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女殊色 第九百六十四章 遇刺

《農女殊色》第九百六十四章 遇刺

第九百六十四章遇刺

「臣尊皇上的吩咐,已是挑選了二百個好手,這些人手屆時可以藏於宮中,且宮中還有林軍,皆可由皇上調派,隻要安排得當……得宮來,便是翅難飛……」杜學士細細說著安排。

皇帝聽聞不時的點下頭,顯見對此安排極為滿意。

「你挑選的這些人,可信得過?」皇帝不放心的問了一句,這可是二百人,但凡有一個有二心的,走了訊息,那便是天塌地陷的大事,半點也疏忽不得。

「皇上還請放心,這些人都是臣挑細選出來的,每一個都仔細調查過家背景,絕對出不了差錯,隻是宮中這邊,倒底是人多眼雜,臣擔心……」杜學士略猶豫道。

皇帝卻是大手一揮,道:「宮裡這邊你不必擔心,朕的林軍向來是皇室子弟掌管,旁人輕易手不得,若是連林軍都出了問題,那朕這個皇帝也當真是做不安穩了。」

杜學士一聽這話,卻是不敢接茬,拱手道:「皇上所言極是,是臣太過小心了些。」

「不,小心無大錯,你這樣就很好,畢竟這等大事,不小心也不的。」皇帝心下也裡頗不安穩,畢竟他們要做的事兒,也當真不小,此次要是了,以後……

以後定然是再無束手束腳,他這皇帝也當真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再無人掣肘的。

「此番非是小事,那燕禇在朝中多年,也是基深厚,一個不慎……」皇帝說到此,都不由打了個寒,若是一個不慎,定然是皇朝覆滅,心裡又覺得不安,若當真有此變故,他還能有命在?

Advertisement

「皇上放心,臣等行事極為,絕對走不了風聲,隻要按照咱們的安排,他一宮便再出不去的。」杜學士見皇帝這神,顯見是有退之意,都走到這一步了,他又豈容皇帝退的,與燕禇多年來的不對付,眼看就能將對方打落塵埃,又豈有收手之理。

此事,定然是不死不休,誰讓此人如此招人嫉恨呢,不隻是他想出手對付,皇帝更是恨不得他的筋,剝他的皮,與之相比,他這點恨其實都還不算什麼。

「卿家說得對,這燕禇跋扈得很,連朕都不放在眼中,此番若不出手擒下他,待來日羽翼漸,怕是再無朕的立足之地,這等國之毒瘤,不除不快。」皇帝咬牙說。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忍不發,想他纔是高高在上的天下之主,一國皇帝,卻還得忍讓一個臣子,這口惡氣,他也是憋在心中數十年,如今想出這麼個主意來,又何嘗不是機會,隻要除了燕禇,除掉他……

他都能想象著未來的日子將有多滿,沒了燕禇,就不必每年支出那麼大一筆軍費,他的後宮中也可再進兩位人,獵場也可養幾頭猛虎,他甚至還可以離京巡視四方……

想到這些,他不由滿麵紅,隻要沒了燕禇,他就可以乾這麼多的事,有這麼一個人阻攔著他,也當真是讓他夠了,隻要沒了這個人,他的日子想多暢快,便能有多暢快。

「皇上說得極是,此等小人,上不敬皇上,下不友同僚,見誰不順眼便要教訓一番,還真當這天下是燕家的天下不,也實在是不像話得很。」杜學士順著皇帝的話說道,心下自也是對燕禇諸多的不滿。

Advertisement

「如此此事便這麼定下來,你那些人手,再好生調教一番,務必不能出了差錯。」皇帝心下一定,對拿下燕禇之事,已是勢在必行,再不容猶豫的。

「臣尊旨,隻是臣還請皇上示下,此事……定在何日手?」

「這個嘛!」皇帝不由一陣籌措,要他說自是越快越好的,隻是心裡倒底又覺得有些不安,事到臨頭,不免又猶豫起來,說倒底,他這膽氣仍是不足,既想事,又不敢下手,故爾仍覺得拿不定主意一般。

