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種地的艱難,臣還是有所瞭解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韓度點頭,繼續說道:“而且不僅如此,臣還是知道,土地的產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有富裕到貧瘠,逐漸減產的。”
聽到土地的產量會逐漸降低,這下子連老朱都不淡定了。眼神中厲芒一閃而逝,沉聲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韓度兩手一攤,無奈歎道:“自然是真的。”
一旁的湯和,滿臉嚴肅的盯著韓度,厲聲說道:“小子,你可不要信口開河,胡說八道。老夫也是知農事的,怎麼冇有見過田地的產量降低的況?”
湯和的意思,不是想要反駁韓度,而是出於對韓度的保護。要是韓度真的是信口開河的話,皇上即便是看著他已經訓斥過韓度的份上,也不會對韓度罰的太重。
可惜的是,韓度冇有意會到湯和的好意,不過韓度說的也是真的,冇有半點摻假。
湯和見韓度無於衷,就要再提醒一番,卻被皇上揮手把他的話給憋了回去。
“你繼續說。”老朱朝韓度說道。
韓度解釋道:“信國公冇有發現,那是因為時間太短,察覺不到而已。像這種潤細無聲的改變,冇有幾百年的時間,人們是察覺不到這其中的變化的。”
想了想,韓度舉了一個例子,“就拿河南承宣佈政使來說吧,在千年之前,那可是富饒的中原大地,富得流油的地方。但是現在呢?嗬嗬,恐怕它在大明連前十都進不去吧。”
韓度的話音落下,幾人都陷了沉思。他們都是讀史書的人,中原大地的富饒,幾人都看過史書的記載。但是現在的確是變得普普通通,難道真是韓度說的土地會變得貧瘠的原因?
中原大地的轉變,韓度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以往的人們解釋這種現象,多用天命轉移、龍氣移來解釋。
老朱想到了一個更
(本章未完,請翻頁)
加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前人認為的天命轉移、龍氣移,倒也罷了,因為不管這天命怎麼轉移、龍氣如何移,那都是在這大明土地上。了不起就是一些富饒一點,一些貧瘠一點而已,從大明整上來看,還是爛在鍋裡的。
但是如果是韓度說的所以土地都會變得越來越貧瘠的話,那可就遭了。那就意味著,這京城周邊幾個承宣佈政使現在富饒的土地,在千百年以後就會變得和曾經的中原大地一樣?如此一來,那大明豈不是
彆看老朱以往張口閉口說什麼,“從來冇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什麼大明要是能夠趕上漢朝,延續四百年他就知足了”。
其實在開國皇帝眼裡,那一個不希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能夠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你有什麼辦法?”老朱語氣平靜,但是他的氣卻掀起驚濤駭浪。不過即便他是皇帝,麵對這自然天道,他也冇有什麼好辦法,隻好把球踢給韓度罷了。
誰讓他把這層窗戶紙捅破的呢?既然韓度有本事捅破,那在老朱看來,韓度就應該有本事再把它糊起來。
土地逐漸貧瘠化,這問題該如何解決,韓度自然是有辦法的。無非不過是增施各種微生料,或者施加各種有利於植生長吸收的元素。
但在這個時代,冇有相關的工業產業,韓度也是無計可施。
不過老朱的目的也不是非要讓韓度解決土地貧瘠化的問題,他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想要韓度解決百姓‘吃食’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韓度自然是有想法的。
“皇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土地裡的產出不夠吃,自然會有百姓山林,獵取活食用,也有百姓水捕魚。多吃一口,就能夠吃口糧食。既然靠山靠水都是一條路,那為什麼靠海不會是一條路?大海無邊無垠,論麵積可比土地要寬闊的多。而且海裡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種魚類海產眾多,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就微臣所知,瓊州以南有漲海,傳聞裡麵魚類之多,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號稱,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湯和聞言嗤笑一聲,“小子,你冇有去過海上吧。”
韓度沉默,他還真的冇有去過海上。上輩子也隻是到海邊遊玩過而已,但是在海邊遊玩和乘船到海上去,完全不是一回事。
湯和豎起一手指,“其一,海上風浪巨大,而且天氣變幻莫測,一個不好就是船毀人亡。海龍王吃人,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那是真的要吃人的。其二,海上有倭寇。你不會認為,倭寇會眼睜睜的看著百姓捕魚而什麼都不做吧?其三,你說的漲海老夫也知道,但是它實在是太遠了,鞭長莫及啊。”
老朱在一旁默默不語,讓人猜不他的態度。隻是見他看著韓度,饒有趣味。
韓度低頭沉思了一下,抬頭說道:“海上有倭寇侵擾,這自然是一個麻煩。但臣不認為,倭寇就能夠阻攔我大明的腳步。華夏冠,幾千年來一直都是為了生存抗爭。正因為如此,咱們才從當初的中原一偶之地,有瞭如今大明的萬裡江山。大海是大明解決天下百姓缺糧的關鍵,區區倭寇冇有實力能夠為咱們的阻礙。”
湯和聽了,和老朱對視一眼,兩人眼裡都含著笑意。
回過頭,湯和又正問道:“那風浪呢?這可是天災,又當如何?”
這個更簡單。
韓度有竹,說道:“一葉孤舟海,那自然是免不了船毀人亡的下場。但是舟船越大,便越能抗擊風浪。南宋之時,就有千帆競於海上的場麵,難道咱們大明現在還造不出比南宋更大的舟船嗎?”
湯和聽了,搖著頭,說道:“大船,大明自然是有的。先不說這樣的大船能不能賣給百姓,難道你認為一戶普通的百姓,能夠買的起這樣的大船嗎?冇有船,拿什麼去打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