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的嘆息聲傳來,彷彿來自遠古洪荒。
伴隨著這個聲音,沛莫能的力量洶涌而來,天地共同發力,要絞殺魏淵。
擺在魏淵面前的是兩條路,第一條路是使用儒聖的力量登頂,至於登頂之後,這道來之不易的英魂,還有沒有餘力封印巫神,只有天知道。
第二條路是轉離開,帶著大奉軍隊撤退。
............
“神靈,好威風啊.........”
魏淵喃喃道,一段塵封的往事突破了記憶的封鎖。
四十年前,貞德帝還在位的時候,東北三州發生過一場慘烈戰事。
巫神降下神諭,滅大奉,奪氣運,當時東北三國調集二十萬兵力,攻陷襄荊豫三州,三日一屠,老弱婦孺一個不留,一個個大奉百姓像低賤的草芥被屠戮。
百里無人煙,枯骨埋山野。
比妖蠻更兇殘更暴戾。
時至今日,那場戰役依舊是當年經歷過兵的老人心中的影。
也是那一役,此後十年裡,朝廷在三州陳兵十萬,百姓寧可做流民也不敢回故土,是真的被巫神教打怕了。
事後朝廷再造黃冊,發現襄州、荊州、豫州萬里河山,十室九空,死於那場戰的百姓,百萬計。
魏淵,祖籍豫州。
魏家,只活下來一個年。
前塵往事浮上心頭,而今他已不再是當年的青衫年,魏淵狂笑道:
“四十年回首,國恨家仇至今朝。現在,我想知道,神,能不能困我這個螻蟻。”
一襲青拾階而上,天地牢籠形同擺設。
九十九級,一氣登頂。
站在巫神鵰塑前的,已是一個殘破的人形。
魏淵不屑的嗤笑道:“看來,神也不過如此。”
邇來四千八百歲,中原人族只有兩個人登上過巫神教總壇。
一千兩百年前的儒聖。
一千兩百年後的魏淵。
僅此二人。
............
大巫師薩倫阿古嘆了口氣,“魏淵,巫神復甦,大勢所趨。中原如今人才凋敝,儒家衰弱,難氣候。氣運流失,監正不復巔峰。你又何必螳臂當車?”
說完,他指尖輕輕過手腕,任由鮮流淌,手法印,聲如洪鐘,傳遍天地:“爲巫神獻上祭禮。”
側,伊爾布和烏達寶塔臉嚴肅,各自割破手腕,起同樣的手訣。
三位高品巫師手腕鮮流淌,鮮如線,但沒有滴落,而是化作緋的輝,縷縷的飄向遙遠的祭臺,飄向巫神的雕塑。
祭大法!
巫神教的祭大法。
聽到大巫師的聲音,看到這一幕的巫師們,明白了巫神教已經在堪稱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數百名巫師紛紛離戰場,沒有毫猶豫的割破自己的手腕,手法訣,像巫神獻祭自己。
納蘭衍只覺得溫漸漸冰涼,生機伴隨著鮮一起流逝,化作緋紅輝,飄向山谷,匯那尊被巫師們頂禮拜千年的雕塑。
你中原大奉將士能悍不畏死,難道我巫神教就貪生怕死?
巫神教統治東北四千多年,何曾被人打的如此狼狽。
今日即使死道消,也要讓你魏淵,讓大奉功敗垂。
彌留之際,納蘭衍霍然轉頭,看向那襲青,想起了山海關戰役中殞落的父親。
想不到父子二人,竟死於同一人之手。
納蘭衍緩緩閉上眼睛,悄然而逝。
一位位巫師倒下,變枯槁的乾,他們死的無聲無息,卻沒有怨言,沒有憾。
他們的意志融了巫神鵰塑,這是巫神教最後的抵抗,這是巫師們,向魏淵,向儒聖,發出的詛咒。
...........
咔........
祭臺上,巫神鵰塑出現皸裂,迸出細碎的石屑。
一黑煙出雕塑眉心,遮天蔽日,擋住烈,擋住藍天,把白晝化作黑夜。
俄頃,這道黑霧籠罩靖山城方圓百里,翻滾不息,宛如暴風雨下狂濤。
匹夫一怒濺三尺,天子一怒伏百萬.
神靈一怒又當如何?
士卒們的拼殺再次了下來,靖山城周遭,爲數不多的存活著擡起頭,面驚恐的看著頭頂的黑霧。
黑霧驟然坍塌下來,勢如天傾,與祭壇上空凝聚一道高大百丈的黑影,面目模糊。
敢於直視黑影的人,當場暴斃。
百丈黑影,與百丈虛影對峙,宛如兩尊開天闢地的巨人。
“儒聖!”
黑影中,傳來縹緲宏大的聲音,似憤怒,似仇恨,似嘆息。
伴隨著這個聲音,天空一聲焦雷,風雲變。可怕的暴風雨降臨了。
“你會後悔的。”
縹緲宏大的聲音再次傳來。
魏淵知道,這句話是對他說的。
他沉默不語,轉頭,看了一眼遠戰場,拼殺中的大奉士卒。
這些死於巫神教國土的將士,以及那些死於山海關戰役的老卒,他們爲之拋頭顱灑熱的東西,爲之馬革裹的東西,歸結底不過四個字:爲國爲民。
我魏淵帶著他們來送死,爲的,不也是這四個字?
