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劫修傳 1813章有權在手令便行

《劫修傳》1813章有權在手令便行

1813章有權在手令便行

仙庭有二十八境,便有二十八位境主神君,若論境主神君的修為,並不見得就一定比神執弱了。神執與境主神君,隻是管轄事務不同罷了。

神執之權,重在五界事務,仙庭之事,則托付諸大境主神君。因此若是神執境主神君管轄之域,亦要境主神君管束。且神權雖是威權皆重,但自仙庭之後,神執淩替不迭,反倒是二十八位境主神君掌權至今,固。故而境主神境地位雖遜於神執,卻也不可小瞧了。

刀神劍神二城本就在滄瀾境中,此去滄瀾神君府,也就是轉瞬間事。原承天也不著急,與任太真緩緩遁去,任太真新修初心訣,雖已得原承天儘授其奧,也尚需細加揣。原承天亦趁著途中餘暇,將圓缺二字真言反覆參詳。

隻因此去見那玄真子,怎有好話,雙方非得大打出手不可,就算令清禪已得玉軀,原承天得窺靈臺,對付玄真子遊刃有餘,可玄真子畢竟是現任神執,此番私鬥其實是逆仙庭法度,極可能惹來無量玉山大修手,因此如何手,還需妥善安排。

雖是遁速甚緩,卻因離得近,也就小半日工夫,便來到一所在。

滄瀾神君府所在,名冷翠海,此地有億萬頃碧波,常年飄雪,正因這所在清冷寒冽,碧波無際,這纔有滄瀾之名。

二修來到海邊,向海上一,不由暗暗稱奇,原來海岸上空,尚是豔高照,但離海百裡,便是瑞雪飄飄了。一年之中,這冷翠海上便有三百日落雪,因此那海上有萬年不化之堅冰,日積月累,便高聳雲。

原承天見到海中冰山重重,由不得心境一闊,道:“這冷翠海原有小無時之名,今日瞧來,果然名不虛傳了。”

Advertisement

任太真道:“仙庭七海無時妄海當算得第一,這冷翠海雖是遼闊無極,卻遠在混沌海,九龍海之後,怎的卻有小無時之名。”

原承天笑道:“混沌開辟之後,便有混沌海,此海實在無時妄海之前,又因是玄武居,又名玄武海,可見名稱早定。九龍海為龍族聚集之所,是為化外仙境,雖在仙庭之中,不仙庭管束,這般算下來,豈不就是到冷翠海了。”

任太真點頭道:“原來如此。”

二修正想縱前往海域,隻見那海中波濤翻湧,現出一隻水來,這水高近三十丈,手持黑沉槍,穿黑鐵甲,生的甚是兇惡。

原承天以慧目瞧去,知道此便是滄瀾神君千百兒孫之一,原來滄瀾神君是在仙庭定之後,世尊封賜的千之一。後主滄瀾境,乃娶冷翠海冷翠仙子為妻,生下這兒孫無數。

見到原承天與任太真,忙棄槍行禮,道:“來者可是蒼穹大修與任神執?”

