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劫修傳 1858章誰言世間義士少

《劫修傳》1858章誰言世間義士少

1858章誰言世間義士

蒼首生變道:“豈有此理,牛金神君,此話又從何說起?“

牛金神君正道:“諸位,原大修真實份,何必我多言?當初在東域劫之時,仙庭諸修已是議論紛紛,隻是尚無證據罷了。如今原大修攜三大神執,打破凰嶺,走火凰神君,這等修為玄承,除了世尊之外,又有幾人?而我等皆拜阿神陀為尊,見而不告,已是大罪,若容原大修主持劫之事,豈不是逆天而行?“

蒼首生冷笑道:“火為謀私利,發劫,遂使仙庭糜爛至此,卻不知阿神陀何在?世人皆知阿神陀新創界域,隻納大德之士,仙庭劫,原是為了掃除庸碌之輩,倖存者方可稱之為大德。阿神陀既有此心,慈悲何在?“

虛日神君亦道:“當初我等拜阿神陀為世尊,也是迫於形勢罷了。天羅尊者既不肯出來主事,我等隻好委曲求全。如今北域劫猖獗,阿神陀視而不見,這樣的世尊,真是不要也罷。“

那危月,室火兩大神君也紛紛點頭,北域劫所苦絕非一日,阿神陀反倒私心偏袒火,諸大神君早就心中生怨,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如今北域命懸一線,眼瞧著就要被出北域,到時諸位神君隻落了個孤家寡人,此刻若還拜阿神陀為尊,豈不是可笑之極。

牛金被諸位神君一一說來,隻好默然不語,良久才道:“我也隻是好心提醒諸位罷了。若大夥兒真的拿定主意,在下自當附驥。“

蒼首生道:“禽大軍在北域已有近千萬數目,北域可謂是命懸一線了,值此要關頭,萬事隻好先放在一邊,先圖自救再說。而北域劫領袖,非原大修莫屬,諸君若無異議,還請及早定奪。“說到這裡,就向牛金神君冷冷瞧去。

Advertisement

這時四大神君齊聲道:“北域劫之事,儘付原大修主持,我等自當竭心儘力,甘效犬馬。”

蒼首生見自己首倡之事終得四大神君讚同,心中極是歡喜,便向原承天深深一揖道:“原大修,領袖群倫,共劫,非大修爾何?此議著實是我等心願,還原大修萬勿推辭。”

原承天道:“北域劫一事,千頭萬緒,凡事總要計議而定,在下又怎敢自專?”

此話雖有謙遜推諉之意,卻也算是答應了,五境神君聽罷此言,心中皆是舒了口氣。若論五境神君心思,也隻是不肯讓其他神君於這場戰事中得了好,竊居大權罷了,如今原承天既有世尊之名,前來主持戰事,反倒是最佳的選擇了。

而以原承天之人才智,北域劫大權唯有到了他手中,方能煥然一新,就看他如何挽狂瀾於即倒,力拯五境蒼生了。

原承天見五大神君同心推舉,雖是為形勢所迫,也算是了卻一樁心事,但北域劫勢力何等強大,自己承攬此任雖是當仁不讓,其力可想而知。

當初劫不利,是由七大神君共同擔責,如今但有疏忽,那職責便全由自己一人承擔了。劫若是功,阿神陀與天羅尊者必然不會坐視,不知會施出怎樣的手段來,而若是劫失利,自己好不容易積累的一點聲名就此作廢,再無與兩大世尊爭竟的資格了。

不過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觀原承天昔日行事,哪一件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庸碌之人,隻知避責怕事,唯真豪傑方能知難而上,視天下為己任,若無這等心誌,又談何重拯五界,力挽狂瀾?

原承天與五位神君本是坐在城牆上議事,因此城上六人的一言一行,早被諸修所聞,聽到五大神君終於肯讓賢於原承天,皆是欣喜若狂,就在城池外大聲高喝起來。

Advertisement

原承天見諸修群激憤,也隻好立起來,向諸修一一揖手,諸修歡呼聲更烈,其聲足遏行雲。五大神君見原承天得人心若此,皆是慚愧之極。

等諸修心緒稍平,原承天這才便細問城中修士數目,修為如何,北域另五境之中,又有多力量可以召集。五位神君皆一一作答,可原承天聽罷之後,卻是愁眉鎖起來。

原來北域雖廣,城池雖多,諸修卻不心齊,那諸多城主唯知自保,怎肯趕赴靈水城來援。如今靈水城中的千餘修士,小部分為七境神君原有部屬,大部分皆是仙庭散修之士,若論修為,實不足道,唯憑著一腔熱來援罷了。

而先前那場大敗,除了殞落兩位神君,亦使諸多修士心灰意冷,各自離散,看來若想重整旗鼓,重新招攬天下修士劫,仍要原承天漚心瀝不可。

其實這也怨不得天下諸修心冷,北域劫之事糜爛若此,誰能看到一兒希,若是明知必敗,又何必來此送死?

