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了你的鬼啊!
看著呂布慷慨,是打死都不能承認的啊!
呂布一翻臉,不滿地說道:“霍,你們兩人這是什麼態度啊?我是那種人嗎我?”
曹點點頭,深以為然地說道:“是!”
袁紹也點頭說道:“是,太是了!”
呂布翻著白眼說道:“這可是你倆來找我的,我對你們做什麼了啊我?說吧,你倆找我有啥事啊?”
曹和袁紹對視了一眼,發現好像的確是他們兩個小題大做了。
曹咳嗽了兩聲,然后對呂布說道:“奉先啊,是這樣的,我們是請你到太白酒樓去分的。走,咱們一起去吧!”
呂布總覺這倆貨有什麼事似的,不過也沒有點破,跟著兩人一起到了太白酒樓。
這一個月的分,比上個月還要多一點,呂布分到了六萬三千多兩銀子。
呂布翻看了一下賬目,這次他并沒有進行計算。
相信經過上個月的事件之后,曹和袁紹也沒那麼笨,在同一個地方連續摔跟頭。
分完之后,曹和袁紹直接拉著呂布上了太白酒樓的三樓喝酒。
呂布不知這兩人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麼藥,滿臉狐疑地跟著兩人來到了三樓包間。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曹放下酒杯對呂布說道:“奉先啊,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盡快提升名,奉先能不能教教我們啊?”
聽了曹的話,呂布終于明白這倆貨到底為什麼找自己了,心里不由得大喜過。
看起來這倆貨看到自己最近名聲大振眼紅了,并且這倆貨肯定也意識到名聲能夠帶來多大的好,所以才來找自己幫忙來了。
而自己正想著找他們兩個呢,沒想到他們兩人反倒是先找上自己了!
呂布心里樂開了花,臉上卻是沒有出毫端倪,沉了半天才說道:“這名聲是需要日積月累積累起來的,短時間想要提升,難度太大啊,我也無能為力啊!”
袁紹不由央求道:“奉先,咱們是好兄弟,你就幫幫兩位兄長吧!你鬼點子那麼多,肯定能想到辦法的!”
霍,有你這麼說話的麼!你這是夸人啊還是罵人啊?
呂布為難地說道:“兩位兄長容我仔細想想。”
半晌之后呂布才說道:“有了!”
曹和袁紹不由得都是大喜道:“奉先,到底想出了什麼好辦法來了?”
呂布說道:“兩位兄長,如果你們能夠在城建立敬老院和孤兒院的話,相信你們仁義的名聲一定能夠傳遍天下,讓四海皆知。”
什麼?
竟然能夠讓他們仁義的名聲傳遍天下,四海皆知嗎?
那真是太好了!
曹不由又驚又喜地問道:“奉先,不知這敬老院和孤兒院到底是什麼?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能?”
呂布微笑著說道:“這敬老院呢,專門收養那些無子無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孤兒院專門收養安歇無父無母的孤兒。并且口號我都幫你們想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以及人之!你們覺得怎麼樣?”
聽到呂布的口號之后,曹和袁紹無不是心花怒放,覺自己是撿到寶了!
這倆人可都是一代梟雄啊,對于這件事還有這個口號到底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簡直是太清楚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仁義的名聲啊,一旦傳揚天下的話,是想一想就讓人無比也不難,你們可以召集城里的富戶。然后告訴他們,在敬老院還有孤兒院外面會立一石碑,按照出錢的多寡將他們的名字刻在上面,我想他們會愿意出這筆錢的!當然了,無論他們出多,你們的名字,自然是在最上面的!”
聽了呂布的話,曹和袁紹不由得都是大喜過。
這真是個好辦法啊!
這兩人恨不得掰開呂布的腦袋看看,他腦袋里到底哪里來的這麼多鬼主意?
最后,呂布對兩人說道:“兩位兄長,小弟為你們出謀劃策,只希能給小弟一個小小的位置留一個名字就可以了,希兩位兄長能夠全。”
對呂布的請求,曹和袁紹沒有多想,很痛快地就答應下來了。
(本章完)
21世紀中文係高材生,魂穿大唐成了贅婿! 手上戴著一個鐲子,各種現代武器應有盡有! 文科生拿武器,難道要當個武官不成? 不,我要詩詞歌賦,我要扮豬吃老虎! 一個中年男人打量一番,賤賤一笑:「既然賢婿已無大恙,那麼——去報官府吧!」 莫名其妙的被送上戰場,打了勝仗回來卻被人給休了! 好在張十二不僅精通詩詞歌賦,還帶著各種現代武器的Bug!
蘇玉穿越大唐,覺醒系統,打造世外桃源,做個咸魚公子混吃等死。 貞觀元年,一位貴婦人闖入莊園,被蘇玉當場抓獲。 貴婦人震驚: “眾人皆餓,為何你家阿黃有肉吃?” “突厥為患,皇上受辱,你有何良策?” “世家大族把持朝政,朝廷欲廣開門路,選舉寒門子弟,你怎麼看?” 不久之后, 貴婦人帶著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兒上門。 “這是當今皇上,想拜你為師。” “這是我女兒長樂,尚未婚配,你可愿做駙馬?”
五代十國末期,柴榮初登大寶,趙匡胤初露崢嶸,羅幼度一個被逼的自盡的小吏成為了一個老套的穿越者,以腳踹高粱河車神開局,笑傲十國,經略四方,重現漢唐風采。…
永樂九年,盛世天下,國大民驕,四海來朝! 值此時,問一聲,誰不想當大官人! …
秦小道是一個白白凈凈(腹黑無恥),看似天真憨厚(齷齪陰險)、膽小懦弱(無法無天)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回到大唐貞觀年間,邊上還有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喊自己夫君……且看秦小道如何剛正不阿(溜須拍馬)、鋤強扶弱(仗勢欺人)、指點江山(拳打門閥,…
齊譽,一個窮書生,經商沒本錢,致富沒門路,只得依靠科舉謀求出路。 一路走下去,去爭做那個笑到最后的人。直到有一天,國家內憂多了,外患來了,皇帝才嘗試著啟用這個寒門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