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帶著倉庫到大宋 第289章 欺人太甚

《帶著倉庫到大宋》第289章 欺人太甚

青州府推申卞滿臉為難地看著孫途,在囁嚅了一陣後,終於還是開口道:「孫都監,下還是請你能照之前的約定能把那盜賊由我們府衙置。畢竟我們知府衙門纔是本地親民的衙門,你們廂軍總不好越俎代庖吧。」

話說這已是府衙連續三天派來軍營裡與孫途涉,希他們能把時遷由他們置的第四撥人了。之前幾次來人都是鎩羽而歸,最後也隻能由他這個府推再度出馬。不過就目前來看,形勢依然不見樂觀,孫途看著還是不肯人了。

果然在聽完他的話後,孫途依舊不以為意地一笑道:「本之前早已言明,此人與我還有大用,已決定將他留在營中,所以此事恕難從命。」

「可是……」申卞還想再說什麼,畢竟他此番也是命而來,再無功而回也不好嚮慕容知府代啊。但孫途卻本不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當即就把手一揮:「那盜賊既然是被我廂軍所拿,本自然有權決定如何置於他。至於所謂的約定,我之前隻承諾會幫你們把人拿住,並讓他將所盜寶全數還,可從未答應會把人也一併還。所謂的越俎代庖更是無稽之談,我又沒有審問於他,不過是打算將他收於麾下罷了。」

見對方苦著張臉,孫途又是一笑:「而且就本所知此人在青州確實盜竊了不,但終究算不得大大惡,更沒有殺傷人命。既如此,即便由府衙置,恐怕也不能重判於他,最多也不過是將他發配外州於軍前效力。如此說來,把他留在我廂軍裡也就和這一懲治沒有太大區別了,你們又何必過於追求這一形式呢?」

他這番話說得還真有著幾分道理,直讓申卞都有些不知該作何分辯纔好了。終於,在一番糾結與猶豫後,他還是壯起了膽子來,說道:「孫都監,你這麼實在欠妥,就不怕我府衙報與朝廷……」

Advertisement

「這個你們自便就是,本既然敢做,就不怕擔乾係。」孫途擺了下手道,顯得是那麼的輕描淡寫。申卞見狀卻是心中發苦,如今青州四門已廂軍之手,他府衙吏人等本就出不得城,更別提送彈劾奏表去京師了,自己之前的那句威脅實在顯得太過無力與可笑了,孫途要真有這方麵的顧慮,就本無法以一名六品武份把慕容知府給住了。

孫途這時耐心也已耗盡,開口送客道:「申推,要是你沒有其他事要說的話,就還請回吧。本在營中還有諸多事需要理,可沒空與你糾纏了。對了,還有一點也煩請你代為轉告慕容知府,那些大戶若想拿回自家寶還請他們按數將錢糧送到我軍營裡來,不然……」後麵威脅的話卻不必說了。

申卞苦笑一聲,最終隻能起告辭。他知道這一回府衙是真輸得相當徹底,在錢糧已軍營的況下,他們連最後一點籌碼都已喪失殆盡,別說自己了,就是慕容彥超親自前來,恐怕也不可能讓孫途改變主意。

在目送申推兵送出軍營後,黃文炳纔有些擔心地開了口:「都監,你這麼做是不是有些欠妥?畢竟那時遷確實犯了王法,由府衙置也在理之中。即便他有些本事可為我所用,可也過於急切了。另外,此事若是傳了出去,也於都監你的聲名有礙啊,別人會認為我廂軍乃是藏汙納垢之地……」

孫途聽他把話說完,這才搖頭道:「個中輕重本自然心知,我認為時遷之能絕對抵得過再得罪一次府衙。至於你所擔心的名聲,就更是多慮了,時遷他並不是大大惡之輩,這點前兩日拿他時已可看出。他在有機會殺掉我軍中兄弟時都手下留,說明他做事也有自己的底線,可比那些道貌岸然卻滿手是的傢夥要強得多了。

Advertisement

「而且我早就已經和慕容彥超他們反目,這次不過是小事而已,他難道還能因此再與我翻臉不?在我看來,如此做法還能他們更清楚我的態度,如今青州做主的隻能是我孫途,而不再是府衙中人。」

見黃文炳似乎還想再說什麼,孫途又把手一擺道:「好啦,此事我主意已定,你們就不必再勸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在於儘力練軍,讓我廂軍儘快有一戰之力,同時把斥候營也儘快組織起來,如今可是時不我待啊。」

