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帶著倉庫到大宋 第203章 初入軍營

《帶著倉庫到大宋》第203章 初入軍營

孫途本以為原先就對自己沒什麼好聲氣的袁在聽到自己的答案必然會怒,可結果卻發現對方隻略一愣後便出了一讚許般的笑容來:「孫團練能如此勇於任事當真是朝廷之幸,也是本之幸了。書趣樓(www.shuqulou.com)既然你主意已定,本自不會加以阻撓,就如你所請,明日你再來見我,我自會讓人帶你去軍營。」

這就允肯自己所請了?孫途都略有些詫異,遲疑了片刻後,方纔笑著拱手謝道:「多謝袁州推信任下,我定竭盡所能,讓部下軍儘快重整旗鼓,衛我江州太平。」

「不過有一點本還是得把話說在前頭。」袁突然又吝嗇地把本就不甚明顯的笑容一收:「你若是在軍中鬧出任何差池來,本可不會看在太守麵上就對你網開一麵的。太守也知道,下一向賞罰分明,不然無法人心服了。」

蔡得章不以為意地一笑:「那是當然,不過本倒是相信孫團練有這份能力將手下的鄉兵練起來。」

孫途這才到了一力與不安來,顯然袁在接下來一定會吩咐手下做些什麼,但他倒也沒有太多的顧慮,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便再次正道:「下定不會讓二位失,若有差錯,甘懲治!」這無異於是立下軍令狀了。

直到親自把蔡得章幾人送出廳,迴轉來,袁的臉才唰地一下沉了下來。片刻後,開口道:「來人,去軍營把吳煥和朱林他們兩個給本召來,我有事要吩咐他們。」

孫途跟著蔡得章出了推廳後,便向後者稱謝告辭。而對方也果然沒有挽留或是提點他的意思,隻是笑地道:「既然袁推已經首肯了你去軍營,那接下來就看孫團練你自己的本事了,本也隻能幫你到這兒了。」

Advertisement

孫途在心中暗道一聲虛偽,要不是他推著自己走到這一步,自己還不至於和袁徹底對立呢。現在蔡九達所願,就決定在旁看戲,不再理會自己的境了。但事到如今,孫途也隻能接這一事實,畢竟在蔡京他們眼中,自己確實隻是一把可以被利用的刀而已,若是之後出了問題,他們便會隨時拋棄掉,這便是小人想在場中立穩腳跟的艱難了。

目送孫途步伐堅定離開的背影,蔡得章臉上的笑容更盛了些:「他雖然年輕,但膽子心都數上,就看有幾分本事可破解袁接下來的難題了。如果真是個可造之才,我倒可以給他些機會。」

從孫途口中得知他在州衙的遭遇後,楊誌三人的臉都不是那麼的好看,尤其是魯達,更是一掌拍在桌案之上:「這些當的除了明爭暗鬥之外,就不會別的了嗎?當初在渭州,就有不總是刁難小種相公,灑家是真想給他們來上一拳啊。想不到到了江州居然也是一般。」

人不自在,自在不人,魯大哥還請息怒。」孫途輕笑了下道:「既然我們已場,在自己沒有與他們相抗衡的實力前,就隻能暫時忍耐了。」

「你竟還笑得出來?如此被人當槍使,末了還要跟人道謝賣好,實在灑家心裡不得痛快!」魯達做了兩年和尚已經自由慣了,再加上本就子豪放,確實很不適應場上的各種謀算計。

「其實仔細想來今日我並沒有吃什麼虧啊,反倒是得了好,至不用為連袁的麵都見不到而犯愁了,而且明日之後便可進軍營。」孫途笑著寬道。

楊誌這時則皺著眉頭道出了自己的顧慮:「可是如此一來三郎你就要被天下人認作是蔡氏門下了,於你的聲名來說可不大好啊。」

Advertisement

「其實仔細想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如今朝中多都要仰蔡京鼻息當差,他們難道就沒有這方麵的顧慮嗎?而且,早在我應下這一差遣時,就已知道會有這麼個結果了,隻是當時心存僥倖罷了。既然想獨善其無法做到,那就隻有和同塵了。

「以如今朝中蔡京專權在手的勢,其實在上留下其門下走狗的印記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壞事。我等武人本就不用像文那樣為自己的聲名多作考慮,隻管把差事辦好,手裡握有兵權,又何懼外頭的閑言閑語?」