原承天便立起來,揚聲道:“諸君請聽我一言。“

諸修急忙揖手道:“大修請說,我等洗耳恭聽。“

原承天道:“那箕水,角木二境,有禽千萬,而這靈水城中,卻隻有千餘人罷了,敵我之勢,誰強誰弱,不言自明。值此危局,但凡能留在此城者,皆是當世豪傑,大德大仁之士,承天且為北域蒼生,先行謝過諸君。”說罷立在城頭,深施一禮。

諸修聽到這話,皆是熱淚盈眶,試想世人誰不肯安逸度日,若不是為了天下蒼生,誰願來此捐頭顱,灑熱。然而此心唯天日可表,世人隻觀敗,又怎知諸修苦心,今日被原承天一語道破,諸修中冤屈終得一訴了。

Advertisement

便有修士道:“原大修,得你這句話,我等便是萬死也是心甘了。”言罷淚灑當場。

諸修皆大道:“願與原大修同生共死。”

原承天心中亦是慨萬千,誰言世間義士,靈水千修皆大德。於是暫抑中激,又道:“仙庭二十八境之士,豈容火倒行逆施,隻因先前北域劫小挫,這才令天下修士心中生疑慮,裹足不前罷了,如今我等隻要齊心協力,打他個一二勝仗,到時也不必振臂高呼,北域之土,必然是修士雲集。”

諸修齊聲道:“原大修隻管發號施令,我等皆願竭力一戰。”那喊之聲,幾乎要震塌了城池,五境神君心中暗道:“此人一至,果然氣像不同,先前此城雖有萬眾,卻怎有今日氣像。“

原承天道:“火雖是新敗,但畢竟勢大,遠遠談不上傷筋骨。我料火弟子必定舉兵臨城,與其等他來,不如迎他去。諸君可願隨我一戰。“

諸修齊聲大道:“願戰,願戰。“

原承天當即將一縱,就縱向空中,諸修群,亦各施遁,在其後相隨,五境神君雖是心中猶豫,也隻好跟上了。

隻是那原承天並無部署,更無計策,就這麼徑直前去,難不隻是憑一腔熱殺敵?五境神君麵麵相覷,可在此此景之下,卻不便開口了。

其實彆說五境神君,便是玄武也是心中疑,十萬水族雖隨時可用,但十萬水族此刻恐怕尚未到岸,元叛去無時妄海取水,也不見回還,原承天又以何為戰?

諸修行出去千裡之後,忽見兩名修士自前方急掠而來,見到原承天便止了遁風,立在空中等候。

原承天凝目瞧去,不由大喜,原來那二修正是黃玄與元嘯林。黃玄道:“世尊,今有華月,黑山,風雷三城城主,領著三千修士,已越玄武海而來,三大城主擔心世尊等得心焦,便令我二人先來稟報。”

原承天大喜道:“你等來的好快。”

黃玄道:“世尊前去凰嶺赴勝之時,三大城主便料定世尊於此戰之後,必來北域,因此立時啟程,果然於半途之中,就接到世尊傳訊了,三大城主接到訊息,自是行的更快了,此刻瞧來,倒也是恰恰趕上。”

玄武這才明白,原來原承天不,就將東域數千修士調來,那東域修士攜大勝之威,其心氣與北域修士相比,可是大不相同。

靈水城修士得知有三千修士來援,皆是心中狂喜,諸修本來跟隨原承天赴戰,隻是憑著中豪氣罷了,其實亦是心中忐忑,此刻方知原承天中丘壑,怎是他人可比。

而對原承天來說,三城修士來的這般快,反倒是意外之喜了。他心中暗忖道:“冇理由清禪,太真等人反倒會慢上一步的?”

原承天在玄武海時既然暗中知會三城城主,又怎能不向令清禪等人傳訊?哪知令清禪反倒是慢了半步?

正在這時,遠又有兩名修士掠來,原承天隻瞧了一眼,就出微笑來,那掠來的二修,便是廣玄生與七絕真人了。

二修來到麵前,抬手便揖道:“世尊,我刀神,劍神二城修士,聞世尊在此,皆願馳援,其後由令神執任神執選了一千能戰之士。便由雲龍真人領著,正前方等候,任世尊調遣。“

原承天大喜道:“妙極,妙極,這裡正用得著你等。“又問道:”太真,清禪以及魁神何在?“

七絕真人微微一笑道:“三位本該前來與世尊一會,然而那位魁神大人中途不知出了個怎樣的主意,便急急離開隊伍,先行趕赴箕水境去了。“

原承天笑道:“我便知魁神總是主意多多。“

正好奇索蘇倫有何妙策,心念一,已得了一道訊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