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厥百穀,既庭且碩。”徐令宜放下手中的筆,滿意地看著宣紙上龍飛舞的幾個狂草,笑著擡頭問邊的十一娘,“‘庭’,你看怎樣?”
庭在這裡,有拔,筆直之意。加上後面那個“碩”字,又含有“多”的意思。
“好啊!”十一娘微微點頭:“這個名字好!”
九月二十六,姜氏順利地產下了長子。
徐令宜正在給他取名字。
徐令宜聽著,重新取了張宣紙過來,端端正正地用隸書寫了個“庭”字,了燈花進來:“送給四爺去!”
因爲姜氏生了嫡長孫,府裡上上下下的人都得了賞賜。大家正高興著呢!
燈花笑著應“是”,急步去了徐嗣諄那裡。
徐令宜就和十一娘商量起事來:“等庭哥兒的洗三禮完了,我準備出門一趟。”
十一娘一愣:“不等庭哥兒的滿月禮了嗎?”
“不等了!”徐令宜道,“等他的滿月禮,就太晚了。”
“侯爺要去哪裡?”
“從宣同取道去嘉峪關。”
嘉峪關屬於軍事重地,徐令宜這幾次出門也都是拜訪的這種地方。以徐令宜的經歷,他會去這些他年輕時候征戰並給他帶榮耀的地方走一圈,重溫一下當年意氣風發的歲月,十一娘很能理解。
“侯爺小心點。”叮囑,“多帶些護衛、隨扈。那邊很偏僻,萬一有什麼事可就麻煩了。”
“沒事。”徐令宜笑道,“我會和上次一樣,走驛路、住驛站的。”說著,猶豫了片刻,道,“我想,這次也讓謹哥兒和我一起去。”又道,“這樣的機會不太多,讓他去見識見識。”
古代不像現代的通這樣發達,出門一趟非常的不容易,有的人終其一都沒有走出居住的方圓十里。像這樣的機會的確不太多。
十一娘自然同意。
徐令宜吩咐:“我們不在家的這些日子,你和白總管商量著把外院的清居整理出來,需要添置的就添置,需要重修的就重修。等過完了年,再把他的東西搬過去。”
這樣一來,謹哥兒就真的從懷裡獨立出去了。
十一娘想想都覺得難。
想到當年徐嗣儉發疹子,三夫人就把他多留了一年,十一娘還覺得三夫人太過慣孩子了,到了,這才理解三夫人的心。
“我知道了。”
清居是外院比較大的一個院落,四進三出。府西的西腰間離它不過二十來歲的距離,進出很方便。
下午,十一娘就帶著琥珀去看了院子。
院子的木窗都很好,只是打掃得馬虎,到是灰塵,又久沒人居住,有些空曠甚至有點荒涼。
“先種些花木吧?”琥珀笑道,“這樣,明天開春的時候院子裡就熱鬧了。這屋子也就有了生氣。”
“你還怕他住進來不熱鬧!”十一娘笑道,“不說別的,就他那些鳥啊狗的,只怕這院子住不下。”
琥珀聽了掩袖而笑。
太夫人知道卻眉頭蹙:“不等庭哥兒的滿月禮就走……眼看著要過年了,不如過了年再去吧!”
現在,太夫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去看重孫庭哥兒。
“冬天去嘉峪關纔有意思,”徐令宜笑道要,“等到了春天,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太夫人見兒子堅持,不再說什麼。
五夫人那邊卻鬧騰起來。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詵哥兒跟在母親的邊轉悠,“謹哥兒都同去好幾趟,我還一趟都沒有出去過。”
五夫人這些日子正忙著給歆姐兒說親,就是誠哥兒,也有些日子沒有抱在懷裡告訴識字了。
“石媽媽,把七爺拉出去。”正焦頭爛額。
徐令寬覺得兒還小,五夫人卻怕耽擱了。兩個人爲這件事本就有些歧議,來說親的又沒有一家讓人十分滿意的。不是家底不夠厚,就是婆婆太年輕,要不就是男主相貌不好……正想著要不要請十一娘也幫著打聽打聽,多一個人,多一條路嘛!