「還是三郎你看事通,倒是我等有些杞人憂天了。」楊誌這才點頭表示贊同。至於魯達和唐楓,一個沒心思去想太深,一個乾脆以孫途馬首是瞻,此時自然不會再提出異議來。

就此,四人終於是達共識,決定接下來到軍中好生做事,用表現來為自己正名。

¥¥¥¥¥

隻是當四人於次日中午在兩名州衙書吏的帶領下來到位於城外的鄉兵軍營時,卻都生出了一個念頭來——自己昨日是不是過於樂觀了,想在此有所作為還真不是那麼容易呢。

話說大宋自太祖開國之後就已定下了規矩,為防重蹈前唐亡於藩鎮割據之覆轍,朝廷除了不斷打武將地位,同時每過幾年就會調駐地將領,已達到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效果外,還對軍製做出了創新,那就是軍、廂軍和鄉兵的三重分法。

軍者,乃是每隔幾年就由朝廷從除了邊關要鎮外選拔銳軍士送東京,以充實京城之防務,以達到強幹弱枝的效果。所謂的八十萬軍,便是整個大宋朝除了邊軍外最有戰鬥力的存在。

至於廂軍,則是地方軍隊中戰力稍顯不足者,但這些兵馬也不會在一地久駐,往往過上五六年,就會被朝廷就近調,以避免出現兵變之類的禍事。真正在當地不的,隻有鄉兵,但在朝廷眼中,這支相當於後世民兵隊伍的存在其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多也就幫當地府緝拿些賊匪而已,在地方上也鬧不出任何麻煩來。

Advertisement

不過以孫途的親經歷,他卻發現事其實早已發生了轉變。本來該是比鄉兵更強的廂軍,如今早已因為種種緣故而糜爛不堪,相比而言,倒是鄉兵至在地方上還有一定的威懾力。這一點早在鄆城縣剿匪時,他就已經有了親,當時跟自己殺上虎頭寨的兄弟可比軍要英勇得多了。

至於原因嘛,自然就在於朝廷所定的兵製了,那些廂軍無法在一個地方駐守太久,自然就沒有認同,對他們來說當兵吃糧就和做工一般,隻是生存的一種方式,能懶自然不會放過。可鄉兵卻因為有鄉人之念,為了保衛家園反倒更儘力些。於是便出現了鄉兵反而要強過朝廷正規軍廂軍的弔詭一麵。

江州城裡自然既有廂軍也有鄉兵,而孫途作為本地新任團練麾下所率的正是後者,這在他看來反倒比練一支早已軍心渙散的廂軍要好得多了。

可是今日來到軍營前,看到裡頭那混的環境,有氣沒力的一眾男子在其中出沒的樣子時,孫途確實無法將此與軍營等同起來,這哪是軍營,分明就是一座殘破的貧民窟罷了。

看看如今正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自己等人的那一乾所謂的兵卒吧,他們一個個沒打采,麵黃瘦不說,甚至連一像樣的軍服都沒有,而且這裡頭的所謂軍卒老老的,幾乎就沒幾個正當年的青壯之士。

這便是江州軍?難怪他們會在和潯江上的水匪作戰時一敗塗地,更怪不得幾年後,當金人從北方殺來時,整個大宋王朝會崩塌得如此迅速,這些地方軍在麵對兇神惡煞般的金人鐵騎時確實隻有引頸就戮一條路可選了。

正當孫途四人都因眼前這一幕而到錯愕時,陪他們前來的兩名書吏已經大搖大擺地進了軍營,沖中間那座還算完整的營房喊道:「吳煥、朱林可在營中嗎?朝廷新派的孫團練已到了,你們還不出來參見!」

片刻後,營房前的帳簾一陣抖,兩個材健碩的男子已急步而出,當下就沖兩名書吏賠笑行禮:「原來是兩位差爺到此,不知有何吩咐?」卻本沒有理會已經來到跟前的孫途四人。

好在那兩個書吏又說了一遍孫途的份,神嚴肅地道:「從今日起你們這一營人馬就孫團練節製,聽他號令行事,這是袁州推的軍令,可明白了嗎?」

「是是……小的明白。」吳朱二人忙跟啄米似地又一陣點頭,這才轉向孫途抱拳行禮:「標下江州鄉兵甲字營都頭吳煥(副都頭朱林)參見團練。」隻是無論是臉上的笑容,還是彎腰的角度,都遠比不了剛才對那兩名書吏的殷勤。

然後他們也不等孫途有所反應,就沖周圍那些兵卒喊道:「你們都瞎了嗎?還不隨我們一起參見團練。」

「小的們參見孫團練……」百來名鄉兵有氣無力地抱拳道,全無半點軍伍中該有的肅殺氣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