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拜見大魔王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個性

《拜見大魔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個性

太極武館,小強還沒走,一邊吃著油炸臭豆腐,一邊轉播奧運比賽。

直播間裡還是那麼熱鬧,各種評論,各種分析。

“田徑最有可能的金牌是劉虹的子二十公裡競走,跳水還有四枚金牌,舉重這次厲害,已經拿了五枚,還有兩個奪金點。要是拿下的話,就超過歷史最好績了。”

“乒乓球還有兩枚,男子個人全能或許能拚一枚,排也有可能衛冕。”

“照這麼一算,咱們的金牌總數能達到四十枚。”

“還有別的零星小專案沒算呢,跆拳道,帆船,皮劃艇啥的,最後絕對不止四十枚。”

“舉重和遊泳發,孫魚一個人就拿了四枚,跳水大滿貫是最穩的,乒乓球也是五枚全收……”

直播間裡一幫分析帝各種預測的時候,跳高決賽也正在不溫不火地進行。

“王宇很輕鬆越過2米33……這個高度是奧運達標線,也是歷屆奧運中最高的門標準,把絕大部分跳高運員都擋在了門外,王宇和張國偉拿到奧運場券相當不容易……”

“現在準備的是島國名將戶邊直人,在雅加達亞運會上,他以2米35的績戰勝了王宇……一次過桿,同樣很輕鬆。”

“意大利選手坦貝利……敘利亞選手哈紮爾……帝選手克奈徳……我們剛剛拿到運員申請高度,張國偉的起跳高度是2米39,爾西姆的起跳高度是2米37……這個況很見啊!”

Advertisement

主持人的語氣中充滿了驚訝,張國偉這個起跳高度太迷了,他的個人pb才2米38,起跳就要全國紀錄,這是又有突破了嗎?可就算有突破,也不至於起跳就2米39吧!

“張國偉的起跳高度真讓人想不到,葉林說所有隊員都能保持最佳狀態,張國偉很可能已經重回巔峰……橫桿高度上升到了2米35,我們看王宇,還是一次過桿,狀態真好……”

主持人表示驚訝的同時,全國網民也開始了爭論。

“張國偉這是飄了啊,爾西姆才2米37。”

“很正常,有葉林在。孫魚,蘇神都通過他的調理達到二次巔峰,張國偉肯定也行。”

“可張國偉巔峰才2米38好吧!”

“蘇神巔峰還九秒九一呢,九秒八三咋跑出來的。”

“這是奧運會,張國偉不可能瞎報起跳高度,就算他任,教練和領隊也不可能任吧。”

“也就是說,張國偉真有跳2米39的實力。”

“臥槽,要是跳高也那一枚金牌就牛了,算上蘇神的,這就是五枚,與六枚金牌就差一塊。”

“別太樂觀,就算張國偉真有2米39的實力也不見得能贏爾西姆,人家訓練跳出了2米41呢。”

爭論中,比賽繼續進行,現場的氣氛格外熱烈,特別是戶邊直人出場的時候,會場的歡呼聲排山倒海一般,而且格外整齊。

Advertisement

在2米35的高度,六名選手遭淘汰出局。還剩下爾西姆和張國偉沒有出場,剩下的四人是王宇,戶邊直人,意大利的坦貝利,還有上屆奧運冠軍,加拿大的德勞因。

橫桿到了2米37的高度,在主場觀眾的加油中,戶邊直人經過兩次失敗,終於越過了這個高度。

他本人非常興,對著四周觀眾不斷鼓掌。

接下來,王宇兩次過桿,意大利的坦貝利三次不過被淘汰,德勞因兩次過桿,第一次出場的爾西姆展現了極高的競技狀態,一次過桿。

到了2米39,場上就還剩下五人,這個高度放在裡約奧運會已經超過冠軍績了。四年前德勞因就憑借2米38戰勝了爾西姆。

第一個挑戰的是戶邊直人,雖然有主場之利,但2米39已經超出他的實力範圍,連續三次都沒能越過。

第二個挑戰的王宇,他同樣沒能征服這個高度,隻能憾出局。

第三個出場的是爾西姆,一次過桿。

越過橫桿之後,爾西姆舉起拳頭,一臉自信,目堅毅。他是世界上最天賦的跳高運員,曾經十三次跳到2米40以上,在兩千年以後,他是唯一一個能跳到2米40的人。

但是,他卻從沒拿過奧運金牌,每次不是狀態不好,就是有傷病。

Advertisement

這一次,他終於調整到了最佳狀態,為了這屆奧運會,他準備兩年。

往回走的時候,他看了一眼張國偉。他記得這個人,曾經拿到過一次鉆石聯賽冠軍,不過這兩年這人的狀態也不是很好,他很奇怪張國偉敢一上來就要2米39的高度。

爾西姆很輕鬆,看來經過了幾年低迷,他又找回當年的狀態了……下麵是第一次試跳的張國偉!”

聽著主持人的解說,全國觀眾都很張,一上來就跳2米39的做法實在裝,要是跳不過去就太打臉了,觀眾都會覺丟人。

不過比賽現場的張國偉卻很輕鬆,還在招呼觀眾給他鼓掌打節拍,蹦蹦跳跳就像個猴子,稽的很。

片刻,張國偉麵對橫桿,深吸口氣,上後仰,然後起跑,步,加速,單起跳,一整套作行雲流水,一舉越過2米39。

“轟~”全場歡呼,來看比賽的華人很多,聲音比剛才給主場選手的喝彩都小不了多

不遠爾西姆都暗暗了聲好,張國偉的這一跳實在太流暢了。

張國偉從海綿墊子上翻躍起,擺了個金獨立的姿勢,這是他的招牌作。

央視演播室,主持人笑了起來:“張國偉是我見過最有個的運員了,哈哈……”

隨著主持人的笑聲,全國觀眾都鬆了口氣,這貨可算是跳過去了……

最後一個出場的是德勞因,他同樣三次沒過。這樣,王宇,戶邊直人,德勞因三人開始跳2米38的高度。

最終,隻有德勞因跳過這個高度,獲得銅牌。裡約奧運會,他跳了同樣的高度,但那時候是金牌。

比賽還剩兩人,橫桿就不用兩厘米這麼增長了,高度定格在了2米4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