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龍騎戰機 第217節 - 機動雜貨鋪子開張大吉

《龍騎戰機》第217節 - 機動雜貨鋪子開張大吉

所有人的目不約而同移向了那架特殊的黑前掠翼機型。

“哈哈哈哈!”

立刻發出一片笑聲。

“我說,老嚴,你也太開玩笑了!”

“就是就是,就算替你徒弟解圍,也別拿這個當藉口啊,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快笑死我了,要是真是你徒弟設計的,也差不多可以出師了,老嚴,你沒發燒,我說各位,是不哎,哎,你們這什麼表啊,難道不好笑嗎?”

跟著笑出聲的卻沒幾個,過大半的人卻是一臉的古怪。

“你們,你們怎麼了?!”

發出笑聲的人發覺有幾分不對勁,不專家好像並不覺得老嚴說的話好笑,反而若有所思的模樣。

“老嚴說的是真的。”

終於有一個人吭聲了。

“什麼?!”

“怎麼可能?你也傻了嗎?”

“這小夥子可是正牌的飛行員,不是研究所的專業設計師。”

發笑的人卻是瞪大了眼睛,一臉的不相信。

“是真的!我做證,你們幾個在的單位不涉及飛機設計相關的專業,當然不知道這事兒在301所、601所、60所和所等跟飛機設計、雷達研究和電傳控制系統等研究所都知道,而且很多單位都有這個圖紙呢,設計者就是嚴教授的徒弟,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全中國也就這獨一號。”

“我也作證,這‘妖孽’的設計者就是林尉,呵呵,大家不僅都知道,而且還戲稱這架飛機的圖紙爲開源設計圖呢,【閃神屠版組】當初我也參與了,原來以爲是練手之作,後來發現,好多研究所和專家都參與進來了,我也沒藏私,大夥兒最終把這圖紙給完了,堪稱一次國合作的盛會,只要有足夠的設備和相關技,想實現,並不難。”

Advertisement

這個“不難”,卻需要海量的資金和能力合作的技支持,有些甚至是國際都無法實現的太空合金材料,即使是國,恐怕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即使實現了,也找不到合格的飛機員能夠駕馭這樣的超級利

也許這架“妖孽”只是寄託了許多飛機設計專家的夢想,也僅僅是夢想。

畢竟包含了大量創新和技想像的這份圖紙實在是太珍貴了,當然也有人不甘心只是存在於紙面的夢想,有製造其中一部分部件做爲實驗取數據使用,也有爲了技積累,製造簡化版的樣機進行測試。

那些之前帶著質疑的人都已經傻眼了,本以爲是開玩笑,居然還是真的。

這麼多老的和年輕的專家們一致作證,這不可能集作僞證,科不得虛假的東西,

“不跟他們扯了,馬要飛第二架了,小林,你先去!”嚴教授是嚴防死守的替林默擋架,給這些老傢伙們看一眼自己的寶貝徒弟,已經足夠了。

今天這風頭出的,嚴教授覺自己都輕了三斤,走路都飄飄然輕快了不

林默看到負責殲20“威龍”小組的機械師正一路小跑過來,朝著他招招手,“還有十分鐘,先準備一下。”

“好的。”林默點點頭,對那些國飛行設計界的老前輩們敬了個軍禮道:“過會兒就要開始了,我先去了!”

“注意安全!”

“看你的了,小夥子。”

那些專家們也不再纏著林默,而是收起玩笑,開始等著下一場好戲演。

空重17噸的殲20“威龍”甚至還比殲14“鷹隼”還輕一些,從外觀看,兩款飛去比較相似,【閃神屠版組】都是採用鴨翼、單座、雙引擎、全雙垂尾。

Advertisement

不過最大的外觀區別是進氣道,殲14採用機腹下的菱形進氣道設計,而殲20和國第五代戰鬥機F35一樣採用DI進氣道,不過區別是殲20採用的是可調DI進氣道,在進氣道側面安裝可調檔板,自據速度改變進氣量。

而本次試驗的機型,幾乎都清一使用了專門適用於雙髮式戰鬥機的5X矢量推進引擎。

此外殲20幾乎全佈滿相控陣天線主翼、尾翼、機頭及機多側,備全息知能力,擁有出的自主格鬥能力。

從細節反應出殲20對氣力佈局的設計達到了極致,是一款偏向於氣力優勢的空優重機型。

可以說從殲10開始,中國就已經追趕了國和俄羅斯的戰鬥機水平,而殲14和殲20基本與俄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機保持能一致,甚至還佔有局部優勢。

