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人最新章節
秦遊倒是很鼓勵上辰的的行為,不娶妻其實也蠻好,這樣的人娶了誰家的子都是坑人,不過他卻不能說出來,生怕將來上婉兒找自己秋後算賬。
秦遊最關心的,莫過於朝中時局的變化了。
跟上辰也沒有客氣的必要,秦遊直接開門見山的道:「你要如何,是你的事,反正沒人管你,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卻是有件事想要來問一問。」
上辰笑嗬嗬的道:「殿下但說無妨。」
秦遊看他嬉皮笑臉,便拿眼去瞪他。
想來上辰對秦遊這個大金主多還是有些懼怕的,忙是板起臉,一副正兒八經的樣子。
秦遊方纔道:「崔詧為何請辭?」
上辰笑了:「原因隻有一個,以退為進?」
「哦?何以見得?」秦遊倒是也想過這種可能,崔詧已經不佔有任何的優勢了,在朝中即便勉力支援,可畢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隻不過秦遊卻還是覺得沒有這樣的簡單。
上辰正道:「崔公在一個月前,上了一份奏疏,是關乎於治理河道的,本來這隻是一件小事,不過接下來,卻突然遭致了一些人的反對,而且他的奏疏,也沒有批準,顯然,這是有人要藉故敲打他。本來這是極尋常的一件事,再加上崔公聲譽極大,所以許多人不滿,狄仁傑等人紛紛上奏,不肯罷休。」
上辰頓了頓,道:「結果殿下猜怎麼著。」他終究還是出本來的麵目,嘻嘻笑了起來,道:「結果全數石沉大海,在朝議的時候。狄仁傑甚至當麵去問陛下,說崔公的治河之策乃是善政,何以不照準辦理。陛下竟是不知該如何回答,隻是請狄仁傑息怒。此後,有史彈劾狄仁傑欺君,武三思甚至直接認為狄仁傑失禮,他是禮部尚書,懇請陛下重懲狄仁傑。」
秦遊不由皺眉,這還真是狗屁倒灶啊。
上辰嘆口氣,道:「對於崔詧來說,一切的事。都是由他而起,可是這般鬧下去,是不會有盡頭的,宮中天曉得是誰說了算,譬如陛下,崔公那一道治河之策,陛下竟是懵然不知,問題的關鍵之就在這裡。」上辰目幽幽,道:「李顯那個傢夥,真是瘋了。崔詧是什麼人,他是三朝老臣,又出自崔家。別人的奏疏陛下可以懶,可是當日狄仁傑問起的時候,陛下居然是懵然不知,這也是為何狄仁傑大怒之下,失禮的緣故。」
「那一次朝議,已是十分清楚,陛下對外界的事,一無所知,所有的政令。都假手於人,到了這個份上。崔詧若是繼續留在三省,接下來會如何?」
「韋氏未必能的了崔詧。可是他們拉攏了武家,刁難,對他的奏疏敷衍了事,到時候,一旦政事不清,崔詧卻又是宰相,這個責任他也逃不掉。殿下,崔詧留一日,就有治罪的危險。」
秦遊聽罷,大致明白了什麼意思。
崔詧被困住了,李顯登基,若隻是昏聵,倒也無妨,可是至,他是宰相,政由己出,完全可以控製住局麵,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大權,卻是全數落在了韋氏上,所有的奏疏,竟都讓韋氏批擬。
如此一來,可想而知,一個婦人,能有什麼見識,而崔詧於有大仇,幾乎崔詧所有提議的事,俱都不予理會,雙方若是這麼鬥下去,必定要招致許多的疏,而這些疏,極有可能激發民變,甚至惹來許多禍端,可那時候呢?崔詧終究還是宰相,那麼任何發生的生變,都可能栽到崔詧上,他固然有聲譽,可是承擔的起這些後果嗎?
這些責任,永遠不可能落到韋氏上的,因為一切旨意,加蓋的依舊還是李顯的印璽,雖然是韋氏把持,可是在天下人看來,這就是陛下的心意,而陛下怎麼可能犯錯?
從一開始,韋氏就立於不敗之地,而崔詧,縱有再大的權勢,有無數的人脈,有崔家這樣的大族可以作為依仗,此刻也用不上任何氣力,留下去,就必須得為韋氏的胡作非為來承擔責任,既然如此,唯一的選擇,就隻有急流勇退。
呼……
秦遊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他萬萬想不到,崔詧會落到這個境地,或許當時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吧。
所有人固然想到,韋氏可能乾涉政事,可是也絕對萬萬想不到,韋氏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詔書,大家以為,李顯可能其他地方弱一些,可是對於一些重臣的意見,多會予以重視,可是又有誰當時會相信,他幾乎是完全撒手不管?
