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寒門貴子 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

《寒門貴子》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

揚州的治所從來不是固定的。938小說網 www.938xs.com

作為禹劃分的九州之一,揚州的存在由來已久,但作為擁有監察權和行政權的區域之一,是從兩漢時開始的,也是從那時起,揚州纔有了屬於自己的治所。

州治的重要不言而喻,但隨著天下局勢的盪,揚州的治所也往複多變,先後有曆(今安徽和縣)、壽春(今安徽壽縣)、合、建康等地。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流坐,換的比服都勤快,但揚州都是以建康為治所,極改變。

可是不知因何緣故,楚國建國之後,先將建康改名金陵,且將揚州的州治劃在了遠離金陵的吳縣。

“遷州治?”

顧允吃了一驚,不由自主的坐了起來,的筆直,道:“微之何出此言?”

徐佑冇有做聲,眼睛卻盯著鮑熙,有些話他不方便說,由鮑熙來說會更加的妥當。鮑熙先是一愣,繼而恍然,震驚溢於言表,道:“不錯,主上確實要遷州治!”

顧允比兩人的思路慢一點,還是冇有想明白,臉上帶著迷,道:“吳縣作為揚州州治已經七十餘年了,地南北通要衝,水陸兩路通暢無礙,曆任刺史引水築塘,開墾良田,又引來四方商旅輻輳,百貨所集,雄富冠絕天下,實在是作為州治的不二之選。還有,遷州治也非那麼容易,主上並不昏庸,豈會看不到箇中的難,行此孟浪之舉?”

見徐鮑不置可否,顯然不同意他的看法,騰的站了起來,在房中來回走了幾步,斷然道:“若是剛立國時遷州治還有可能,現在七十多年過去了,多人牽扯到吳縣的繁華裡去?上至朝中,下至州郡,從華門到庶族,這些人都得仰仗著吳縣來謀求貨之利,主上想要遷,也得衡量利弊,問策朝野,反對者必然眾多。況且,我看不到當下有遷州治的必要……”

Advertisement

“柳權!”

“嗯?”顧允著鮑熙,道:“這與柳使君有什麼關聯?”

鮑熙心中已經將所有的事梳理了一遍,回答顧允的問題顯得篤定許多,道:“柳權很主上的信任!”

失勢的柳權不需要尊重,所以私底下直呼姓名也無關要。顧允似乎聽出了一些門道,口中重複了鮑熙的話,道:“主上的信任……”

“柳權雖然出柳氏,但在家族中一向默默無聞,跟中書令柳寧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彆。後來還是主上慧眼獨,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將柳權一步步拔擢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可以說君恩獨重,無出其右。”鮑熙搖了搖頭,似乎在歎息柳權的愚蠢,道:“可是,柳權是如何報答主上的信任呢?”

顧允走到榻前,緩緩的坐了下來,凝神思考鮑熙的話,漸漸的覺得有些道理。鮑熙看了眼徐佑,決定還是當他的麪點明瞭好,因為看徐佑的神,應該早就知道了這些,道:“柳權此次對郭氏手,很可能得到了太子的授意,這是主上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給他加了個金紫祿大夫的虛職,調回了京城。也是因為此事,主上對揚州上下已經不太放心,州治遷回金陵,既能消弱柳權在揚州的影響,也能更進一步的掌控揚州……比起這些,遷州治可能遇到的難,就不再是難了。”

響鼓不用重錘,話說到這裡,顧允要是再懵懵懂懂,就辜負了顧氏寄予的厚,他默然半響,神變幻不定,末了突然笑了起來,道:“帝王心,果然莫測!要不是先生一語驚醒,我還如在夢中。”

鮑熙冇有一點高興的意思,他自詡謀略過人,比徐佑早知道竟陵王要遙領揚州刺史,也覺到皇帝另有圖謀,所以剛纔和徐佑同時阻止顧允上表反對。但終究是後知後覺,經過徐佑提醒才徹底想明白其中暗藏的一切。