唯一的缺陷可能在於發機,這是歷來的短板,良品率很低,一直困擾著國的航空工業生產廠家,這一點連林默都深有會,往往訂製一個品,會報廢數十個工件,直接導致本高得嚇人。

殲20的駕駛艙作控制更加簡,兩塊拼接的主屏幕實現按鍵,並採用作系統,以纖代替電線線路,不僅強度更牢,不易干擾,而且小巧節省空間和重量。

林默的正版“妖孽”圖紙正是採用了作系統,可以承載更大量的數據。

而且未來的可擴充能可以得到極大提升,這也是林默對現有技無法一次圖紙的妥協方式,畢竟這只是一個夢想機型。

過黃金鍍座艙蓋,林默看到地面的一切迅速小,因爲採用一樣的發機,升空能力殲20和殲14,基本區別不大,但主翼面積還要大76平方米,在巡航音速和最大音速都相對提升9%13%。

Advertisement

力佈局影響對於機能的巨大,這也是林默拜在所原設計專家嚴國強教授門下,努力學習氣力設計的理由所在。

國F22及F35戰鬥機則是側重於發力,以強勁的力彌補氣力設計不足的缺陷,相比起氣力佈局研究,中國在此方面更勝一籌,通過氣力設計來彌補發機的短板。

兩國就像是華山劍派,氣宗的發機爲主,劍宗的氣力爲主,想要外兼修,還得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殲20的作和殲10已經是完全兩樣,了兩代的巨大差異,讓林默覺到,這是一款速度機型,而且對武的依賴更大。

殲20將採用閃電D10D主被雙模式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和型霹靂10近距空空格鬥導彈等武,航炮方面只有兩門30毫米置式航炮。

從氣力佈局基本可以看出,擅長於超視距遠程導彈攻擊,一擊必殺,一沾即走。

也同樣繼承了殲10的高速瞬轉角速度,放寬了靜穩定度,同時林默在做了幾個經典機後,發覺殲20的舒適度更加優於殲14,採用的駕駛艙抗負荷能力設計也更一個層次。

科技進步,哪怕是每一釐,每一分都意味著一次,第五代機對第四代機的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我們開始做超機,先挨個測試各種作。”【閃神屠版組】林默與地面不斷通話,開始嘗試飛出各種姿態。

眼鏡蛇機!

赫布斯特登壁機!

貓鼬機!

胡佛搖擺!

最初的幾個基本作讓林默迅速確認了機能,依靠模擬的經驗,毫無阻礙的與殲20完了最初的磨合,極爲順暢地飛出幾個大角度離的機

“做的很好!漂亮!加油!繼續!”地面工作人員發來鼓勵的聲音。

殲20在天空中針對假想敵做出一連串連續攻擊技,迎得了地面一片鼓掌聲。

在天空中,林默簡直了機雜貨鋪子,各種爛的機鬥展示出來,看得地面人員兩眼直髮,如同看到一個絕世一般,雙手的高倍雙筒遠鏡快把自己頂熊貓眼。

實驗機試飛快了一次飛行表演賽,專家們圍攏在一起,評頭論足著分析殲20的表演,當然,飛行員更是讓他們滿意極了,甚至無需多待,就能自發做出更能考驗機能和設計的機作。

簡直是完合作,順暢無比。

專家都開始琢磨著,回頭是不是跟嚴教授一樣,找個優秀的飛行員徒弟。

甚至陳海青也沾了林默的,被幾個專家盯,是否願意跟著他們接知識傳承,以後做個優秀的飛機開發者。

“我覺得這架飛機更適合做導彈格鬥!”地面通信喇叭裡傳出林默的聲音,對於更擅長於用航炮解決戰鬥的他來說,殲20的積似乎太大了一些,如果近距離航炮格鬥,會更容易中彈,畢竟翼面積是擺在那裡的。

“再來幾個機!”

“猛一點的,讓我們看看殲20的極限在哪裡!”

幾個專家開始起鬨,竄圌著林默多做幾個極限機,想要得到殲20的實際極限數據,有好幾次,林默的作都突破了原有的理論閥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