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呂布的話,石三簡直懷疑起了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竟然還有這種好事?
只是讓他們幫忙耕種,就每畝地給一擔糧的酬勞。
要知道,就算是他們租種土地,每畝地的結余也沒有這麼多。
至于雇工的酬勞就更了。
這位新老爺的為人真是沒的說,對他們更是天高地厚啊!
石三等人不由恩戴德地對呂布說道:“老爺慈悲心腸,小的們沒齒難忘。”
呂布擺擺手說道:“以后你們我公子就是了,不要再老爺了。”
石三等人連忙說道:“是,公子。”
暫時呂布也沒想起還有什麼事來,不由隨著這些人到莊子里看了一番。
莊子的占地面積還是不小的,容納個兩三千人都不問題。
不過里面并沒有太多的房屋。
想了想,呂布對石三說道:“老石啊,你們這里可有人會建造房屋?”
石三趕說道:“回公子,俺們之中,大多數都能建造房屋。這些房子,都是俺們自己建造的。”
聽了石三得話,呂布不由點了點頭說道:“對了,你們幫人建造房屋,工錢是怎麼算的?”
石三不知道呂布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不過還是據實回答道:“回公子,俺們自己莊子里建造房屋,就是管頓飯的事兒,不收錢。要是給外面人幫忙,每天也就五個大錢的工錢。”
聽完之后,呂布不由點頭說道:“那好,老石啊,過天本公子讓人送銀子過來,你們幫本公子在這里建造一些房子。每天管三頓吃,每天每人十個大錢的工錢。”
聽了呂布的話,石三趕說道:“回公子,給公子建房子,是小的們的榮幸,那敢收公子這麼高的工錢?要是公子實在過意不去的話,那就給小的們每人五個大錢的工錢就。”
呂布哈哈笑道:“本公子不缺這點錢,就按十個大錢的工錢來定。至于每天三頓的吃嚼,就在莊子里挑選幾個婦人做飯,工錢每人按照五個大錢算。”
“本公子的要求不多,房子一定要給本公子建好了!還有建房子的花費,都給本公子一筆筆記清楚,本公子可是要查賬的。”
其實呂布還真不差這幾個錢,不說甄逸剛剛送給他一千兩金子,就說每日賣芝麻油就是一筆不菲的收。
呂布要求他們將賬目記清楚,本就不是真的要查賬,這點小銀子,他還真的不在乎。
之所以這麼要求,呂布就是想給這些村民立下一個規矩。
本公子可以給你們優待,但是做事一定要規規矩矩的,不能耍。
聽了呂布的話,石三頓時拍著脯說道:“請公子放心,公子如此照顧俺們,俺們要是再做不好的話,那真是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了!”
呂布點了點頭,吩咐了一番之后,當即騎馬離開。
石三等人執意要請呂布吃飯,呂布以來日方長為由謝絕。
呂布已經有一日半沒回軍營了,這次這麼著急離開也是要回軍營里去。
幸好軍營也在城西北方向,距離這莊子也不過十幾里的距離。
很快呂布便來到了軍營之中。
呂布不在的時候,軍營的訓練就給牛二來做。
經過呂布的訓練,牛二的進步非常快。
不但是在素質上的,就連隊列作牛二也是接最快的。
而呂布又有意培訓牛二,呂布不再的時候,就將訓練權給牛二。
呂布返回之后,發現牛二正在訓練百人隊騎,訓練中規中矩,并沒有什麼差池。
對牛二的表現,呂布頗為滿意。
這個牛二倒是個可造之材,訓練得當的話,至可以充當一個偏將。
接下來,呂布帶領百人隊,到營房之外訓練騎。
騎不是短時間能夠訓練出來的,必須經過大量的訓練。
在冷兵時代,騎兵歷來是最銳的兵種。
而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在歷朝歷代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最主要的就是這些游牧民族的騎兵厲害。
人家可是騎在馬背上長大的,個個騎了得,堪稱全民皆兵。
而漢人,都是經過后天訓練,在騎上,和草原游牧民族相差可不是一點半點。
……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呂布要做的,只能是增加訓練,盡快提升他們的騎。
現在,呂布將訓練的重心已經放到了騎上。
一天之中,有小半個時辰的時間鞏固隊列作。
兩個時辰用來搞能,剩下的時間,全部都放到了騎訓練上。
一天下來,這些士兵一個個都累的跟什麼似的,大側都磨出了,艱苦的很。
但是沒有一個士兵苦累的,因為他們現在都清楚,呂大哥都是為他們好。
經過五六天的訓練之后,這些騎兵的騎已經像模像樣,已經能夠從容地乘騎在馬背上,來去自如。
甚至已經能夠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拿著兵,進行簡單的廝殺訓練了。
看到這樣,呂布不由得點了點頭,這訓練速度還是不錯的。
這一日,呂布帶著百人隊繼續訓練騎。
這一次,呂布為了增強訓練效果,跑出去很遠,足有五六十里路。
這種長途跋涉是最考驗騎的,果然,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后,百人隊的不足之便現了出來。
有不足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他們才訓練了沒有多長時間。
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是了。
呂布正準備讓這些士兵下馬休息一番,卻是聽到前方一二里地之外的村里有火閃現,的還有廝殺聲傳來。
呂布讓手下的戰士悄悄靠近村子,到了村頭之后,命令所有人都下馬,呂布帶領一半的士兵進村子。
剩下的人留下看馬,如果有什麼況的話也好接應。
進了村子之后,呂布很快發現,村里里多都有房子冒出火,而廝殺聲則是在村子的正中間傳過來的。
有上百個山賊正在村子中央圍攻一群村民,這些村民手里拿的武五花八門,有的是木,有的是镢頭、鋤頭等,只有領頭的一個青年,手中拿了一把長刀。
(本章完)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奮三世之餘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王。朝鮮衛氏王頭已懸漢北闕。南越趙氏納土內附。中央帝國,天朝上國,即將成型。但這還不夠!朕的眼睛裏,現在只有匈奴!帥師伐國,北擒單於問罪於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