在細節方麵也絕不馬虎,很快,他便為秦遊量定做了一套計劃。

這個計劃的本質雖是擴充實力,可是其中最重心的問題,卻是保證整個天策府的獨立自主

也就是說,即便天策府徹底斷絕了外界的任何聯絡,也能夠自主的運營,士兵的武,可以自行打造,府庫中,必須得有足夠的糧食、鑌鐵、布匹等資,各行的手藝人都必須得有,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則是加大對火藥的使用。

遊製冰需要硝石,而硝石可以製出火藥,火藥確實早已在天策府有所應有,一部分,是用於軍事,比如取代火油,另一部分,則是用來開山採石。

當然,這種最簡陋方式製造的火藥顯然不足以真正發揮火藥的威力,可是秦遊並沒有急於弄出鐵炮出來,用以大大的提高火藥的威力,因為對秦遊來說,他始終遇到了一個難題,那便是這破天荒的出來,一旦引人關注,那麼相信不久之後,這些東西就不再是自己的了。

而王琚早先,也已對天策府進行了底。

他得出一個結論,也就是說,秦遊若想得到絕對的安全保障。靠的絕不可能是天子的信賴,也萬萬不能是培植自己的親信滲進朝廷,前者很不可靠。須知伴君如伴虎,今日你可藉此飛黃騰達的東西。明日可能就可以取你的命。而至於後者,所靡費的時間太長,這至是需要幾代人的經營,纔可以似那些豪門一般,通過關係的脈絡,漸漸的誕生影響。秦遊的出很低賤,顯然他不是他的長

Advertisement

那麼唯一的辦法,便是天策軍。這當然不是說,天策府有縱橫天下的實力,而是能夠達到某種微妙的平衡,即天策軍在遇到強大的力時,可以有重創朝廷的實力,天策軍沒有必要與數十萬大軍戰,並且大獲全勝,但是卻需要保證,能夠嚴重的削弱關塞任何一個對手,這個對手甚至包括了朝廷。如此一來,這個平衡就能夠達,而使秦遊立於不敗之地。

隻是區區數千兵馬。想要重創十萬乃至於數十萬的兵,這簡直就是天荒夜談,想要達這個願景,就必須得有殺手鐧。

遊的殺手鐧就是他的火藥,以及獨一無二的火藥使用方式。

火藥的製造上,朝廷對這個玩意,還未有太多的注意,這是因為火藥在戰場的威力,某種程度也不過是塞了火油的罐子而已。可是假若出現了火炮呢?利用火炮將火藥的威力發揮到最大,並且不至於城中各城樓。藉助著高牆和火炮,還有銳的天策軍。以及徵募起來的民夫,就足以使孟津這個心腹之地固若金湯了。

遊的想法和王琚不謀而合。

隻是要製造火炮,難不在於工藝,而在於時間,造的早了,必定會有人覬覦,一旦朝廷見識到了火炮的威力,就必定要命你出火藥的配方,既然我也能造火藥,而火炮的製造,無非就是銅鐵而已,你天策軍可以有一百門火炮協防,那麼朝廷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製造一千門,畢竟,在朝廷背後,是接近於無限的資源。

可是造的遲了,一旦遇到變故,即便你造出來,沒有足夠訓練有素的炮手,隻怕效果也是勉強,臨時抱佛腳,畢竟不足取。

而如今,太平公主殿下的下嫁,就給了秦遊『放肆』的機會。

Advertisement

幾乎所有的匠人都是現的,楊務廉在這方麵,確實功勛甚大,以至於這個貪婪的傢夥,秦遊從來不去管他在築城和匠作方麵的錢糧支出,因為對秦遊來說,錢財反而是最輕易得到的東西,而真正需要的,卻是人才,築城的過程中,楊務廉就培養了許許多多的人才,其中手藝高明,且能鍛出百鍛鋼的匠人就有不