詵哥兒抱了桌子腳不走:“我就要去,我就要去……您要是不同意,我就告訴外祖父去。”
五夫人頭痛不己:“你四伯父是去嘉峪關,又不是去江南。那地方除了風沙還是風沙,還有很多胡人。小心被人搶去賣了。”
詵哥兒不爲所:“謹哥兒去得,我也去得。”
“你四伯父帶著謹哥兒已經很吃力了,沒辦法再多帶一個。”
“我把外祖父家的護衛帶上不就行了。”
母子倆正說的面紅耳赤,徐令寬回來了。
“四哥要去嘉峪關啊!”他很是興,竟然比詵哥兒還要興,“當年我就想去。娘不讓,沒去!”說著,拎起詵哥兒,“走,去跟你四伯父說說,我們一起去!”
詵哥兒大著跳了起來。
五夫人反而不管了——有丈夫跟著,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太夫人親自選了個吉日,兄弟倆個帶著謹哥兒和詵哥兒出了燕京城。
徐嗣諄負責外院的庶務。十一娘忙著給謹哥兒佈置屋子,參加萬壽節的宴請,送過年的年節禮,置辦年貨。五夫人則忙著給歆姐兒找婆家。太夫人每天笑呵呵著去看庭哥兒,有時候也把去給老人家問安的瑩瑩留下來玩半天。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二月。
徐令寬和詵哥兒回來了。沒有看見徐令宜和謹哥兒。
“範維綱把四哥留在了宣同。”徐令寬訕訕然道,“我還要差事,就帶著詵哥兒先回來了。”
“他們不回家過年了?”十一娘很是意外。
“看樣子是回不來了。”徐令寬不好意思地朝著十一娘笑。
“這個老四,庭哥兒滿月禮、百日禮都不在家不說,還在外面過年。”太夫人有些不悅,“你怎麼也不勸勸你四哥。”
“我勸了!”徐令宜大喊冤枉,“我四哥怎麼會聽我的!”
太夫人不再說什麼,了徐嗣諄進來:“家裡的事,就全指你了。”想了想,“要是你不懂,就問你母親。”
徐嗣諄恭敬地應“是”,深覺責任重大,反而患得患失,一件很小的事都要來問十一娘,生怕走差行錯。十一娘卻想雍王那邊,趁著徐嗣諄過來給請問,了白總管進來:“快過年了,侯爺走的時候可有什麼特別的待要辦?”
“沒有!”白總管也惦著這件事,“其他人都好說,只是雍王府那邊的年節禮不知道送什麼好!”
十一孃的目落在了徐嗣諄的上。
徐嗣諄知道雍王借錢的事,想了想,道:“要不,我們悄悄送些銀票去。”
十一娘微微點頭。問白總管:“你幫我準備兩千兩銀子的銀票。”
白總管明白過來,“我這就去準備。”
十一娘含蓄地對徐嗣諄道:“我去給雍王府送年節禮的時候,會帶給雍王妃。”
徐嗣諄頜首。晚上回去,悄悄對姜氏說了。
孩子給孃餵養,生產過的姜氏材恢復的七七八八了,聽了有些擔心:“既然公公走的時候沒有待,我們這樣,會不會和雍王府走得太近了?萬一要被雍王連累可怎麼辦?”
“不,不會吧?”徐嗣諄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覺得大家既然是親戚,不得要互相照應著點。家時又不缺這點錢,東西又是母親拿主意送的,他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可轉念想到前些日子要不是姜氏勸他,他也不會那麼快就得到父親的原諒,覺妻子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免躊躇起來。
姜氏也就是這麼一說,見徐嗣諄有些拿不定主意,反而仔細地思考起來。
如果雍王老老實實地做他的王爺,太子登基,他自然是第一清貴之人。和他的關係好了,只有好沒有壞。可如果雍王了什麼念頭……
何況送銀子給雍王府的事公公之前並沒有特別的待。
姜氏想想心裡都覺得害怕:“你別急。我寫封信去給父親,看父親怎麼說。”幫徐嗣諄出主意。
徐嗣諄點頭。
沒幾天,姜柏的夫人藉口來看孩子,遣了丫鬟在室說己話。
“你父親和你伯父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讓你們和宮裡的那位也好,宮外的這位也好,都離得遠遠的。皇上正值鼎盛,日子還長著。這個時候做什麼,顯然不是妥當的。”
姜氏把這話向徐嗣諄說,讓他傳話給十一娘:“母親在院,父親又不在家裡,廟堂上的事,瞬息萬變,還是小心點的好。”
“侯爺和雍王爺是舅甥,出了這樣的事,不求來則罷,既然求來了,你父親又想辦法還了債,眼看著到了年關,我們怎麼也要去一趟。多的銀子我們拿不出來,這一、兩千兩銀子從哪裡都省下來。就算是皇上知道了,想必也不會說什麼的!”