原承天道:“我二人正是。“

道:“蒼穹大修與神執貴足踏我賤地,本該以十萬水族來迎,隻因神君待,此番之事,務必小心,這纔不敢大乾戈,隻讓小子來迎,失禮之,還盼見諒。“

原承天道:“神君忒也多禮。“

取了一件金貝來,在那海上一劃,那海水分向兩邊,就現出一條水路,其中仍有海水包覆,好比在這海中開中一條路來。

劃海已畢,又道:“兩位大修,還請於水中遁行。那玄真子時常遣人前來尋事,若被他瞧見二位行蹤,就怕節外生枝。“

原承天微微點頭,便與任太真水而行,看來玄真子與滄瀾神君因神執之位失和,多年來明爭暗鬥,已勢水火了。

Advertisement

手持金貝在前引路,三修足下海水則急急向前湧,也不需三修施法,其遁速亦是不慢了。

忽覺那水路向下一折,已到了海底,那海底形其實與陸地無異,仍是崇山峻嶺為多,平原恨,隻是那水族五,奇形怪狀,便是任太真亦是難得一見,對這海中景連連稱奇。

在海底山嶺中穿行良久,忽間忽然一闊,總算是來到海底空曠之,又行了數百裡,水路忽的往上,原承天知道已來到滄瀾府了。

細瞧那府,其實就是一座海島,此島海水之下,亦建有樓宇亭臺,其中有諸多水族巡視於外,見到水領著原承天二修,便急忙施禮。

道:“我滄瀾祖母,原是這海中仙子,故而我滄瀾神君子孫部屬,亦是半水半陸,二位大修不可不知。“

原承天道:“多謝指點。“

三修沿著這海島上浮,又行了百裡,忽聽水花一響,已躍出海麵上,原承天向四瞧去,見出水乃是島中的一座碧池,碧池四周草本掩映,樓臺無數。

原承天暗道:“池瀾神君在此千萬年,果然基穩固,已氣候了。“

這也難怪神執常換,二十境境主神君仍是那二十八名,若說二十八境神君其實便是仙庭的當權者,倒也不曾算說錯了。

那池邊已有四名綠衫修士等候多時,見到三修出來,急忙上前來拜。原承天略還了禮,就讓諸修引路。在這島上也不便用法,隻好安步當車。

那四名綠修士引著三修隻行了數裡,又換了四修引路,又曲曲折折行了多時,方來到一大殿。

任太真見此景,頗有些不耐煩起來,那滄瀾神君在世尊麵前,不過是一名小卒罷了,哪知不來親自見禮也就罷了,偏又有這許多曲折。

Advertisement

原承天反倒暗暗想勸道:“滄瀾神君執掌此境多年,千萬年之下,必定威日重,禮數繁瑣。那禮數原是要顯出尊卑來,可年深歲久之後,反倒了負擔了,滄瀾神君就算厭棄了這繁文褥禮,隻怕也是不由已。“

任太真道:“這麼說來,那法度雖好,可時間長了,便有積敝無窮了。“

原承天道:“此言極是正理。是以這世間之法,需要省時度世,常加變革,無論是怎樣法度,皆是一般。凡間興衰之事,每數百年便是一起,但仙庭中若想變革,哪有這般容易。“

二修這時抬頭來瞧,隻見那大殿上掛著金匾,正是滄瀾殿三字,心中皆是舒了口氣,總算是見著滄瀾神君了。

原承天剛想殿,又有兩名綠修士出殿引路,原承天無奈,隻能跟隨。來到大殿之後,隻見那大殿中齊齊整整,立著兩行修士,約有百人之多。

這兩行修士雖是服一般,原承天以慧目瞧去,卻知此殿修士,分為水陸兩班,陸修在左,水修在右。諸修皆是麵肅然,一言不發,而向殿中玉椅上瞧去,那椅上卻空無一人。

原承天正在驚訝,就聽自殿後走來一修,口中道:“神君今日有事,不便臨朝,若有要事,隻管遞上稟簡來,若無要事,明日再議。“

那殿上水陸修士聽了,倒也不奇,也有直接揚長而去的,也有上前納稟簡的。原承天與任太真立在殿腳,隻是冷眼旁觀罷了。

忽有一名修士來到邊,低聲道:“兩位且隨我來。“

原承天與任太真相視苦笑,可到了這般境地,又怎能拂袖而去,隻能暫時忍,且瞧那滄瀾神君打的是怎樣的主意。

片刻後二修被引到後殿來,後殿大門剛被推開,一人急急搶出殿門,向前便拜道:“蒼穹大修,在下等候多時了。“

原承天抬頭瞧去,見那修士穿黃袍,頭戴朝天冠,其麵目倒也生得莊重威儀,隻是頭生短角,則顯出這修士的來曆來。在這滄瀾神君後,則立著令清禪與索蘇倫二人。

原承天自是見過滄瀾神君的,便含笑還禮道:“有勞神君久候,蒼穹著實不安。“

滄瀾神君歎道:“道友,按理本該是在下親自迎出千裡纔是,奈何卻被這頭出朝天冠束縛住了,此哪得半點自由,說來我也是這一境之君,其實卻也是苦悶之極。“

任太真暗道:“世尊說的不錯,那滄瀾神君獨霸滄瀾,卻也亦被這繁文褥禮所苦,仙庭法度千萬年不易,又怎能不是積敝叢生。“

原承天與滄瀾神君應和了幾句,滄瀾神君又向任太真施禮,道:“太真,你我怕有千萬年不曾見麵了,歲月漫漫,屈指也是難數。怎的太真此次曆劫,卻是這般長。“

任太真與滄瀾神君原不相,但同為仙庭之臣,細細想來,倒也是見過麵的。隻是那時任太真為神執,意氣風發,滄瀾神君未得權柄,不過是百萬禽中一小修罷了,雙方地位如雲泥之判。任太真又怎會記得。

任太真笑道:“說來話來,一言難儘,神君不天劫,不遭迴,可謂福德之士,太真怎敢與神君相比。“

滄瀾神君道:“太真莫說此言,那曆劫雖是千辛萬苦,所失必有所得,倒是我福千萬年,反倒是前途不妙了。“

任太真容道:“神君怎出此言?“

滄瀾神君恨恨的道:“自然是那玄真子與我勢水火,片刻不肯相容,他如今已是神執份,位高權大,行就來製我。又因他掌管著水部,但凡仙庭用到水的地方,他就隻管來調遣我滄瀾部屬,著實讓我莊下部屬疲於奔命了。“

任太真道:“這可不是公報私仇,神君怎不向那青龍世尊告他。“

滄瀾神君道:“說到此事,更令人怒髮衝冠。“說到此,果然是一道黃氣衝開朝天冠,此君麵上,更是怒氣沖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