遊按著記憶,把自己對火炮的設想繪了一張圖紙,旋即給了楊務廉使用,而楊務廉要做的,就是尋幾個手藝高超的匠人製出模型,而後進行某種程度的試,之後再進行改良。改良是必要的,雖然秦遊所描繪的這個火炮,其實最為原始,完全於明清時代的水平,至多,借鑒了一些紅大炮的一些優點,但是他對火炮的涉獵並不多,許多他所疏忽的東西,都必須通過一次次的實驗來進行修正。

倒是秦遊的『奇思妙想』,立即引來了楊務廉的興緻。

築城的後續工作,其實早已步了正軌,一切,隻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所以楊務廉把心思放在了火炮上頭。

他的工作地點,在河北的下麻坡,這兒已經開始陸續進行了開墾,許多流民也都收納了起來,還有一些,是這兒匠人們的一些親戚,不過在靠著中心的地帶,則專門開闢了一空地。

在這裡,楊務廉幾乎不眠不休,與一些匠人試造出了十幾門火炮,而這些火炮無一例外,結果都不甚滿意。

若是過於厚重,則行多有不便,而且校準也極為困難,可是過於輕薄……則更是危險,因為有一門火炮炸膛了,楊務廉直接躺了三天,這時候楊務廉才意識到,原來火炮這玩意兒,居然有如此大的風險,他不再貪功冒進,而是開始靜下心來,召集了一能工巧匠,開始認真的總結和構思更好的方案。

Advertisement

………………………………………………………………………………………………………………………………………………………………………………………………………………………………………………………………………………………………………………………………

而相比於楊務廉,秦遊的事顯然就輕鬆了許多。

阿尼瑪了宮,與武則天還算融洽,旋即秦家便開始上書求親,幾乎沒有任何的間隔,這旨意也就頒發了下來。

遊要做駙馬了。

這訊息雖然讓人難以接,可是不管如何,卻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波瀾。

對崔詧和狄仁傑來說,他們累了,他們因為反對公主下嫁韋家,已經花費了太多的心力,若是此時再跳出來反對秦遊,這顯然不智,因為秦遊雖然並非是他們喜歡的人,可是至,雙方還沒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更何況他們真正警惕的是第二個武則天的出現,也就是決不允許,韋氏這樣的為第二個當今皇上,而秦遊終究隻是個廚子罷了,他至多也就是個權臣。

另一方麵,坊間早有流言,說秦遊與李令月有私,既有私,即便冠冕堂皇的反對,又如之奈何?隻不過是會惹人生厭罷了。

朝野外,出奇的沉默。

乃至於門下省擬定的一份賜婚詔書送到中書最後進行審核的時候,崔詧看過了這旨意,也隻是確認了語句上沒有什麼,便將它擱置到了一邊。

正午的時候,他照例會與鄭榮和狄仁傑一起吃茶,吃一些糕點,崔詧陡然苦笑:「辛苦了這麼些日子,竟是給人做了嫁,老夫看來是真的老了。」

他突然發出來的嘆,狄仁傑和鄭榮二字心裡如明鏡似的,當然知道崔詧說的是什麼。

狄仁傑笑了笑,道:「其實,秦遊平日多有功勞,也並非是個草包,此番他固然得利,卻也沒什麼,太平公主與殿下不親。」

後頭那句話,纔是狄仁傑指出的核心所在。

李顯顯然並不喜歡太平公主,這就意味著,一旦陛下駕崩,太子殿下登基,太平公主在新皇麵前,怕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力,他們之所以畏懼韋家,是因為韋家可以控製太子,進而控製整個天下,現在朝野外,眼睛的落腳,都在新皇,沒有人會為這大周朝的最後一點兒短暫時而勞心勞形。

所以對狄仁傑來說,既然如此,那麼秦遊就算娶了太平公主殿下,那又何妨呢?不過是多一個駙馬的份罷了,大唐多的是駙馬,不足為懼。

鄭榮卻有一點警覺,他不由道:「聽說孟津又在募兵了。」

崔詧笑道:「他啊……和我們一樣啊。」

這句話裡,著玄機,他當然是秦遊,和我們一樣,無外乎就是都在為未來而謀劃,眼下,沒有一個人可以對未來所發生的事而置事外。

………………………………………………………………………………………………………………………………

昨天同學回來,喝醉了,抱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