黑影居高臨下,冷漠俯瞰,宛如神靈在俯瞰蒼生,俯瞰螻蟻。
黑影擡起手,指頭輕輕按下。
神靈一怒,固然可怕,但凡人又有什麼資格會到神靈的怒火呢,於神靈而言,不過是一指頭就能按死的存在。
與螻蟻有何區別。
骨頭碎裂聲響起,神靈的攻擊還沒到來,威勢已讓魏淵渾骨骼盡碎。
他的脊椎猛的彎了下去,像是肩上扛了一座大山,再難擡起頭了。
此時的魏淵,如同即將分崩離析的瓷,本就遍佈裂紋。
這一幕,與當初佛門斗法時,金法相迫許七安下跪,何其相似。
這一刻,他彷彿聽到了許七安的咆哮,聽見了京城數萬百姓的咆哮。
魏淵眼裡忽然迸出亮,清亮澄澈。
我這一生,不敬神,不禮佛,不信君王,只爲蒼生。
神靈不仁,便是我之仇寇。
魏淵一點點直板,他渾骨骼盡碎,包括脊樑,此時能直腰桿,大概是有什麼信念在支撐著他吧。
如今的九州,很有人知道儒聖爲何封印巫神。
很有人知道高祖皇帝當年爲何出爾反爾。
很有人知道,巫神上古時期,曾經侵蝕中原,斷人族氣運。
他魏淵,不想文明的脊樑坍塌,不想中原人族世世代代低頭爲奴。
凝聚了神靈一怒的指頭,從天而降。
他巍巍的擡起手,手掌握著刻刀,殷紅的鮮如水般流淌。
一隻手從背後了過來,與他一起握住刻刀。
不知何時,百丈高的巨大虛影已經消失,它出現在了魏淵後,彷彿是這位千年後人傑最堅實的靠山。
魏淵的手不再抖。
千年之前有儒聖,千年之後有魏淵!
這位讀書人意氣風發,衝冠一怒,朝著巫神厲聲咆哮:
“你巫神要侵蝕我大奉氣運,要斷我中原人族氣數,問過我魏淵了嗎!”
魏淵握住儒聖刻刀,輕輕往前遞出。
刻刀綻放出刺目的華。
距離儒聖最後一次出刀,已經過去一千兩百多年。
這一刀,橫千年時。
世上再無如此驚豔的刀,也再無如此張揚的意氣。
超越品級的力量在祭壇上空炸開。
天塌了。
巫神凝聚出的黑影一寸寸崩潰,潰散席捲天地的可怕波。
這力量捲過山丘,平山丘;掠過汪洋,掀起海嘯;捲過城池,城池化作廢墟。
南宮倩一騎當先,率領重騎兵撤退,雙目通紅,面目扭曲。
義父,你一定活下來。
張開泰等金鑼、高品武夫也在逃,在與死亡競賽。
所有人都在逃,慌不擇路的逃。
很久很久以後,這餘波才散去,所過之,夷爲平地。
巫神教總壇,靖山城,從此爲歷史。
只有被儒聖封印和巫神力量保護的祭臺,在這場毀天滅地的波中保存了下來。
魏淵傲立祭臺,穿著襤褸的青。
“爲什麼.........”
虛空中,傳來縹緲的聲音,但已不再宏大。
後的儒聖虛影一步進巫神鵰塑,皸裂的隙自行修復。
巫神,再次被封印。
爲什麼?
魏淵疲憊的轉,向中原,他發跡於元景6年,擊退蠻族騎兵,一躍爲大奉新貴。而後在山海關戰役中運籌帷幄,打贏這場改變九州格局的浩大戰役。
隨後自廢修爲,廟堂,與朝堂多黨抗衡,以宦之服諸公。榮耀、功績、權力,握於手中,輝煌無比。
縱觀他的一生,有很多讓政敵研究了半輩子,依舊無法理解的地方。
無子嗣,無家人,孑然一。
宦們視爲神支柱的金銀財帛,他也視如糞土。
宦海沉浮數十年,真就無慾無求?
魏淵的目彷彿穿了千山萬水,看見了清雲山頂那座亞聖殿,看見了立在殿中得石碑,看見了那歪歪扭扭的四句話。
爲什麼?
魏淵輕聲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他閉上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
元景37年秋,魏淵率十萬大軍攻陷巫神教總壇,封印巫神。
靖山城化爲廢墟,數十萬生靈灰飛煙滅。
這是歷史上,中原人族的鐵騎,首次踏破巫神教總壇。
青史留名。
徐通穿越洪荒世界,成為未來的圣人通天。想到未來自己的悲慘命運,熟知洪荒劇情的徐通決定茍起來再說!紫霄宮聽道?不去!創立截教?休想!任他洪水滔天,我自穩健修行!待我出關之時,一切腥風血雨量劫落幕。至此,塵歸塵土歸土,天上飛天,地下入地,西方的和尚上西天!
從笑傲江湖世界開始,成為華山派少掌門。 本想茍著發育不問世事的岳陽,在被迫踏入江湖中后才發現, 原來這世間沒有什麼事,是一劍不能解決的。 打破天地桎梏,一路飛升而上,低武,中武,高武,仙俠,西游,洪荒…… 一劍在手,漫游諸天。 諸天萬界,唯吾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