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唐朝小官人 第四百七十章:節度使

《唐朝小官人》第四百七十章:節度使

唐朝小人最新章節

韋氏的心,可謂是低落到了極點。

還在關心著武則天那個『妖婦』的時候,韋弘敏的提醒,卻讓看到了更可怕的事實。

而看了這封奏疏,韋氏才真正知道事態嚴重之在哪裡。

憂心忡忡的坐下,良久,道:「那麼……此事真的沒有辦法嗎?」

韋弘敏苦笑,道:「回娘娘,毫無辦法。」

他看韋氏不信,便侃侃而談:「這三個問題,想要解決,唯一的法子,就是朝廷與河南府徹底反目,娘娘直接以天子的名義下旨,定義秦遊為叛賊,商賈為黨,太平學為偽學,而後召集天下軍馬前去討伐。如此一來,戰事一起,那些孟津的貨,就可以被拒之門外,大軍一到,太平學也可毀於一旦。」

「隻是,要定秦遊為叛賊,用什麼理由方能服眾,若是不能服眾,天下人見疑,想要平叛,隻怕難上加難。況且秦遊有關東士族支援,一旦指斥秦遊為叛黨,山東士族的子弟充斥朝野,又怎麼會肯聽調?更不必說,河南府還有上皇,假若上皇此時下旨,爭鋒相對,指斥我們韋氏為叛黨呢?到了那時,人心浮,莫說討賊,便是朝廷部,也是爭論吵鬧不休,又拿什麼來討賊呢?」

Advertisement

韋氏皺眉,這是沒錯,假若當初沒有武則天,隻針對一個秦遊,或許還有機會,而如今,武則天卻安安穩穩的在宮,討伐秦遊,就等於是討伐武則天,兒子能討伐自己的母親。兒媳能針對自己的婆婆嗎?

艱難的道:「除了討伐,本宮不信就無計可施。」

韋弘敏苦笑,道:「朝廷即便要製定任何方略。想要阻止這些商賈,隻怕都是難上加難。其中最難的地方,還在於地方吏上頭,娘娘,朝廷若是要絕商貿,臣要敢問,那忠心耿耿的許州刺史王穎尚會盡心竭力,可是其他人呢?」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們纔不管什麼江山社稷。會顧什麼大局,朝廷若是下了令,首先損的,就是當地的豪族,因為他們的礦石和木料一下子不值一錢了。他們肯乾休嗎?若是不肯乾休,不得要向府施以影響,當地的員,難道能漠視他們嗎?即便可以,那些商賈,個個都是腰纏萬貫。他們若是拿出錢財,賄賂當地府,又當如何?」

「臣幾乎可以預想。一旦朝廷下了令,這令,最終也會變一紙空文罷了,反而會使朝廷招致不的苛責。」

財帛人心,秦遊是靠利益去鼓別人,是靠真金白銀去『gou搭』別人,可是朝廷呢,卻想憑著令去使喚那些人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這簡直就是笑話。

Advertisement

韋氏對此深以為然。人本自私,豈會不明白。

韋氏不住道:「若是如此。豈不是說咱們韋家必敗無疑嗎?弘敏,事真的壞到了這個地步。連最後一點良方都沒有?」

韋弘敏深深的看了韋氏一眼,他心裡隻是嘆息,表麵上看,韋家確實是強大無比,而事實上,也隻有他自己深知,朝廷固然高大,可是和神策府相比,卻是個百病纏的垂暮老人罷了。

他咬了咬牙,道:「辦法,也不是沒有。」深吸一口氣之後,他徐徐道:「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讓各地的主,使他們拒絕商貿為他們的本利益,隻有他們與我們韋家共榮共辱,唯有如此,才能遏住這個勢頭。娘娘,我們要做的,是製造十個、二十個,乃至於三十個韋家……」

「製造韋家……」韋氏喃喃念著。

韋弘敏解釋道:「朝廷應當放權,給予各道和各州更大的權利,可在各州之上,設大州,如河北一帶,設幽州轄製各州縣,再設總管一員,朝廷敕其旌節,令其牧守幽州數十州百餘縣,使其經略本州,屯田練兵,治理一方……」

韋弘敏話音還未落下,一旁的韋玄貞臉大變。

則一大州的總督,管理數十個州上百個縣,還賜予旌節,這旌節是什麼?旌節便是旌以專賞、節以專殺之意啊,等於是說,節的總督大員,到了地方,是持著天子的旌節,如朕親臨,本州之,想要賞誰就賞誰,想要殺誰就殺誰,一切都是自己做主,這若是如此,那還了得,這豈不是削弱了朝廷,讓這天下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秦遊嗎?

Advertisement

韋玄貞怒斥道:「韋弘敏,你這是什麼話,你好大的膽……」

韋弘敏臉不變,道:「我這樣做,當然不是為了朝廷,此舉有害於國家,難道我會不知嗎?朝廷早年,各州本是靠屯田來供養府兵,府兵雖為地方刺史節製,卻也聽憑朝廷調遣,可是如今,屯田已經破壞殆盡,府兵之製已經形同虛設,遲早是要改的。既然府兵不堪為用,想要地方上的久安,就唯有募兵了,可是朝廷拿什麼錢來募兵?與其如此,反不如讓地方持節的都督自行募兵。自然,我方纔說過,我為的是韋家謀劃,我認為這樣做便是為了咱們韋家謀一條出路,是為了咱們韋家長遠考量。」

韋玄貞痛罵:「這哪裡是……」

韋氏沉著臉,厲聲道:「好了,先聽他把話說完。」

韋玄貞這才恨恨的瞪了韋玄貞一眼,冷哼一聲,韋家其他人不低聲議論起來,這件事實在太大,許多人都覺得有些瘋狂。

可是韋弘敏卻是一字一句道:「臣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原因有二,眼下地方之所以人浮於事,是因為他們無論是選擇朝廷,還是與神策府暗中勾結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他們縱容商賈,亦是沒有什麼害,恰恰相反,或許還能從那些商賈的手上分一杯羹,他們更沒有興緻,去排斥太平學,也沒有多大心思去管束逃民,這是因為,這些事固然對韋家不利,可是對他們卻並無切之痛,所以他們可以縱容,他們可以罔顧,他們可以置之不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