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拐個美人當軍嫂 第606章 誰那麼傻缺!

《拐個美人當軍嫂》第606章 誰那麼傻缺!

    高友正原先不是三裡屯的住戶,而是十年前老家發大水、逃難來到這裡的。

    因為地基關系,他沒被分到屯戶集中的屯西,而是和另外幾家遷徙戶一起在屯東開荒安了個家。因此離老孫家著實有些路。腳程快的走走都要十來分鐘,何況孫氏母還踩了個高跟鞋,走在坑坑窪窪的泥路上可想而知。

    這種坑爹路,也就底盤高的車子能毫無障礙地通行,像孫母開來的那輛兩廂小車,打從兩年前清明回來吃過一次開到一半兒卡在坑裡彈不得的苦後,說什麼都不敢再嘗試了。

    可七月的午後,哪怕是長白山地區,那日頭也還是烈的,娘倆踩著高跟鞋,以手當扇使勁揮著,跟在老叔公小兒媳後往高家趕。

    路上遇到幾個遲收到消息的村民,提著三五斤紅菇、榛蘑或是扛著一麻袋的木耳往高家趕。孫母趁勢說:“不如賣給我們啊,省得跑這麼遠路送過去,多累啊。”

    “行啊。”村民倒也實在,停下腳步抹了把汗說,“和高友正家出一樣的價,俺們就給你了。”

    孫母:“……”心窩啊!那麼高的收購價,讓們娘倆賺什麼!

    賠笑道:“那價格有點高吧,咱們鄉裡鄉親的……”

    “嘿!”村民扛起麻袋繼續趕路,頭也不回地說,“沒誠意買還瞎咧咧!鄉裡鄉親咋地了?鄉裡鄉親那也得看什麼事!一來一去差幾大千,哪個願意跟你鄉裡鄉親你找哪個去啊。城裡人就是貪便宜,上說那麼好聽,心裡誰知道咋想滴。既然鄉裡鄉親,你咋不把價格出高點啊……”

    “就是就是!”

Advertisement

    另幾個村民也跟著咕噥了幾句,很快,越過孫母一行人大踏步地走遠了。

    孫母氣得差沒倒仰。

    孫倩也氣得眼眶發紅,跺跺腳:“媽!他們太過分了,怎麼說我們也是三裡屯出去的,有這種態度對老鄉的麼。什麼城裡人貪便宜,我看他們才是!為了錢真是什麼誼都不顧了!”

    一旁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聞言直撇,心說你們不為錢,不為錢咋不把價格抬高點啊?和外頭收購價一樣的價錢也好意思說給俺們屯裡人造福?啊了個呸!

    不過這話也就心裡想想,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孫字。

    遂說道:“俺們還是快點走吧,回頭貨被倆外地客都收走了,你們娘倆個更買不到了。”

    孫母一聽有道理,趕催著兒往高家趕。

    可憐孫倩今兒來老家,特地穿了爽嶄新的細帶趾細高跟涼鞋,走一步扭三扭的滋味實在不怎麼好

    可一想到四千塊,孫倩下一咬,愣是堅持走完了全程。

    到高友正家的院門外時,又熱又累又痛,實在不了了,讓孫母攙扶著,倚在院牆上,掉高跟鞋,扯掉了墊腳後跟的餐巾紙,好好地了會兒腳底板。心裡一個勁地嘀咕:不把那四千塊賺回來,可真是虧大發了。

    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見不得娘倆這拖拉勁,說了一聲,先進去了。

    孫失母直到歇足氣,又拿出包裡的小鏡子補了個妝、理整齊頭發,才昂首進門檻。

    抬眼就看到一個皮白皙的一看就知道是城裡來的小姑娘,笑眉彎彎地坐在屋簷下跟高友正媳婦說話。們倆的左邊是稱重、報斤數的高友正,右邊也就是小姑娘的隔壁是一名形魁碩的清俊男子,記完斤數算賬,算完賬給錢。

Advertisement

    孫倩一眼就認出了這對年輕男,不就是上回跟米巖他們上高坪百草看流星雨,和米巖的妹妹說了好一會子話的小倆口嗎?

    遂口而出:“怎麼是他們?”

    怎麼都想不到,在高友正家收山貨的倆外地客,竟是認識的人。

    習慣謀論的孫倩,腦海裡立馬浮現一個想法:該不會是米小糖從哥那兒得知自己暑假要來老家收山貨,故意找朋友來砸場的吧?否則怎麼會這麼湊巧?

    “你同學啊?”孫母也看到那倆人了,現場除了這對小年輕是陌生臉孔,其他人都有印象,尤其是那男的面前一摞紙鈔,不用問也知道,收山貨的肯定是這對小年輕。

    不過孫母想的是:要真是兒的同學,那四千利沒準真要泡湯了。都知道這兒的價格了,回頭還怎麼跟人提價?

    沒錯,孫母打的主意是:要實在拿不到收購價,那就市場價收點回去,回頭讓兒跟同學說,今年正宗的野山貨漲價了。往年的價格是無論如何都買不到的了。

    反正外頭賣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或是栽培的,野山貨的產量本就,就算們去打聽,也問不出什麼。

    遂見兒搖頭說“不是,是我同學妹妹的同學,上次爬山見過一次。”孫母松了口氣,著嗓們說:“那媽先找屯子裡的人打個商量,最好能收購價賣給我們,實在不行,咱們也像他們一樣,市場價就市場價吧,總好過白跑一趟。”

    孫倩一聽市場價收購,急了:“這樣還有什麼賺頭呀!”

    “你傻呀!你就不能跟你同學說,山貨漲價了嗎?之前跟們講的是去年的價,今年雨水、產量跟著,漲價很正常呀。”

Advertisement

    孫倩噘噘:“我報的本來就比市場價高一,總不能說今年的價格比往年翻了一倍吧?這誰信啊。”

    “那你說怎麼辦?”眼瞅著越來越多的村民把山貨賣給了高家屋簷下的那倆外地客,孫母也急了。

    孫倩難掩燥意地揮揮手:“那你先找人問問吧。看他們究竟是向錢看,還是願意賣你和爸的人。”

    結果還用說嘛,孫母那話一出,好多人都笑了。

    誰那麼傻缺啊,願意和錢過不去。和孫家的人又沒深到寧肯自家吃虧也要相幫的地步。所以紛紛拿話搪塞話題,有說“哎呀國良家的閨長這麼大了啊”,也有說“國良家的啊,國良咋沒跟你們娘倆一道來?”

    總之一句話:誰都不肯中場退出,繼續排隊等高友正給他們驗、稱重。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