他這,幾十年來,也多是如此,小事還罷了,大事上從來都是猶豫不決的,杜文仲做了多年的近臣,又豈會看不明白,一見他這神,不由心下微曬,準備再下劑猛葯,絕不容他再退的,不由拱手道:「皇上……」

正待開口,突然聽到殿外一陣糟糟的呼喝聲傳來,不由一陣皺眉,宮中向來是最為講究的地方,怎能無事喧嘩起來?

皇帝自然也聽聞了,因著此事不容讓人知曉,此刻殿隻餘他們君臣兩人在此,皇帝不由朝著殿外喚了一聲:「何事喧嘩?」

不過片刻,殿外便跑進個太監來,瞧著神著略有些慌,進得殿來,撲通一聲便跪了下去:「啟稟皇上,東宮有刺客闖……」

話還沒說完,殿外又急匆匆跑進一個太監來,皇帝睜眼一看,瞧著像是皇後宮中的,不由再次皺眉,還不曾問話,那太監便急切的稟報道:「啟稟皇上,皇娘娘娘遇刺!」

皇帝一聽,再也坐不住了,這纔多大會兒,接二連三的遇刺,先是太子,再是皇後,下一個是不是就到他這個皇帝了,頓時暴跳如雷:「真膽大包天,是哪裡來的蟊賊,竟敢行刺太子,行刺皇後,這還有沒有將朕放在眼裡了!」

Advertisement

杜文仲聽聞,也是一陣錯愕不已,皇宮大向來最是安穩不過,竟是有人敢這般膽大包天,心下不由也是一番思索,皇後與太子已是被足了一段時間,想來守護也是鬆懈,這時候行刺倒是個好時機,但是……

也心下也不由一陣著惱,眼前他這邊就要有大作,這宮之中竟又發生這樣的事,也不知皇上會不會改變了心意,下次再要說起來,便要難上加難了,畢竟皇上這子,可算不得果決。

皇帝猶自發了一陣脾氣,隨即問道:「皇後與太子,可有大礙?」

雖說這母子兩人被足了,他要罰那是怎麼罰都不為過,但旁人卻要來行刺,這就犯了大忌了,尤其是後宮之中,刀兵相向,這是想造反了不

他做皇帝這麼多年,除去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外,也還算是順風順水,遇刺這樣的事,可不常發生。

「太子無礙,皇後娘娘傷了胳膊,五公主領著林軍救駕及時,不然……」

「五公主?」皇帝聽聞,一陣詫異,隨即便也釋然,五公主是皇後親生,知母親有危險,帶人救駕也是應該,甩了甩袖子,抬腳走了兩步,隨即便又收了回來,問道:「那些刺客,可有盡數伏誅?」

太監頓了頓,隨即道:「刺客數十人,除去留下的幾個活口外,其餘人等盡數伏誅。」

皇帝一聽,又是驚了一下,行刺人數竟有數十人之多,這麼多人是怎麼混進宮來的,若這些人都是沖著他來的,他是不是也要像皇後一般負傷了?心裡是既驚且怒。

「留了活口,很好,讓人好好審問一番,看看是誰吃了豹子膽了,敢對皇後與太子下手!」皇帝冷聲喝道。

在一旁沒作聲的杜文仲,心思電轉,約有些猜測,但沒有真憑實據,有些話也是不能說的,再說了,即便是有真憑實據,這宮中之事,也不是那麼好參和的,他便什麼也不說,隻垂首而立,聽著便是。

後宮之爭,兄弟閱牆,非是他一個外臣能隨便乾預的,沒見朝中那些老狐貍,一個個都是據的葫蘆似的,在這些事上,誰也不曾有過任何言論,這纔是為之道啊,他還得好好學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