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小官人 第三百二十一章:政由婦人出

《唐朝小官人》第三百二十一章:政由婦人出

唐朝小人最新章節

楊炯顯得有些拘謹,一時不知該怎麼開口。

了老半天,他才道:「我見人這裡的人做買賣,花樣頻出,說實話,楊家也有一些買賣,不過都是一些米麪之類,不足為奇,現在行不好,族中又有一些不肖的子弟,平時頑劣,上進是不指的,老夫倒是想讓他們來孟津試試看,隻是不知,老夫現在兼要職,會不會有所妨礙。」

楊炯心了。

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楊家是靠田地起家的,說句難聽話,像楊炯這樣的士族,其實就是地主,再怎麼點綴,他們也隻是靠收租來過活。

楊家的家業之所以大,並不是說他們牟的利多,而是家道歷經千年,卻從不曾摔落,這是無數代人積攢下來的家財,所以這有這鉅富之名。

可是即便是楊炯,見到那種翻雲覆雨,做一些買賣,瘋狂的擴大規模,一月下來,便月幾千上萬貫的商賈也是眼紅啊,不眼紅是假的,真要這麼下去,楊家雖然家底厚,可是人家財富的累積速度卻是奇快無比,因此,涉獵一些生意,對楊炯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個時候,商賈的地位雖然不高貴,卻也不算是低賤,楊炯在心理上,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疙瘩,況且楊家也不是沒有買賣。

現在他唯一擔心的,反而是秦遊這邊。

自己在這邊做議長,另一邊一些子弟從商,秦遊若有非議,可就不太好說了。

遊抿抿,笑了,道:「楊公,這買賣有什麼做不得的,隻要不中飽私囊,本王有什麼說道?不過既是從商,卻也不要急。先讓一些人來試試看,有了經驗再慢慢擴大,我知楊家家大業大,可是做買做難。還需謹慎一些。」

Advertisement

遊的寬容態度讓楊炯吃驚,他哪裡知道,秦遊對此是求之不得。

說穿了,現在的神策府和弘農士族雖然已是締結了盟約,卻還遠遠不是鐵板一塊。為什麼?利益不同罷了。

同樣的政令,弘農的士族議員們,當然希能多向他們的土地進行傾斜,因為他們就是靠土地來維持家業的,所以幾乎可以想象,在最初的時候,議員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神策府低糧價、地價的決議。

不過對秦遊來說,低糧價和地價,顯然對孟津的商業版圖是有利的。種糧價值低,才能讓更多的人從土地從解放出來,到自己的作坊裡去,而地價越低,也能降低投資工坊的本,這其中的矛盾,倒還真有點像是南北戰爭時,北方工業主與南方種植園主們的利益矛盾,所以秦遊也早就想好了,一旦弘農士族要廢黜神策府一些有利商業的決定。他就直接行使否決權,暫時先下去。

隻不過即便能暫時住,卻並不代表這樣的矛盾不會存在,弘農的人口隻有這麼多。土地也隻有這麼多,你們這些地主多佔了一些,商人就要佔一些,雖然秦遊也鼓勵農耕,可是他更願意有效率的農耕,若是依舊還按照你們這些士族以前的老辦法。不但浪費土地,還糟踐人力。

所以……秦遊反而希士族漸漸從土地的擁有者,轉化工商的支配者,若是一旦到了將來,士族們在工商方麵的利益開始大於土地收益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也就了更傾向於保護工商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雙方纔真正算是水融,不分彼此。

所以,秦遊對此十分熱心,提出了許多的建議,楊炯隻是點頭,他一開始,還隻是想試試,可是見秦遊熱心,又說了許多規避的地方,他默默記在心裡,倒是下定了決心。

Advertisement

遊在正午留楊炯吃飯,楊炯用過了飯就告辭了。

………………………………………………………………………………………………………………………………………………………………………………………………………………………………………………………………………………………………………………

遊送走了楊炯,心思卻沒有在弘農郡上頭,弘農郡現在日漸穩定下來,因為得到了士族的支援,再加上收了郡中的民心,所以各項政令都能落實,現在神策府需要的隻是時間。

反倒是秦遊本來以為,弘農郡的種種,無論是韋皇後還是崔詧等人見了,怕都要皺眉,韋皇後指使武三思將這弘農封給神策府,當然是不安好心,畢竟士族與神策府有本質的利益衝突,到時候不得要河蚌相爭,呢,恰可以從中牟利,既住神策府,又可以狠狠給關東士族一記悶

