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當晚見過夏侯惇。
呂布第二天一早才起,衛士就來通稟,說是夏侯惇求見。
和陳宮有過商量,呂布知道他來是做什麼,當即吩咐衛士領他去書房。
夏侯惇來到書房,呂布已經在等著他。
見他進來,呂布起笑臉相迎:“元讓一大早來見我,難不是為了向我報喜?”
夏侯惇被他問的一愣:“溫侯說的是什麼喜事?”
“難道元讓還不知?”呂布假裝詫異的問道。
已經猜到他在說的是什麼,夏侯惇又不好說出陳宮頭天晚上找過他,隻好假裝不解的問了句:“溫侯說的是什麼?我確實毫不知。”
“我還以為元讓知。”呂布麵失:“其實我也是昨晚纔得到訊息,曹公發兵廬江,李曼將軍於義井一戰斬殺廬江猛將李茂,大軍應該已經近合,眼看廬江就要落到曹公手中。”
曹也曾討伐過袁。
袁稱帝以後,分封不員,各地員手下也都豢養了不幕僚、猛將。
劉勛坐鎮廬江,袁以往的幾次戰爭並沒有牽連到他。
夏侯惇也沒聽說過他手下猛將李茂。
並不知道李茂厲害,夏侯惇平靜的回道:“曼能文能武,區區廬江小將,被他斬了也在理之中,我並不覺得怎樣意外。”
“看來元讓還不知道李茂的厲害。”呂布笑著問道:“不知元讓認不認識紀靈將軍?”
“紀靈當年是袁手下第一猛將,據說投效了溫侯,我怎麼可能不認識他?”夏侯惇回道:“隻可惜,我和他並沒有在沙場上廝殺過。”
“論起武藝,李茂輸給紀靈將軍也是有限。”呂布說道:“曼將軍能把他給斬了,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沒想到李茂居然勇武過人,夏侯惇一臉錯愕。
“元讓一大早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呂布岔開了話題。
“我是來辭行的。”夏侯惇回道:“我也知道溫侯不可能讓青州軍去煤礦,隻是想提醒一句,當初肯借青州軍,是我相信溫侯的品行……”
“相信我的品行就對了。”呂布咧一笑:“我借青州軍,其實也是為了曹公辦事。徐州歷經多年戰,人丁、財貨都是寥落的很。曹公一旦有用我的地方,沒了青州軍,我還能指誰?”
說到這裡,呂布嘆了一聲:“不是我不肯把青州軍還給元讓,實在是……”
陳宮已經和他說了利害,夏侯惇心裡再不爽,也隻能暫時放棄帶回青州軍。
“還請溫侯記得你我約定。”夏侯惇說道:“十年之後,我向溫侯討要青州軍!”
“元讓放心,我倆就做個十年之約!”呂布回道:“十年之後我必定把青州軍還給你!”
“我先告辭!”夏侯惇拱手一禮,轉離開。
他離開後不久,陳宮來到:“溫侯,夏侯元讓已經走了?”
“走了。”呂布像是鬆了口氣,他問陳宮:“你昨晚和他說了什麼?”
陳宮把他對夏侯惇說的話復述了一遍。
呂布撇了撇:“看來我和曹之間的一戰必不可免,你說的那些,雖然可以勸退夏侯元讓,卻也會讓曹對我心生忌憚。要不是有河北袁家,他滅了淮南袁家之後,下一步就會兵臨徐州。”
“昨天我倆商量的事有沒有吩咐下去?”呂布隨後問道。
“已經代下去。”陳宮回道:“大錢正在趕製,煤礦那邊也派人過去。”
“征伐天下,無非有人、有錢、有糧食。”呂布說道:“我打算頒佈政令鼓勵農耕,凡是我治下各地,每個村子到收獲季節依照畝產覈算產量。誰家的糧食產的最多,免於繳納賦稅。家中如有荒地,五倍征收稅賦。”
“這個法子倒是可以敦促百姓勤勉躬耕。”陳宮點頭:“隻是溫侯還得想到,世上有勤勉的人,當然也會有懶漢!那些懶漢,總不能讓他們死……”
“懶人不死,誰還養著他們不?”呂布冷然一笑:“凡是懶人,地方府不得給予補助,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做不勞不得食。”
“還有,關於人口。”呂布吩咐:“依照漢律子十五必須出嫁,在我治下各地,提前到十二。每個子生養五個孩子以上,府每年補一人口糧。”
“生養孩子,家中勞力增多,府在補口糧,百姓想必都會用力去生。”陳宮回道:“隻是每個子生養五個孩子……”
“告訴百姓們,要想富得修路,栽樹修路也得有人才行。”呂布說道:“在每一個村口刷上白字,至於容,就這麼寫……”
他想了一下:“百年大計人才為本,繁榮地方興旺人丁。要想富多修路,多生孩子多養豬!”
呂布把生孩子和養豬綁在一起說事,陳宮頓時滿頭黑線:“其他倒是可以,隻是最後一句……”
“我覺得沒什麼病。”呂布說道:“生孩子和養豬其實是一個道理,生養的越多,家中人丁越是興旺。至於養豬,養的越多,能拿出去販賣或者到年底殺了自家吃的也越多,當然是越多越好!”
細細一想,呂布說的倒也在理,陳宮回道:“我這就去辦!”
“等一下!”陳宮告退正打算離開,呂布又住了他。
“溫侯還有吩咐?”陳宮問道。
“我聽說百姓家中有窮困不堪的,忘娶不起婆娘,都是父子兄弟幾人共同娶一個。”呂布問道:“有沒有這種事?”
“有倒是有,隻是不多。”陳宮回道:“戰多年,男丁死的不,娶個婆娘也不像過去花費那麼多。”
“凡是這樣的家庭,隻要人不懶,婆娘府給他們安排。”呂布說道:“幾個男人共用一個人,可別耽誤了我興旺人丁的打算。”
“我明白了!”陳宮應了。
“還有!”呂布又代道:“你們也得多娶妻妾,像你們這樣的人,不多生養孩子幫我,將來我邊哪有足夠的人手可用。”
陳宮一臉尷尬:“我會盡力而為!”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