這真是一個哭笑不得的結局,至於狄仁傑在朝議中的『失禮』,多半也是因為在這絕之下,所表現出來的失態而已。
秦遊抿著,不發一言。
上辰麵憂:「這陛下,之不似人君啊,啊……你可千萬別說我誹謗君上,這是許多人私下說的,不過我也早有預料,當年李顯那傢夥跟我一起唱歌的時候,我就覺得,他不適合做天子,哎……崔詧這一退,韋氏就立即補了一個韋弘敏進來,這個韋弘敏,倒不是個善茬,他此前沒有做過什麼大,不過上任之後,卻是拾補,直接把崔詧的一些奏疏,重新抄錄了一遍,而後當做是自己的奏請遞進去,宮中倒是紛紛都準了。近來楊再思和武三思還有武承嗣,都與他好,平時出路都是同乘,至於這個人,我也在打聽,隻是此人突然冒出來,卻還需要一些時日,方能有一些訊息。」
上辰旋即笑了:「總而言之,現在是一團麻,許多人都不理朝政中的事了,告假的人多,告了假就來我這兒吃酒,哈哈……倒是我這兒門庭若市,好生熱鬧,崔詧有個侄孫,連都辭了,天天來我這裡,喝醉了酒就罵韋氏,我說句實在話,韋氏……哈哈……不甚得人心啊。」
人心這東西,畢竟捉不定。秦遊對此,倒是從不指,他幾乎可以深信,那些背後跑來朱樓裡對韋氏破口大罵的人,真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給韋氏獻起殷勤來,隻怕比誰都不要臉。
不過多……也說明瞭一些況。崔詧雖然告病,在這背後,隻怕也出了不力,他從臺前退到幕後,不會這樣輕易的去養老。
秦遊沉片刻,道:「人心若何,現在於我們無關,崔家近來,有什麼舉?」
上辰道:「聽說崔詧打算回長安歇養。」
回長安……
猛地,秦遊一下子明白了。
崔詧這廝,倒還真是狡猾,他當然不會輕易留在,反正退到了幕後,而這,其實也沒有留著的必要,反而是長安乃是關隴門閥的大本營,當年武則天之所以挑唆中宗皇帝遷都,為的就是擺關隴門閥,另起爐灶,當時的意思,頗有點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而崔詧這次去長安,多半是要聯結關隴諸家,退呢,可以保,進呢,則可以借關隴門閥發難。
秦遊不由道:「那麼韋氏近來呢?」
「?」上辰出不屑:「他的父親,也去了長安。」
一下子,一切匪夷所思的事,終於有了個清晰的印象。
韋氏留了個韋弘敏在朝,拉攏住了武家兄弟,控製住了城,可是自己的父親,卻沒有藉機放進三省,這倒不是說不敢違逆武則天對其父的懲,而是的父親也有更重要的事做。
韋玄貞此去長安,隻怕是和崔詧一樣的目的,他們都在極力得到關隴門閥各家的支援,這就意味著,在關隴門閥部,已經滋生了某種程度的,雙方都在爭奪這個主導權。
這也是為何,神策府與關東士族結合,可是朝廷卻是無於衷,因為這個時候,誰也沒有餘力來管神策府和關東士族。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仁慈,隻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多事罷了。
秦遊想罷,反而覺得後怕,若不是因為如此,自己與關東士族之間的傾軋乃至於到雙方的結合,這城的那些有心人當真會無於衷?他們若是出手,隻怕秦遊此前的種種努力就沒有這樣的輕易了,萬幸的是,他們並不是鐵板一塊,反而讓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
想到這裡,秦遊的心愉悅起來,他道:「那個韋弘敏,還得仔細的盯著,把他的底細出來,長安那邊,可有相的朋友嗎?」
上辰笑了:「多如過江之鯽。」
秦遊也不失笑,這個問題確實有些稚:「既如此,那邊也要打探清楚,有任何訊息,立即回報。」
…………………………………………………………………………………………………………………………………………………………………………………………
第一章送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名臣、武將如雲。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諸國征戰,討伐不絕。穿越來的唐煜成為了唐國廢太子,麵對強敵,他搞發明,建軍隊,勢要登上帝位,一統天下。將所有強敵都踩在腳下。
一個工科狗帶著科技晶石回到了古代,身為皇子他不想爭霸,不想腹黑,只想守著他的一畝三分地種種田,搞搞工業,混吃等死。
武朝末年,天下紛亂。 現代農大研究生魂穿而來,成為一個家徒四壁的農三代。 什麼,飯都吃不飽,還要養活童養媳?什麼,稅都交不起,還要服徭役?什麼,匪都剿不完,異族還要來搗亂?你們都別逼我,逼急了要你們好看! 本書又名《這個農家子明明很強卻不講武德》、《穿越亂世開局一個童養媳》、《回到古代的農大研究生》、《穿越亂世從種田開始》、《這不是水滸》……好看,很好看,30章后如果覺得不好看,請將作者吊打! 警告:書中反派智商普遍較高,邏輯性較強,喜歡看無腦爽的朋友謹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