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隆無心的話正說到點子上,韓岡得他提醒,神陡然一震:“攘外必先安!若後掣肘太多,如何能就功業?開榷場,行市易,不爲不。唯秦州吏、世家多有回易之事,若遽然而興市易,斷人財路,必惹衆怒。當彈章加而上,又有誰能安心開拓河湟?”
韓岡正正說到王厚的心結上,他雙眉微皺,有些無奈。看了看韓岡,他欠起虛心問道:“所以先要屯田?”
“比起市易一事,屯田便不算困難,秦州沿邊地廣人稀,只要見針,在屯墾築堡而守,兩三年便有小。通過屯田兵來震懾周邊蕃部,打擊悖逆之輩,再公平斷蕃漢糾紛,賜親我漢家之蕃酋以職,以收人心。使其爲我用,而不爲西夏所用。日後攻打西賊,他們也便是助力!”
韓岡說的安定邊疆的方法,從古到今,一脈相承,也算不得什麼獨創的見解。但王厚已被韓岡前面的話所打,不住地點頭,只覺得眼前的韓秀才實是有大學問,大見識。
韓岡不再說屯田市易之事,能說的都說了,再深說下去自己就要底,話頭一轉,輕輕嘆道:“不過關西早非勝地,出產已遠不及漢唐,否則也不需辛辛苦苦地去屯田。多上好的田地,都被黃河的流水沖掉了,而黃河也因此變了黃。這可不是好事!不僅關中良田盡喪,連天下都遭其患。”
韓岡說得鄭重,王厚子前傾,用心聆聽。
“如黃河,一碗水,半碗沙,沙土皆是從關中而來。若是在潼關之前,黃河水流湍急,泥沙隨水而流,但出了潼關之後,河水頓緩,其中所帶泥沙便會沉積下來。”韓岡向王厚舉起酒碗,沒有過篩的濁酒中,許多酒糟隨著酒碗的晃而載浮載沉,“綠蟻新醅酒”說得正是這種沒有濾過的酒漿,“聽說汴河便因黃河水而泥沙淤積,必須年年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也是趕不上河底擡高的速度。”
王厚點頭稱是,他去過東京汴梁,也知道在汴河連接黃河的河口附近,堤的綱船甚至比堤外房頂還高,都是因爲黃河泥沙倒灌的緣故,爲了疏浚汴河河道,每到冬天就要驅大批民夫和廂軍。汴河兩岸的百姓,爲此苦不堪言。
韓岡把酒碗放下,碗的濁酒漸漸定下,而酒糟便沉到了碗底:“你看,只要水流輕緩起來,水中的沙土自然便沉澱下去了。治黃河水,先治黃河沙。治黃河沙,則得先從沙土來源著手。否則任憑你堆高河堤,掘深河底,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手段,決堤改道也是或遲或早的事。”
“韓兄說的正是。”聽得韓岡說得通,王厚不自覺地喝了口寡淡無味的濁酒,嘆道,“慶曆八年【西元1048年】六月,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縣】決口,改往北流,直渤海。朝堂的相公們爲了是填塞決口,還是順勢將河水導往北流,鬧了幾年也沒見分曉,後來勉強行事,也沒功。到了嘉祐五年【西元1060年】,大名府魏縣第六埽決堤,分出一條支流,由篤馬河向東海。黃河經由東流與原來的北流同時海,號爲二河。黃河一分爲二,是堵是疏,還是任其流淌,從仁宗朝吵到了現在。富、韓、文幾位相公,沒在廷上爭辯過。還有梁山泊!八百里水面又由何而來?還不是後晉開元元年【西元944年】黃河在州決口,水淹曹、單、濮、鄆諸州,洪水積蓄在鉅野,鉅野澤才變了梁山泊。”
“聽說幾個月前,黃河好像又改道了?”趙隆話問道。
“沒錯。就在八月,北流填塞失敗,許家港河決。水泛大名、恩、德、滄、永靜五軍州。淹死軍民數以萬計。”王厚長長嘆了一聲,“爲了這條河,不知費了多錢,也不知死了多人,但終究無法治。”
韓岡低頭抿了一口酒。只看王厚這一段議論,絕對是在河防上下了苦功。韓岡自知在黃河水利等細節上,他是肯定不如深有研究的王厚。不能再往細談,韓岡把話題拉回到自己擅長的水土流失上:“這就是泥沙過多的危害所在,南方雨水十倍於北方,而長江水勢自是遠過黃河,爲何長江有決堤?還不是長江沙,黃河沙多的緣故。砍了太多樹木,山上沒有草木固土,雨水一來便會泥沙俱下。看看涇水之清,再比一比渭水之濁,是何故方有涇渭分明之語?”
“涇原樹多,可以固土,而渭河自伏羌往上,全是山。”王舜臣搶答道,韓岡說得深淺出,他也能聽得懂,想得。
“說得好!”王厚擡手敬了王舜臣一碗酒。王舜臣哈哈一笑,很灑地接下了飲了。
“王軍將雖然年輕,卻在關西走得多了,各地地理了解得不!武藝也是過人一等,連珠箭更是一絕。”韓岡拍著王舜臣的肩膀,向王厚介紹了一下,幾句話便讓王舜臣激涕零。
屋中三人越聽越是神,此時有人能把黃河水患從源說得如此明白。韓岡說得一時興起,一把掃開桌面的雜,用手指蘸著酒水,就在桌上點畫起來。先一筆畫出了一個尾部上拖的“幾”字形。韓岡指著道:“這就是黃河!”
