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琛從外面走進來的時候,唐夭夭就迫不及待的跑過去,問道:“怎麼樣,他這次第幾?”
彭琛瞥了唐寧一眼,淡淡的說道:“甲榜第一。”
唐寧注意到彭琛看他的眼神很不對,他上次看那個嫖娼不給錢被抓進縣衙的禽也是這種眼神。
他不是禽,他只是站在了禽的肩膀上。
溫庭筠是花間派鼻祖,花間一詞的開山怪級別的人,作為一個男人,閨寫的比子還要好,對詞壇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他的巔峰之作,又豈是等閑?
男人寫閨勝過絕大多數子,這才是真正的禽。
于謙是明朝的救時宰相,能當上宰相的,哪里有簡單之輩,這首《石灰》,是他最出名的一首詩,也是他一生所奉行的人生信條。這是真正的巨人,唐寧只不過是沾了這位巨人的。
所以他州試第二場取得第一,并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唐夭夭除了意外,還有高興。
兩榜第一,發現唐寧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傻,有機會要問問小如,他以前有沒有這麼聰明,莫不是一繡球將他砸的開了竅?
飯桌之上,岳父大人罕見的多喝了幾杯。
“州試只剩最后一場了……”他抿了口酒,說道:“雖說朝廷這些年逐漸重視策論,以策論取仕,但你前兩場雙榜第一,只要后一場表現的中規中矩,此次州試,便已經十拿九穩。”
州試三場,雖然是逐場淘汰,但已經比試完的兩場,并不是只有淘汰的作用。
第三場結束之后,考在確定最終名次的時候,也會綜合考慮前兩場的績,當然,這是在兩者的策論表現相近,無法取舍的況下才會采取的辦法。
當然,歷年來,能在前兩場中取得榜首的,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幾乎不會在第三場折戟,可惜凡事都有例外。
唐寧就是那個例外。
雖然現在八文還沒有出現,但科考已經有了被大眾所知的章法和套路,而策論的章法和套路,他到現在還沒有學會。
前兩場的榜首,第三場要是落榜了,這丟人可就丟大了,還不如前兩場表現的平平庸庸……
要不要趁著還有些時間,好好結結方小胖……
想想還是算了,開掛就已經夠了,要是再收買考……,做人還是要有底線。
他還有最后的兩天做考前突擊。
看了無數道策論題目之后,唐寧也逐漸的意識到一些事。
八文培養了一大群思想僵化、不知變通的讀書人,將科舉取士的制度引向絕路,雖然在這個時候,八文還未出現,但陳國科舉,也出現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或者說是和前人不同的歧路。
之前的策論,考生針砭時弊,暢所言,可以大方的指出朝廷甚至君王的不足,也不會被降罪。
但這里的科舉,無論問的是什麼策,先扯幾句圣人之言,歌頌歌頌古代先賢的功偉績,再歌頌一遍當今君主的英明神武,最后表一番忠心,勵志要輔佐圣上,做出一番大事業,真正的策論,則是以空話套話居多……
通篇下來,看似說了很多,其實什麼都沒說,文采倒是華麗至極,通篇之乎者也……
說起來有些酸,因為唐寧自己本寫不出這麼多的之乎者也,也扯不到上古先賢那麼遠……
又看了一會兒書,便直接洗漱睡覺,明天是最后一場,明天之后,就該好好的放松放松,睡幾個懶覺了……
……
州試最后一場,鐘意和小如送唐寧到貢院之外,他走進門口的時候,轉對們揮了揮手。
蘇如長舒了口氣,微笑說道:“這一場考完,州試就結束了,小寧哥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唐夭夭想了想,問道:“他這一場要是還能得第一,就是什麼元來著?”
“解元。”鐘意輕聲說了一句,臉上卻是浮現出一擔憂。
第一場他能夠名列榜首,是因為他博聞強記,第二場則是因為他本就極擅詩詞,可這第三場策論……,鐘意心中十分清楚,策論文章,并不是他的長。
策論乃是三場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為解元,又談何容易?
唐寧坐在號房之中,心很是平靜。
解元不解元的,他其實并不在意,如果不是為了不讓小如傷心,不讓鐘意失,不讓老丈人和丈母娘發現他是一條咸魚,他現在應該在考慮怎麼發財,而不是坐在這里考試。
鑼響之后,很快便有差役發下試卷和稿紙。
策論共三題,題目一般在五個字以,考生圍繞題目,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對策。
其實也就是一天寫三篇議論文,每篇一千字左右,一千字的作文對唐寧來說是小意思,但如果讓他用古文寫,還要寫的文采飛揚,滿篇之乎者也,他三天也寫不出來。
這一場策論,對他來說,較為艱難。
他翻開試卷,第一道題只有四個字。
治水方略。
第一道題問的是如何治水。
策論的題目一般都很簡單,上一次州試的題目是“痛革弊””“籌備餉銀”“整飭營伍”,每一年的考題都不一樣,一般都會和時事掛鉤。
水患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大禹治水。
治水要考慮到不同地域的實際況,唐寧沒有詳細的了解過這個時代的治水方略,但大概的思想就是改堵為疏,限于見識,他們還沒有關于現代綜合治水的理念。
唐寧不是水利專業的,對此有所了解,但卻并不深。
他不能直接落筆,先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疏浚”,“裁彎取直”,“河道整治”,“植樹造林”等,的羅列了利弊之后,才想著怎麼組織語言,將之串文章……
這一道題寫完,鑼聲響了一次,說明時間至過去了兩個小時以上。
他隨便吃了幾口,填了填肚子,便又看向下一題。
看到這一題的時候,他稍稍松了口氣,這一題是讓考生闡述如何控制疫的。
這不是一道醫學題,作為一位地方員,就算是不懂醫道,也要懂得如何應對這種突發況。
這道題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名縣令,在轄區發生疫的時候,應該如何控制,才能將傷亡降至最小……
這道題問的不是治,而是防,關于這道題,他和孫神醫有過深的流。
重視水源,多喝熱水,平日里多多普及醫學常識,防止疫的發生,一旦發生疫,及時隔離,注意消毒,妥善安葬亡者……
兩道題大概用了兩個時辰以上,時間還來得及,唐寧看了第三題的題目,一邊著手腕,一邊思考。
最后一道題是有關刑罰和教化孰輕孰重的。
本質上問的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哪個重要。
這個要結合實際況回答,世用重典,太平盛世則提倡“德主刑輔”,陳國這幾年國家較為穩定,清查酷吏,減輕刑罰,嚴用私刑……,從這一系列的舉措來看,應該是偏向于后者,迎合這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大錯。
唐寧大概答的是德治與法治應該相輔相,相互促進,寫完之后,發現字數太,畢竟他既沒有提到先賢,又沒有歌頌君王,字數遠遠不夠……
無奈之下,他只好又列出了兩者的優點和弊端,應該如何把握尺度,如何改進,又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
提示卷的鑼聲已經響起很久了,唐寧將草稿謄寫完畢,收拾好東西的時候,已經有差役前來清場。
他走出考場,邊的考生寥寥無幾,只不過這一次,并不是他出來的早,而是大部分考生都已經答完離場……
走出貢院,遠遠的看到了四道影在遠等待。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奮三世之餘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王。朝鮮衛氏王頭已懸漢北闕。南越趙氏納土內附。中央帝國,天朝上國,即將成型。但這還不夠!朕的眼睛裏,現在只有匈奴!帥師伐國,北擒單於問罪於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