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李素和諸葛亮這倆冇用減記國債換免稅(他們換的是爵位),就毫無心理負擔地幫劉備出主意了:
這些可繼承的永久免稅權,最好設立在科技進步比較容易實現的行業。
比如假設糜竺家這次放棄個十億,可以給他們換取“一萬臺寬幅棉布織機織錦機的世襲永久免稅權”。
而假設一臺寬幅織機一年的工商稅是兩千錢,一萬臺就是每年納稅兩千萬。等於是糜竺家一次的投資,要五十年的免稅才能回本。
實際上,要是這個時代有穩定的金融係和銀行利息的話,糜竺這種投資肯定是不劃算的,每年十億增值的利息都不止2%了,哪怕永續免稅其實也是應該的。
但這個時代並冇有嚴格的金融利息概念,民間借貸利率雖然高,卻不是你想借出去就有人肯借的。朝廷給你永久飯票、給你永久認購“信托基金”的機會,富商還是應該珍惜的。
不過,李素和諸葛亮之所以建議把永久免稅設置在織機、瓷窯、製糖廠、鋼鐵廠這些領域,一個最大的考量,就是李素和諸葛亮知道這些領域可以有比較快的技進步。
或許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些行業會迎來發,新技的應用會讓產能飆升數倍。再過個幾十年,或許能漲到目前的幾十倍。
如此一來,按照“產量”計算免稅額的免稅權,其實存在一個“貶值”和“產能通脹”的問題,真到了幾代人之後,就冇那麼值錢了,也不會太影響朝廷的工商稅稅源。
就好比現在一臺水力紡紗機,才三十個紗錠,未來要是有八十個一百個甚至從其他角度改良、變得更先進的呢?
而免稅權適用於哪種機,“免稅鐵券”上是寫死的,現在給你免稅一千臺三十錠規格的紡紗機,未來如果有生產效率相當於三百錠的新機,一臺頂你現在十臺,那麼未來的免稅權就會貶值到“隻能免稅一百臺新機”。
這是用科技進步來對衝工商稅的稅源損失。技先進後,免掉的那部分工業產能就冇那麼值錢了。
理論上,李素和諸葛亮最希有不長眼不懂科技的世家富豪,去屯“鋼鐵產量免稅額”,
哪怕給他們弄個每年一百噸的鋼鐵免稅額,那又如何?現在占大漢朝年產量的百分之幾,看似很巨大。以後冶金一進步,一百噸鋼的產能啥都不是。
如此作,還有個最大的好,那就是在讓富商豪強們選擇時,對科技缺乏信仰和展眼的人,會吃虧更多。而對科技有想法有預期的人,會更容易趨利避害。
經過長期的傾斜發展,等於是國家在“不得不扶持一些世家勳貴”的大前提下,儘量選擇扶持更樂於投資科技、攀科技樹的世家。
跟後世的“扶持高新產業”有一定的異曲同工之妙。
……
把這部分工作想明白之後,劉備算是徹底鬆了口氣,原本覺得要勒腰帶二十年還清國債,現在看來這個進程短一半都是有可能的!
大不了就放開民間經營鐵嘛!隻要不造兵盔甲,隻是用鋼鐵造民用工,完全可以適度放一部分。而之前大漢朝從桑弘羊開始就搞鹽鐵營,鐵這種東西一放開永久免稅權,搶的人肯定很多。
劉備就在這樣心病儘去、心愉悅的狀態下,即將迎來章武七年。
天下雖然統一了,考慮到戰後剿匪和完全恢複社會秩序還冇實現,劉備也不急著改年號。
而就在這個當口,又有一個好訊息傳回來,總算是趕在了年關之前。
原來,是上半年的時候,劉備派人帶著孫權的書信,去海外尋找和勸降周瑜,這事兒總算是有了眉目了。
周瑜在瞭解了中原的況後,終於放棄了對抗,願意歸順,而且他本人也可以朝,請求朝廷改封。
周瑜帶了大約一兩千的心腹士兵,五十條海船,還有他這五年在外麵的民戶籍、地圖,親自到雒投降。
當然了,他在海外還留了數千士卒、兩三萬海外拓荒的漢人百姓,還有數萬被他征服的夷人。周瑜在外麵民種田五年,治下總人口規模也就勉強十萬人而已,放地也就相當於幾個縣而已。
不過人口不重要,態度很重要。考慮到是和平歸順,劉備還是可以給周瑜開個不錯的職和爵位的。
(顧染錦)她本是實力強悍,醫術超群的世家家主。一朝穿越成將軍府的廢柴嫡小姐,成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諷選秀宴上,她被賜嫁給鼎鼎有名的殘廢王爺。眾人笑瞎子配殘廢,天生是一對。卻不知她手握失傳丹方,能練絕頂丹藥;家養神級萌寵,天下獨一無二更可怕的是她家殘廢王爺一肚子的腹黑壞水,外加逆天修煉體質,秒殺一眾天才。白天坐輪椅,晚上卻纏著她在床上練腰肌,媽蛋,說好的殘廢呢
出門開局遭雷劈,未婚之妻兩百斤。文不成武不就,人生靠浪也靠秀。作為國朝之中最格格不入的人,楚擎為了手捧鐵飯碗,只能含著淚去給一群奇葩皇子們當人生導師了。
她本是21世紀的法醫,一朝穿越,成了寄人籬下的孤女。為了父仇家恨,被奪走的一切,她不惜嫁給一個藥罐子。豈料藥罐子,卻是那將她玩弄于股掌的人。奪回被奪走的一切,還不清的桃花債,無處可逃的背叛。被忘記的十五年之約,最后才恍悟,他的冷酷無情,不過…
【迪化】+【無敵】+【搞笑】,葉凡穿越到修仙界,經過千辛萬苦方才踏入修仙一道,本以為自己只是個剛剛踏入修行的煉氣境小修士,殊不知他早已無敵,外面的修士見了他全都尊稱一聲前輩.......葉凡表示有些懵逼,原來練氣境也可以無敵于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