穿越千年,真正有用的是什麼?是對江山地理的認識!——至對韓岡現在來說,的確如此。
一本千年後只值十幾塊錢的地圖冊,放到千年之前,莫說千金,萬金亦可換。那可是員了千百萬人次的測繪工程和各種先進儀所繪製出來的地圖,不是等閒可比。
韓岡歷史並不好,對日後的歷史細節發展懵然無知,但他對於地理學上的認識卻十分的出。加上他的口才,就算千年的時間,導致對地名的瞭解有所偏差,可要蒙過王厚這頭小子,卻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單是這一筆“幾”字,就已經讓王厚更加佩服韓岡。不看過大量的地學書籍,並仔細推演過江山地理,這世上有幾個知道大江黃河流向的?世所流傳的《水經注》上,可從沒天下輿圖這一頁。王厚能瞭解到黃河、長江的大致走向,還是沾了父親王韶的,從渭州知州兼涇原路經略使的蔡那裡,見識過複製自崇政殿中張掛的天下輿圖。
“黃河是這個樣子?”王舜臣和趙隆也都好奇地看著桌面,他們雖然都看過黃河,也天天喝著黃河支流的水。但讓他們將黃河說出個一二三來,絕對是兩眼一抹黑,支吾半天也不定能迸出個字來。
“對!正是如此!”王厚幫韓岡證明,他在“幾”字的右下方點了一點,“這裡就是東京。”
“這裡就是東京啊……”王舜臣和趙隆專心地點著頭,卻不知他們到底有沒有聽懂。
有了千年之隔,的地理名詞有許多都發生了變化。韓岡說不定在地名上還不如王厚,但大的區域韓岡憑著前的記憶,互相印證過後,卻也悉了下來。他指著“幾”字右邊一豎的右側空,“這是河東【今山西】。因爲位於黃河東側,所以有河東之名!”
手指再從河東往上推,停在“幾”字頭上一橫,王厚立刻道:“是契丹的西京道。”
韓岡又蘸了點酒水,橫著一拖,把“幾”字下面的開口幾乎封起,“這是渭水。而我們現在就在……”
話聲輕輕一頓,王厚便聰明的在代表渭河的一橫下點了一下,沉聲道:“伏羌城。”
“而西賊就在這裡。”韓岡指著被渭河和黃河括起的一片土地,“這一片地,被黃河三面環繞,形如布套。故而我稱之爲河套!”
“河套!?”王厚重複著。他在裡喃喃唸了幾聲,彷彿在咀嚼著詞義。最後他才重重地點頭,“起得好,起得好,的確像個口袋,正是套子的樣子。”
韓岡直起腰,雙臂誇張地張開,放聲道:“黃河百害,唯利一套。黨項人佔著此,興靈【注1】一帶水網織,直如一塞上江南,不論耕種還是放牧,都是遠勝他地。而興靈之外,又有瀚海阻隔,使外敵難侵,此天險尤甚長江,廣如淵海。要想直搗西人老巢,先要考慮如何穿過七百里瀚海,還要考慮如何保證糧道暢通,否則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王厚接口道,“從河東、鄜延、環慶幾路往攻西賊,必定要阻於瀚海。若從秦、涇原向北仰攻,又有天都山和兜嶺阻隔。就算諸路同時出擊,只要憑藉天險,西賊將兵力分散亦能防守得住。但若是在更西一側,比如蘭州,放上一支奇兵,卻能讓西賊首尾難顧。”
“蘭州?那是西賊佔著的罷?”趙隆問道。
注1:興慶府,靈州,即現在的銀川、吳忠。
一朝穿越,薑知綿成為薑家團寵,眾星捧月,蜜罐裡長大。 然後,她給自己加上仙女人設之後,一切就變得瘋狂了…… 疼愛薑知綿的二伯上山,有野雞飛到他鋤頭上,撞死了! 討厭薑知綿的柳巧兒洗衣服,石塊鬆動,連人帶石頭跌進了冰河裡! 惦記薑知綿相公的小寡婦出門,一頭栽進了牛糞坑! 薑知綿:“等等,我要糾正一下,本人未婚,根本沒有相公!” 眾人望著遲墨寒那把四十米長的大刀,齊聲大喊,“不,你有!”
葉楚月,神武帝國臭名昭著的癡傻醜女,與人“茍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親之日,身穿喜袍從城牆跳下,為情而死。美眸初睜,來自21世紀的古武門主將掀起血雨腥風,一雪前恥!廢物?素手撼帝國,乾坤足下踏!癡傻?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脈,放眼八荒誰敢放肆?“娘親,外麵有個俊俏的大哥哥,說是我的爹爹。”“讓他帶著錢到後麵排隊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聽說,你到處跟人說我死了?
林易秋穿越了。 琴棋書畫樣樣都不會的原主(當然,重生過來的她也不會。 )笑面虎的繼母,綠茶妹妹,白蓮花情敵,面對這些標配,她以為是個宅鬥模式。 病床的相公一朝甦醒,家裡的門檻年年換新。 這王走了那王來,將軍府比軍機處還熱鬧。 皇帝中毒,太子下馬,重臣遇刺。 她恍然,哦,原來是權謀戲啊。 記憶里唯一給過她溫暖的爺爺在十年前留書自殺。 案情逐漸浮出水面,是自殺還是他殺? 兇手是誰? 撕開一個個偽裝,層層迷霧散盡,最大那隻黑手終於無所遁形。 外科醫生穿越還兼職玩起了刑偵,這算是又跨界了么? 可是她只想在古代開家醫館賺點小錢做個不向相公伸手拿銀子花的女強人。 她有金手指在手,能從閻王手裡搶人,皇帝老兒都在排隊就診,呵呵,何愁不能發家致富。 “相公,你鬥你的,我醫我的,你收權,我收錢,等天下太平,咱們把題材鎖定來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