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厲看來,時代需要這樣的孤膽英雄,在軍隊國力無法與秦抗衡時,憑借一己之力,殺了那貪得無厭的秦王,掏出他的虎狼之心!
第一個荊軻倒下了,但肯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荊軻!
寫到這,唐厲已經完全沉醉了,為了自己想要的劇,他也不顧事實和邏輯,便直接讓唐雎劍而起!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什麼?面見秦王不能帶劍?沒關系,唐雎的這把“劍”不是藏匿而來,也不是持而,更不是取之于人,乃是人們同弱小的心靈之劍,是從天而降的一把正義之劍!
“壯哉!”
他哈哈大笑起來,仿佛真的看到,自己的曾祖父雖白發蒼蒼,但上卻散發著布之士的英雄氣概,嚇得那秦王政撓,長跪道歉……
亡國之人唐厲,在這卷竹簡上,靠著自己的筆,為魏國人贏得了現實里無法獲得的勝利。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虎狼之心的秦王,也會被曾祖父得如此狼狽!”
但是他的笑聲卻越來越小,越來越難聽,最后變了嚎嚎大哭。
唐厲難道不知道,這都是假的麼?
祖宗之地,早就被魏王一塊塊割出去了。他的曾祖父,這一生從來沒有見過秦王政。安陵君也早就投降了,更沒有什麼布之士拔劍王……
編的,統統都是他編的!
面對曾祖父的離去,面對亡國之痛,面對這一片狼藉的大梁城,面對這殘酷刺骨的現實,唐厲只能以夸張渲染的故事,敷張揚厲的筆墨來安自己。
“有什麼用?”
他折斷了筆,拍打著案幾,嘶聲力竭地大喊道:
“梁都已崩,魏王明日便要帶著全城的人,出去投降秦軍了!”
“兩百年前的魏國社稷,亡了!亡了!”
回到現實后,唐厲開始到尋找刀削,火燭,想要將方才寫下的東西毀去。
但當他將刀削按在第一個墨字上時,卻又遲疑了,艱難地取舍后,終于還是扔了刀子,將竹卷收起,同《唐子》其他三篇放到了一起。
罷了罷了,不管真假,魏國亡了,唐雎也逝了,真假又有何關系呢,就留著它吧。
或許,讓它流傳出去,能平衡許多亡國者和將亡者的心呢。
或許,它能像今日激勵了自己一般,激勵更多的人,告訴他們,縱然國家滅亡,社稷崩塌,家園荒蕪,也不要忘了那顆不畏強暴的士心!
唐厲著竹卷,發誓道:“只要此心不死,我相信終有一日,魏人終能復國,收復大梁,到時候那范臺之上,將不再是秦土,曾祖父也能瞑目!”
那麼,就給這篇故事,取一個名罷。
唐厲已想好了。
“唐雎,不辱使命!”
……
與唐厲筆下的酣暢淋漓的故事不同,勝利者終歸是勝利者,失敗者終究是失敗者,王敗寇,現實不會因為一篇策士文章,或者一本日記,有任何改變。
大梁城崩的第三天,大梁城外,響起了一聲聲鐘鼓齊鳴,秦人的軍隊整整齊齊排列在此,他們的王賁將軍,威風凜凜地乘駟馬大車在前。
站在兵卒堆里看熱鬧的黑夫不斷踮起腳尖,他終于看到,那開的大梁西門,末代魏王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在深一尺的水中膝行而前,一路跪著來到城門外,向秦軍投降……
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只有兩個,錢和刀.攀爬向上沒有捷徑,如果有也只屬於準備更充分的人.太平盛世中方解想做一個富家翁,可惜失敗了.亂世之中方解想做一個太平翁,可惜他又失敗了.所以,他爭霸天下.
國朝新立,百業待興。舉薦的文官故作驚人姿態高談闊論,已有鍵盤俠雛形。開國的武將百般受辱唾面自乾,夾著尾巴甘當受氣包。越王府中,三世子秦遊捏著被退婚的書約,看著府中拖欠下人薪俸的賬目,聽著老管家的碎碎念,只得仰天長嘆。 “這開局,完全就是地獄難度啊。”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王康魂穿歷史古代,成為伯爵府上的敗家少爺。上輩子太窮,這輩子只想嬌妻美眷,醉生夢死,舒舒服服地做一個蒙混度日的敗家子。卻不曾想家族危機四伏,外界麻煩不斷……于是無奈的王康走上崛起之路,敗家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家敗出了帝國霸業…
一覺醒來,竟然成了大唐駙馬房遺愛。 (ps:本書為歷史小白文,相信各位看官不會失望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