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大唐風華路 第173章 不要忘了,你母親跪倒塵埃

《大唐風華路》第173章 不要忘了,你母親跪倒塵埃

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為父。自古有云:父生之,師教之。在一個人的長過程中,父親有養育之恩,師父有教育之恩。

古人對師長尤其敬重,其地位和父親等同。若是父親不在了,老師甚至能決定弟子的婚嫁喪娶,權勢不可謂不隆。

可以拜韓躍為師,但是李恪絕對不行!一旦拜師之后,父子不是父子,師徒不是師徒,輩分到底該怎麼算。

當爹的和兒子稱兄道弟麼?

“胡鬧!”李世民大喝出聲,他臉鐵青,雙目都在噴火,指著楊妃訓斥道:“李恪是王爺,韓躍是臣子,以臣子之做皇子之傅,此事何等荒唐?楊妃,勿要恃寵而驕,再敢放肆,小心朕將你打掖庭宮。”

掖庭宮是唐代的冷宮,乃是專門懲罰犯錯妃子之地,李世民連這等話都說了出來,可見心中何等氣怒。

“胡鬧,胡鬧,真是胡鬧……”李世民大聲咆哮,周圍之人都打了個哆嗦。

楊妃嚇得花容失,皓齒,妙目淚點點。

但是,滿臉堅韌之

一邊是皇帝的雷霆暴怒,一邊是兒子的未來前程,猛然一咬牙,大聲道:“陛下,臣妾怎麼是胡鬧?恪兒為什麼不能拜涇侯為師?歷朝歷代哪一個皇子沒有師父,所拜之師哪一個不是臣子?”

母狼為保子可以和雄獅搏斗,楊妃一輩子都不曾忤逆李世民,然而今日豁出去了。

Advertisement

人就是如此,一旦為母親,孩子便是生命中的唯一。

至于自己過得好不好,會不會被皇帝打冷宮,楊妃完全不在乎。

隋朝皇族,雖然溫婉,見識卻十分不凡,鼓起勇氣繼續又道:“陛下,承乾太子可以拜師,魏王李泰可以拜師,他們的師長都是朝中之臣,我兒李恪封為蜀王,他為何就不能拜臣子為師?”

這話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擊,李世民然作,厲喝道:“蜀王又如何?若你還敢堅持,朕便削了李恪的王爵,再將你打冷宮。”

楊妃慘然一笑,倔強道:“只要恪兒能拜涇侯為師,將來自然會有一番就,削他王爵也值得。”幽怨的看了一眼李世民,凄涼道:“至于臣妾之,陛下愿意打冷宮便打,臣妾無怨無悔。”

這是頂上了。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正妃,雖然世間沒有不吵架的夫妻,但是如此高規格的可不多見。房夫人角張開又合,幾次想要勸架,最后皆都放棄。

知道自己不夠資格。

放眼天下,能夠勸李世民和楊妃吵架者,似乎只有二人。

一個是唐高祖李淵。

一個是皇后長孫氏。

除此二人之外,任何人勸架都要挨刀。

“陛下,您消消氣!”長孫終于開口了,手輕輕一拉李世民,聲道:“為君圣者,當止怒。”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哼了一聲,甩手將長孫推開,鐵青著臉道:“朕之氣,無法消。”

長孫無奈一笑,轉過又去拉著楊妃,低聲道:“妹子,今日是你的不對,趕跟陛下致歉。”

楊妃滿臉淚痕,凄涼悲切道:“姐姐,妹子是前朝亡國之,整日在深宮擔驚怕。所有皇子都有母族照看,唯獨我和恪兒單力簿。若是不能給他找一個堅強的后盾,他如何能躲過暗中刺來的刀槍。姐姐您行行好,幫我求求陛下,妹子給您跪下了。”

當朝正妃,噗通跪地,場面令人心酸。

李世民哼了一聲,咬牙將頭扭到別

楊妃跪在地上,抱住長孫雙,繼續苦苦哀求:“姐姐,我自己過得再苦都無礙,但是恪兒不能走我的老路。那種擔驚怕的滋味太難,太難啊……”

長孫長長一嘆,彎腰把楊妃拉了起來。

和楊妃同姐妹,然而這一次卻幫不上

怎能讓李恪拜韓躍為師。

李世民和韓躍的輩分該怎麼算?

父子之間稱兄道弟嗎?

“妹子,讓你一人凄苦,總好過讓大家都難堪……”長孫心中很是悲傷,眼角有淚閃爍。

心地善良,然而這一次,不得不狠心。

便在這時,房夫人忽然一聲輕呼,語氣帶著歡喜道:“陛下,娘娘,妾忽然想到一個辦法,既能讓蜀王順利拜師,又可解決輩分糾葛。”

Advertisement

“唔?房夫人有何良策?”李世民眼睛一亮,揮手道:“速速說來,朕等著聽。”

房夫人先是左右看了一眼,發現四周沒有閑雜之人,這才笑道:“陛下,紫真人乃是世外神仙,他老人家先收西府趙王為徒,再收涇侯韓躍為徒,趙王和涇侯輩分差了一代,卻都能拜在紫真人座下。此事既有先例,何不讓涇侯代師收徒,與蜀王殿下師兄弟相稱。”

李世民目閃爍,下意識捻須沉

西府趙王不是別人,正是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也是他李世民的四弟。

房夫人這個提議用得巧妙。

按照世間的輩分來算,李元霸比韓躍高了一輩。

按照師門的輩分來算,李元霸和韓躍又是同門師兄。

“陛下!”楊妃可憐兮兮的著李世民,一雙妙目淚閃閃,滿眼都是期待之

李世民仰天一聲長嘆!

“也罷!”他輕輕揮了揮手,低聲道:“自古夫妻同舟渡,百年風雨共傾心。朕今日便憐惜楊妃一場,讓李恪和涇侯兄弟相稱吧!”

楊妃喜出外,連謝恩都來不及說,先將李恪一把拉到邊,猛然按倒在韓躍前,叱喝道:“恪兒,還不趕行禮,拜見你的師兄。”

李恪今年才十歲,雖然格有些調皮混賬,骨子里卻最聽楊妃的話,他乖乖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給韓躍磕了三個響頭。

由于是代師收徒,這磕頭不算有違禮法,李世民輕輕哼了一聲,仰頭裝作沒看見。

韓躍一手抱著小兕子,一手將李恪緩緩拉了起來。他心中有些慨,著李恪頭頂道:“今日我代師收徒,有幾句話告誡于你。李恪你要謹記,雖世外仙門,需存濟世之心,哪怕你將來擁有滔天權勢,也不要忘了你母親跪倒塵埃。若沒有今日一跪,你始終只是個苦命的皇子……”

這話說得夠裝,李世民微微點頭,長孫不斷贊許,楊妃手捂小,淚水縱橫而流。

場面溫馨而又人,著一祥和氣味。李世民臉上怒氣漸漸消失,正準備訓誡幾句,忽聽有人匆匆跑來,大道:“陛下不好,外面打起來了,幾千上萬人混戰,殺得河啊!”

眾人都是一驚。

皇帝在互市,究竟是什麼人這麼大膽,竟敢挑幾千上萬人的混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