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本命角?
如《別跟陌生人說話》中的安嘉和於馮遠征;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於唐國強;如《康熙大帝》中的康熙於陳到明;如《神鵰俠》中的楊過於古田樂……
這是演員的追求。
是否一提到殭片,你的腦海中就閃過九叔林正英的形象,是否一提到李尋歡,你就會想到古裝男神焦恩郡呢?
尋也希這樣。
希以後提到二郎神楊戩,大家聯想到的是自己在《寶蓮燈》中的表演,這是他第一個備足夠分量的角,意義不可謂不大,而這個角的人設也足以支撐其爲經典,所謂經典,就是哪怕人們忘記了這部電視劇的劇,也不會忘記你的角和你的表演。
這就意味著……
尋要做足功課。
當然了,有了本命角,短期也會限制演員的表演,比如馮遠征出演了安嘉和之後,因爲他在劇中是個變態家暴狂,導致普通人看到他都咬牙切齒,甚至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找他的角都是同類型!
尋看過其一些採訪。
馮遠征在出演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後,二三十個劇本找他出演,角清一的都是反派男一號那種,而且價錢出得老高,然而馮遠征全部都拒絕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超越不了安嘉和的本子,沒有接的必要……
很顯然。
他的戲路被限制了。
用了好長時間,他才完對安嘉和的突破,讓圈子外認識到他更多的可能,形形的角他都能駕馭,這樣的事倒是很常見,尋剛演完《天龍八部》的時候也是有不類似人設的戲份找他出演,甚至還包括了《蕭十一郎》這種可以在未來創造出一定熱度的作品,演完《紅郎》,找他的本子則開始以富二代居多……
這在圈很常見。
尋也會擔心自己被限制,所以他目前演的幾個角並沒有重複,從霸道總裁到野心反派,以至於這次的二郎神楊戩,都是完全不同的格。
而如果有了本命……
那就算短期被定型尋也可以接,況且他有信息優勢,知道演完一部戲後,什麼角可以幫助自己打破既有的框架。
不過。
因爲《寶蓮燈》還在籌備期,所以什麼時候開機還在待定,因爲投資規模以及演員陣容之類都比前世更大的原因,需要籌備的東西自然也更多,尋剛好也趁著這段時間,沉下心好好做最後的斟酌。
而另一邊。
九年正坐在沙發上發呆,作爲《寶蓮燈》的編劇,九年對自己這個據華夏神話故事改編的劇本非常滿意,他覺得這個劇本可以讓自己的編劇事業更上一層樓!
但今天。
九年有點自閉。
看著手上這份做《人生長恨水長東》的人小傳,九年的心有些複雜,甚至有點想把這個人小傳的作者拖出來打一頓……
怎麼可以這麼!
但仔細想,九年又覺得不對勁,明明《寶蓮燈》中的楊戩,是自己創作出來的角,可爲什麼寫這篇故事的時候,自己沒覺得,反而看了一份人小傳之後,給的死去活來了?
說是二次創作吧……
偏偏這個人的格完全符合自己創作劇本的初衷,但要說完全符合吧,九年又總覺得這個人小傳中的楊戩,似乎更有魅力了。
“改劇本。”
九年第一次產生了這個念頭,雖然不想做這樣的決定,因爲這樣做就意味著自己創作出來的人輸給了演員的個人理解,但九年覺得結合《人生長恨水長東》的人小傳配合《寶蓮燈》的故事效果一定是非常炸的!
爲了效果。
他可以讓步。
而對於尋出演楊戩這個決定,本來九年是不滿意的,因爲尋從沒演過這麼有分量的角,畢竟楊戩在《寶蓮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男二號,甚至就連男一號的存在都需要男二號去託著!
但是。
就跟那羣主創人員一樣,看完《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後,九年也開始覺得,尋是真正懂得楊戩這個角的,由他出演的話,完全可以放心。
至於怎麼改……
其實跟戲份無關,楊戩依然會是配角,《寶蓮燈》講述的,畢竟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不過講故事的方式,可能需要小小的改變一下了。
“首先。”
“不能直白的告訴觀衆,其實楊戩是好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沉香,那樣的講述方式是不夠震撼的,要讓觀衆冤枉他,但同時,又不能讓觀衆徹底討厭這個角。”
“反派也可以有魅力。”
“這一點可以參考尋在《天龍八部》中飾演的慕容復,需要考驗演員的演技,而在他不斷以反派立場做事的時候,得留下一些蛛馬跡,讓觀衆好奇……”
“而隨著蛛馬跡的增多。”
“觀衆會逐漸意識到,楊戩有著更深層次的目的,這個時候,依然不能說楊戩做這一切到底是爲了什麼,要讓觀衆去猜,楊戩是否有更大的謀,或者有什麼難言之……”
“觀衆會不自覺的思考。”
“而當楊戩最後功敗垂的時候,我就把結局改用崑崙鏡映照前塵往事,讓沉香等所有拋棄楊戩的人,看到楊戩的真實面目,知曉楊戩真正的目的……”
“就這麼搞!”
九年狠狠一拍大!
一旦過了心裡那個坎,很多事就變得簡單起來,原版《寶蓮燈》的結局,是借哮天犬的說出了楊戩付出的一切,可說終究是空口無憑,《人生長恨水長東》寫的就很好!
崑崙鏡映照前塵往事!
至於這是否涉及到抄襲尋的《人生長恨水長東》,九年表示,讀書人的事怎麼能是抄呢,我也是爲了劇本好啊,劇本好的話,角好的話,爲演員的尋也益嘛!
心安理得了。
這樣一來對飾演楊戩這個演員的演技要求也會直線上升,不過這就不是九年需要考慮的問題了,他只想把《寶蓮燈》和《人生長恨水長東》的劇結合起來,寫出一個真正走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