徐嗣諄想想也有道理。回去告訴了姜氏。
姜氏苦笑:“太子那裡,是不是也要走一趟?我聽人說,太子妃和婆婆私甚。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怎麼也要跟太子妃說一聲吧!”
徐嗣諄委婉地提醒十一娘。
十一娘笑道:“我已經去過太子妃那裡了。”
私下對琥珀道:“姜家在姜氏上花了不心思。”
琥珀不敢議論,說起餘杭那邊的書信:“大表小姐過元宵節啓程,那二月底就能到了。您看,大表小姐來了,住哪裡的好?”
先個草稿。
補9月9日的加更!
***:這兩天有點忙,只有下班之後纔有時間寫文,今天的更新推遲到21點左右,還請大家多多諒解!
京南郡主,桃羞李讓之貌,披甲掛帥之姿。墜馬斷腿後,慘遭當今三皇子退婚,顧青黛從人人艷羨的準三皇子妃變成太醫斷言,人人取笑的殘廢郡主。極品親戚想將家產占為己有,將她嫁給一個廢物?她顧青黛生性高傲,怎麽可能任人擺布?招婿入贅,眾人都等著看顧青黛的熱鬧。可是誰也沒想到這贅婿怎麽一下子就變成了新科狀元郎?人人都以為這贅婿要翻身和離之時,狀元郎他只想早點下班回家陪媳婦。同僚:「今日休沐,齊大人與我們一起聚聚吧?」狀元郎擺手:「我要回家給我家郡主染指甲……」看著為自己染指甲的齊雲宴,顧青黛輕笑問道:「夫君不與同僚去玩嘛?」齊雲宴頭也不擡只低頭細細描著指甲,「我若是去了,誰為寶兒染指甲?」
高高在上的嫡女被至親至愛的人害死,一朝重生,她發誓再也不相信任何人。 虐渣虐狗不亦樂乎,可為什麼這謫仙一般的王爺戲這麼多,總要來刷他的存在感。 “王爺,麻煩讓讓,我的事我可以自己做。” “嗯,那本王缺孩子娘,也你來做吧。” “???老孃黃花大閨女,哪裡來的孩子?” “我們生一個...”
陸云卿被活生生氣死在嫡姐面前,苦難一生如走馬觀花在眼前飄過,幼年被嫡母欺凌為奴,少年被棄,潦倒中年陡聞噩耗,才知胞弟替兄戰死沙場! 不甘閉眼,一朝醒來她竟又重返十二歲,這一世,她要奪回屬于她的一切! 只是,在她轉心復仇無暇分心之時,總有個討厭男人湊上來在她耳邊......念叨,煩人得很。 “本王都為你謀反了,你還想怎麼樣?”
重生回來的阮家三小姐,一心只想著家人平安,然後報一下仇,折騰一下前世仇人,最後在找一個普通簡單的男人嫁了,過一世普通平淡的日子。 她自認為將自己的狐貍尾巴藏的很好,可每一次做壞事的時候,都會被那個惡毒的男人逮到。 最後,她被那個陰惻惻的男人提著她的狐貍尾巴逼嫁。 「要麼嫁,要麼送你去吃牢飯,選吧」 慫成一團的阮家三小姐,委屈的哭成球,「嫁,嫁嫁嫁,我嫁」
意外穿書,宋青染成了大反派謝長風的皇後。她必須保證對方始終孤寂一人,否則二人便會雙雙遭雷劈。聽說新冊封的貴妃對謝長風一見傾心?宋青染默默舉起小鏟子,“來來來,京中美男圖冊欣賞一下!”正卯足了勁準備宮鬥的貴妃:???聽說有良臣願意鞠躬盡瘁?宋青染麻利的準備好了快馬和包裹,“來來來,告老還鄉考慮一下!”才剛剛二十二歲的良臣:???就連謝長風養的狗,宋青染也加班加點的喂骨頭,順利拐帶回了自己的宮中。時間久了,宮中盛傳:娘娘對皇上愛的刻骨,就連皇上養的小母狗的醋都要吃!而就在宋青染想著如何辟謠之時,那位寡情狠辣的反派帝王,卻耳尖泛紅的湊到她麵前:“朕隻要你,別說母狗了,以後就連公的朕也不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