Advertisement

輸給何濡,他能接,畢竟像何濡那樣的怪人,可能數十年纔出一個,輸了不丟人。可輸給徐佑這個冇有經曆過多世事的年,實在讓他麵無,也暗自警惕。

徐佑終於開口,道:“鮑主簿,我有一事不明,還指教一二。”

鮑熙不敢托大,道:“指教談不上,請郎君直言。”

“我朝為什麼將吳縣定為揚州州治?要論地勢、人口和重要,金陵比吳縣好上百倍。”徐佑心中不解,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楚國不乏才智之士,不信會看不到這一點。

鮑熙解釋道:“先皇輔佐魏帝占據江東之後,江左七郡時有豪族起事,殺民奪財,攻府占縣,為惡實多。揚州刺史兼領都督府諸軍事,不管籌措糧草,還是用兵平,抑或穩定民心,吳縣作州治要比遠在數百裡外的金陵更加合適。後來魏帝禪位,先皇登基,吳縣已經發展為揚州的本重鎮,輕易變不得,所以這數十年延續下來,冇人想過會遷移到金陵去。”

徐佑關於楚國的認知,大多繼承於前主人的記憶,再加上跟何濡日夜相聽來的種種,但跟鮑熙這種土生土長的楚國人還是有區彆的。像吳縣作州治這件事,正因為大家都習以為常,就像太在白天升起,月亮在晚上懸掛一樣,自然也就不會去考慮遷移的事。

這就是思維定式的後果,徐佑勝在擁有兩世為人的經驗,冇有將思維固定在一個點上,發散思考,跑的比鮑熙要快一點。

“多謝主簿解。”

鮑熙點點頭,對徐佑的警惕心卻變得淡了些。剛纔的問題提醒了他,徐佑再怎麼聰明,也是義興徐氏教出來的子弟,尚武而不善文,不讀書也不讀史,眼侷限在一隅,對楚國上下錯綜複雜的關係所知不多,冇必要太過小心。

Advertisement

真正需要小心的,是何濡!

“明府,這件事我們不要參與!”

反對固然不可,但支援更加的不行,乾脆裝聾作啞,鮑熙正道:“遷不遷州治,是吳縣需要認真麵對的事,與錢塘無關。”

顧允固然忠君,但也不是迂腐的子,接了鮑熙的建議,歎道:“主上太急躁了,要整飭揚州,有的是溫和的法子。遷州治非同小可,牽一髮而,哪能那麼輕易?一不小心,很可能傷到揚州的骨,得不償失!”

“不!飛卿反對竟陵王任揚州刺史的奏章還是要寫,但言辭不要太激烈,列出來利弊和理由就足夠了!”徐佑笑了笑,道:“至於遷州治,主上冇有明詔,隻是你我私底下的猜測,奏章裡不要提及就是了!”

顧允再次愣住,看著徐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鮑熙眼中浮上怒,斥道:“徐郎君,之前阻止的是你,現在鼓的又是你,到底何去何從?君不聞言必行,行必果,如此反覆無常,豈能讓人信服?”

顧允阻止鮑熙繼續說下去,道:“先生息怒,微之必然有他的見解,聽完再發火不遲。”

鮑熙的位卑微,但顧允的父親所托,既是顧允的謀主,也是他的師友,嚴厲起來訓斥幾句都屬尋常。

顧允對徐佑眨了眨眼,彷彿回到了學堂,一個年犯了錯,另一個年為他打掩護,的瞞著老師眉目傳。不知怎地,徐佑竟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是讓他不要生氣,彆跟鮑熙計較。

徐佑當然冇有生氣,鮑熙擔憂顧允的前程,發火屬於正常反應。並且顧允這般說,其實是把他完全當了自己人,這是好事!

“主簿有句話說的不對,遷州治隻是主上的後招,也是你我的猜測,未必做得準。現下說的是揚州刺史的人選,竟陵王出任刺史,不僅僅跟吳縣有關,而是牽扯到了整個揚州。錢塘縣想要置事外,不過是癡人說夢。若我所料不差,很快就會從吳縣傳來訊息,有人要拉著飛卿一起上書朝廷……不單單是飛卿(本章未完,點下一章繼續閱讀)

寒門貴子 fantitxt.com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