可是接下來,秦遊與士族之間開始和解,並且漸漸的融合,這顯然是韋皇後,乃至於崔詧以及所有關隴門閥的高門不願看到的,按理,這時候他們應當橫生枝節纔是,要嘛挑撥離間,要嘛用種種手段來破壞這個過程。可是朝中可謂安靜的可怕,這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遊決心去一趟,且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的一些訊息,他也略知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事,當然韋家的族人韋弘敏敕了宰相,拜尚書中郎。韋弘敏這個人,是韋家的另一支,不算是韋皇後的近親,而且此前,也沒有任什麼顯要的職,可是突然得了敕命,卻讓秦不著頭腦。

韋皇後若是想讓自己親族拜為宰相,大可以讓自己的近親來,畢竟武則天就是這樣做的,為什麼要讓一個遠親來?況且這個遠親,似乎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這就更加令人覺得可疑了。

Advertisement

至於崔詧那邊,似乎也沒什麼反對。

事有反常即為妖,不瞭解實,秦遊還真有些不太放心。

了車馬,旋即直抵,旋即去覲見李顯。

李顯聽說秦遊來了,顯得很是高興,忙是將秦去了長樂宮。

這個時代的宮,遠不如後世那樣森嚴,不過去長樂宮,卻又讓秦遊頗為不樂,以往武則天在的時候,都是在宣政殿見他,而長樂宮呢,卻是在寢宮,寢宮見外臣,看上去倒是顯得親昵,可是在別人眼裡,隻怕就有諸多的非議了,陛下……終究還是不穩重啊。

長樂宮到了,這兒相比以往的冷清,卻是熱鬧了許多,秦遊至正殿,李顯侯他多時,笑道:「秦遊,你終於捨得來看朕了嗎?上前來吧。」

遊上前幾步,見李顯臉好了許多,比之從前也神了一些,李顯笑道:「朕早就想讓人召你來說說話,可是又怕耽擱了你的正事,哈……」

遊不由道:「陛下也有正事……」

李顯搖搖頭,道:「那些奏疏,看的朕頭暈眼花,有時候朕真是不明白,明明一件很簡單的事,裡頭卻有這麼多之乎者也,為了說一件事,卻要洋洋灑灑上萬言,上書的人,難道不嫌累嗎?」

他旋即又笑起來:「幸賴韋皇後倒是幹,有協助,朕才輕鬆了一些。」

遊心裡想,新上任三把火,可是這新皇帝上來,一把火都沒燒起來,這才幾日,大權就已經落韋氏手裡了。

隻是他是外臣,有些話卻不能胡去說,他隻是看了李顯一眼,道:「臣在孟津,也久聞韋皇後的強幹,現在聽了陛下這一席話,方知所言非虛。」

李顯嗬嗬一笑,臉又凝重起來:「其他倒還好,可是啊……昨日那崔卿,居然說年紀老邁,得了病,要告假。哎,他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辛苦,三省裡了他,隻怕韋皇後那兒,要更辛勞了。」

「崔公要告假?」秦遊眼眸一閃,覺有些不可思議。

崔詧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何要告假?這顯然不合常理,任何時候他都沒有養病,唯獨是這個時候,是絕不能養的,一方麵韋後得了大權,另一方麵,秦遊與關東士族之間又是有聲有,按理來說,他不應該是更加警惕一些嗎?

一切都著懸疑,似乎難以捉到答案,秦遊心中苦笑,抬眸,道:「陛下理應派人探問纔是,崔公乃是大賢,不聞不問,怕是會招致非議。」

李顯笑了:「這個倒是不勞朕用心,韋皇後已經派人去探問過,確實不是小病,需要將養一些日子,其實此前就有徵兆,所以朕才讓那……那……韋弘敏三省,好協助崔卿。」

他口裡雖然是說,是他讓韋弘敏拜相,可笑的是,居然連名字都沒有記牢,秦遊臉上依然在笑,心裡卻大抵清楚了些什麼。

………………………………………………………………………………………………………………………………………………………………………………………………

第二章送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