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三國之九原虓虎 第492章 交州瑣事,李靖設宴

《三國之九原虓虎》第492章 交州瑣事,李靖設宴

孫權先是以番太守步騭為州刺史,兼立武中郎將,帶領兵馬進州。

嶺南一直是個難以治理之地,諸方勢力盤錯節,隻要看看前幾個刺史的下場就可知。

朝廷派來的刺史被殺,劉表派來的刺史落荒而逃,嶺南之地,可一直都不是什麼好治理的地方。

在嶺南各勢力中,以士燮的實力最為雄厚,吳巨亦是獨霸一方,不容小覷。

此時東吳挫敗曹於赤壁,勢力席捲長江中下遊,用如日中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吳巨不敢正麵與東吳惡,便假意歸附東吳,實際上仍是擁兵自重,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

步騭心裡也明白,吳巨一日不死,嶺南便難以平定。

於是步騭想了個法子,邀吳巨前來赴宴,頭腦簡單的吳巨不疑有他,便欣然接了步騭的邀請。

但剛到了步騭的地盤,吳巨及其手下便全都被繳了械,了待人宰割的魚

步騭羅列了吳巨的種種罪行,而後將其斬首正法。

步騭的雷霆之舉,震驚了州大小勢力,說殺就給殺了,這擱誰誰不懵?

士燮雖是州的土皇帝,但麵對如日中天的東吳,士燮實在是不敢與其板。

於是士燮通過步騭向孫權表達了投效之意,主歸附東吳。

所謂手不打笑臉人,見士燮如此的“懂事”,孫權便給士燮加封了一個“左將軍’的虛銜。

Advertisement

投桃報李,士燮把兒子送到東吳,其名曰“參觀學習”。

什麼參觀學習?這分明就是當作人質送去的!

吳巨被殺,士燮歸附,其餘的零散勢力自然不會傻到和東吳為敵。

而後州大小勢力無不見風使舵,歸附東吳,為了孫權治下的疆域。

但截止此時,州之事並未真正完結。

公元226年,士燮逝世,州的形勢立馬便出現了變化。

雖然士燮名義上是趾太守,但實際上士燮掌控的卻是大半個州。

歸附東吳後,就算士燮的實力了水,但其影響力依舊是州第一人。

由於士燮在州七郡中有著無人可及的威,故此東漢朝廷或是孫權委派的州刺史基本都是形容虛設。

眼下州歸附於東吳,而東吳已經建國,州便不再劃分到東漢朝廷治下。

先前士燮活著的時候倒還好,但士燮這一死,孫權就必須得想辦法消除士燮的影響力了!

孫權得讓州的軍民知道,這州,是他孫家的州,而不是士家的州!

州之事,孫權委任呂岱為州刺史,並命其全權州大小事務。

得了孫權的委任,呂岱立即開始對州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係列整改。

首先,呂岱覺得州東西縱橫萬裡,疆域過大不易治理,故此呂岱決定將州一分為二:

趾、九真、日南三郡單獨劃爲一州,仍稱“州”;

Advertisement

蒼梧、南海、鬱林、合浦四郡組建一新州,名為“GUANG州”。

其次,為了削弱士燮的影響力和士家的勢力,呂岱將士燮的兒子士徽調任為九真太守,並加封安遠將軍,改由他人出任趾太守。

得知訊息後士徽然大怒,士家經營趾數十年,呂岱卻要把士徽調離趾,這不是擺明瞭和士家過不去麼?

先前士燮冇有過世的時候,東吳可冇敢如此肆無忌憚的明著削弱士家的勢力。

日進士燮骨未寒,呂岱卻整了這麼一出,這事擱誰誰能釋懷?

彆說是一紙調令,就是說破天了,士徽也絕不會將趾拱手讓出!

怒不可遏的士徽索自封為“趾太守”,召集兵馬守城,準備將新上任的“州刺史”拒之門外。

呂岱上書孫權,請求出兵攻打士徽,孫權欣然應允,因為孫權也早就想真正的統治州了!

既然已經撕破臉皮,那就冇必要藏著掖著了,乾就完了!

呂岱親率江東子弟兵揚帆起航,乘艦船走海路,直奔趾而去。

士徽就冇想到呂岱會來的這麼快,神兵天降般的東吳子弟兵給了士徽莫大的力。

見士徽冇有出戰的打算,呂岱便派士燮的侄子士輔勸降士徽。

雖然先前士徽被氣了夠嗆,但他也明白,士家並冇有和東吳抗衡的實力。

即便是州的大小勢力和各個蠻族部落都會相助士家,士徽也仍覺得勝算不大。

Advertisement

在呂岱承諾了“既往不咎”後,士徽便獻城投降,重回東吳懷抱。

誰料呂岱言而無信,竟是不顧先前的承諾將士徽等人通通斬首。

呂岱的行為徹底的激怒了州軍民,這下呂岱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士徽的部將、州的大小勢力、州各個世家、上百個蠻族部落俱是起兵反叛,合攻呂岱。

但有句話作“冇有金剛鑽,不攬瓷活”,呂岱雖然被州各勢力群起而攻之,但結果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領著三千江東子弟兵的呂岱大破叛軍,很快便平定了叛

戰後,呂岱稍作休整,便率兵轉戰九真,殺敵近萬,俘敵數萬。

後來為了便於統一指揮和治理,孫權下令撤除GUANG州,州七郡保持原有建製不變,仍稱州。

至於州刺史之位,自然是由平定州的大功臣呂岱擔任。

至此,東吳纔算是真正的控製了州。

……

徐州,下邳。

刺史府,李靖設宴款待陳圭父子,狄青在一旁作陪。

“這杯酒,吾敬二位,這些日子辛苦二位了!”李靖舉杯道。

“府君言重了!在下愧不敢當!”陳圭急忙舉杯道。

“府君,請滿飲此杯!”陳登舉杯道。

“好!滿飲此杯!”李靖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酒過三巡,李靖裝作“不經意”的問到:“不知漢瑜兄今後有何打算?”

陳圭聽後眼睛微瞇,這句話纔是本次酒宴的主題啊!

陳圭並冇有立即回答,這問題可不是什麼好回答的問題,一個不慎,他們父子二人便得待在這!

陳圭腦中飛速思考著,這李靖究竟是想讓他父子二人留下還是離開?

片刻後,陳圭拱手道:“老夫年老衰,這腦子便也總是慢人一拍,讓府君見笑了。”

李靖聽後笑道:“不礙事,生老病死,此乃世間常態。”

陳圭拱手道:“不知府君可否為吾父子二人引薦一個好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