話說到這個份上,黃文炳不敢再勸。至於魯達楊誌這樣的親近之人,本來心裡就沒太把此事放在心上,自然更不會進言了,所以這事就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而在確定了孫途的主意後,無論是慕容彥超,還是那些城中大戶最終也隻能絕了念頭。他們都已見識過了孫途的強和實力,也沒有膽量豁出一切來和廂軍爭個短長,所以隻能嚥下了這口氣去。

所以之後幾日,府衙再沒派人前來,而那些大戶卻是乖乖地讓人將大筆的錢糧給送到了軍營。如此一來,一直困擾著孫途的承諾糧餉問題是徹底得到瞭解決。當之後孫途將這些錢糧按約定地發到每個軍卒手上時,整個廂軍軍營裡更是發出了陣陣歡呼,這靜直震得滿城皆聞,也讓城裡不年輕力壯的百姓都出了羨慕之來。

要知道如今青州城裡許多人連吃飽飯都困難呢,現在廂軍居然一下子能獲得近兩年的錢糧,這可實在要比絕大多數百姓滋潤得多了,甚至都有人生出了是不是該投軍營以求換得個不必為食發愁的好結果……

而當府衙這邊聽到這陣陣歡呼時,不人的臉都有些沉。因為那些地位低下的丘八拿到的錢糧裡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從他們口中奪去的,這讓他們隻要一想起就是一陣痛,也讓他們對慕容知府生出了不滿和懷疑來。

Advertisement

這些反應慕容彥超和荊一鳴自然全看在了眼裡,前者臉早已沉得能滴下水來:「那孫途當真是欺人太甚,這是完全不給本任何麵子了。荊師爺,要是再這麼下去,我們的境隻會越來越是不堪哪。而且經此一事,恐怕城裡那些大戶也能看出我與孫途間的此消彼長,今後可越發難以控製城中局麵了。」

荊一鳴也是一臉的苦:「在下也沒想到這孫途行事竟會如此不留餘地,哪怕府臺你已連連退讓,他還是選擇步步……但事到如今,府臺,我們已完全落了下風,此時再強自與之相爭隻會讓我們的境越發艱難,所以隻能繼續忍,等到有機會時再給他致命一擊了。」

其實慕容彥超也知道眼下的勢已無法挽回,在一陣牢後,唯有忍氣吞聲。這一刻他是真後悔自己當初那麼痛快就答應梁師讓孫途來青州了。本以為一個小小的六品武罷了,自己想對付他跟死一隻螞蟻都差不多。可誰能想到現在竟瞭如此大一個禍患。

當然,這怨念他也就在心裡想想,真要是到了梁師這樣的大人跟前,慕容彥超是不敢有半句怨言的,不然恐怕死得隻會更快更慘。

見他深皺著眉頭陷到了沉默中去,荊一鳴在遲疑了一下後又神凝重地說道:「府臺,有一事我們也不得不防啊,那就是轉運使衙門那裡每年押送來的軍中糧餉……這要是也被孫途給截了去,恐怕他們就更難製得住他了。」

這一提醒立刻就讓慕容彥超的臉也為之一變:「不錯,這事確實不能疏忽了。不過說不定這也是我翻的一個機會……」

話說大宋朝聽因為吸取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不但不聽朝廷調遣,甚至還有威脅皇權的這一係列問題,在太祖立國後就施行了一係列的政策。比如重文藝武,將武將的地位和權利打到最低穀,又比如每過幾年都會調各地駐軍,以達到將不識兵的目的……而這其中最厲害的一招,就在於將地方財權牢牢掌握在朝廷之手,而不與地方州府員來做主,並為此設立的各路轉運使,他們完全是聽從朝廷調遣行事,差事辦完依舊要回歸東京,從不攬權。

而且為了更好地遏製地方勢力坐大,朝廷甚至不惜增添麻煩,將進出各州府的錢糧分為兩路。當地收上來的錢糧稅賦就直接運送上,然後本地所需要的錢糧等,則由轉運使衙門每年定時傳送到各地,如此一來地方員手中能掌握的錢糧資源可就不那麼多了,更養不起屬於自家的軍隊。

以前,青州的一切財權都在他慕容彥超的手中,可今年孫途的突然崛起,卻讓他有些擔心起今後的況來。雖然本路轉運使衙門的人與他是老了,可誰能保證孫途那個膽大包天的傢夥會不會在此事上再鬧出些幺蛾子來?

霎時間,慕容彥超心中的不安緒又增了幾分,之後一段日子可不好過了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