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個人做選擇是很容易的。
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甚至不必講究忠誠,如酈食其一般,為自己謀富貴權勢,自是看到好木頭就飛過去歇息了。
但要為一個國家,一個郡,上百萬韓人做決定,卻沒那麼簡單。
尤其是,擺在眼前的選項,是過去的敵人,依然打著“秦”的旗號,那是滅亡張良祖國的上首功之國,是殺死他弟弟的秦吏,是張子房用一生與之戰斗的暴政!
昔日持刃刺虎,今日卻要自己往虎口里送,只為了讓韓地的百萬生民,勿要在虎狼相爭中,徹底毀滅。
所以除了黑夫的國策、施政舉措外,還有一些信息,是張良必須從酈食其口中了解的。
“秦廷當真沒有皇帝了?”
“黑夫給秦軍改了個名,名曰定一?”
這是為了使六國之人不再敵視秦軍,勿要頑抗麼?
亦或是想表明,這不是秦對六國復國的報復,而是為了天下定于一?
察覺張良心里的搖,酈食其便繼續他的說客手段。
“韓國現在危在旦夕!”
他夸張地說道:“韓北有鞏、皋之固,西有宜、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馀里。然今日鞏、皋、宜、商阪已為東門豹所占,宛、穰、陘山為南軍所奪,此地利之敗也。”
張良不置可否:“韓國還有汝水與轘轅關,敵軍至今未能越過半步。”
酈食其搖頭:“一個矮小的轘轅關,一條淺淺的汝水,若是強攻,豈有幸存之理?要知道,雄偉如武關,攝政夏公以地火天雷,一日便克,寬闊如大河,韓信以木罌革囊,輕易渡過,潁川又豈能抵擋王師呢?子房還是不要心存僥幸了!”
“再者,韓地險惡,山居,五谷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一歲不收,民不厭糟糠;地方不滿九百里,無二歲之所食。而潁川人口又眾,有百萬之巨,人多而食乏,流寇橫行,民不聊生,我料韓國能征之卒,加一起也不過三萬,除去守繳亭鄣之兵,能抵王師的,不過二萬而已矣。”
“而夏公已坐擁二十余郡,口眾千萬,帶甲數十萬,車萬乘,騎數萬匹,獲釋刑徒,虎摯之士,貫頤戟者,不可勝計也。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后,蹄間三尋者,不可稱數也。此人數之敗也。”
張良反駁道:“韓卒雖寡,但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卒超足而,百發不暇止,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無不畢。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酈食其出了笑:“真的麼?我怎只看到韓卒腸轆轆,連弓弦都拉不開?縱有韓兵之利,強弓勁弩,然終不如夏公之墨攻之,更有天火驚雷,人力難敵。故夏公之兵之與韓卒戰,猶孟賁之與怯夫也;以重力相,猶烏獲之與嬰兒也。此兵勢之敗也!”
他給這場戰爭下了定論:“韓有三敗,夫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逆夏而順楚,雖無亡,不可得也。故為子房計,莫如降于夏公。”
從始至終,酈食其故意不說秦軍,而只稱夏公、王師……
“然后呢?”張良默然良久,復問道:
“如何置戰敗后的六國,夏公可有定策了?是要學秦始皇帝,還是寬大置?”
說到這,酈食其未免憾,他幾個月前秦面見黑夫,提出同意六國復存于世的折衷辦法,各保留一郡之地為封土,再由他去授其王印信,離間其與大將關系。如此,六王必愿臣服于夏公。君臣百姓皆戴攝政之德,莫不鄉風慕義,愿為臣妾,斂服而請朝……
只可惜,被張蒼組織,黑夫也否決了,口口聲聲說什麼天下必“定于一”,不然,以張良現在的態度,要韓地歸順,還不是易如反掌?
但這話他不能直接說出來,只能曖昧不明地誆騙張良道:“夏公說了,韓國可以被保留……”
張良卻笑了起來:“酈生,你當我是楚懷王麼?張儀說六百里,就真以為是六百里。”
他嚴肅起來:“我觀黑夫此人,一直以秦始皇帝繼業之人自居,六國必夷為郡縣,絕不可能保留。若想繼續為坐上賓,而非階下囚,酈生最好說實話!”
“子房倒是知曉夏公。”酈食其被破了謊言,有些尷尬。
張良道:“他是我復國路上最難纏的敵人,不知己不知彼,百戰難勝,豈敢不聞?”
但酈食其背靠大山,態度依然強:
“韓國必須取消王號,重為郡縣,此外一切都好說,子房,你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就在這時,有張良親信,向他遞了一封信。
張良看了一眼,皺起眉來,但旋即又哈哈大笑起來:“酈生,你口中所向無敵的王師,敗了!”
……
“這是假消息罷,子房何必誆我。”
酈食其面不改地看完剛送來的消息。
上面說,一月中旬時,項籍離開南郡,北出申、息,汝南,南郡尉共尉欺楚軍遠來疲乏,減員甚多,便親自將南軍兩萬人去堵截,想與南郡兵配合,將項籍扼殺在桐柏山以北。料卻為項籍所敗,殺軍三分之一,據說,連共尉也傷被俘了……
“是真是假,酈生回到關中便知,想來這敗訊,已飛馬傳去咸了罷。”
張良笑道:“如此看來,現在雙方局勢,又迷起來。”
“一時僥幸罷了,這無關大局。”
酈食其不屑一顧:“我聽聞,項籍在衡山、南郡撲了個空,隆冬行軍,損失甚大,縱然勝了,也是慘勝,而項籍至陳地,淮南將承江東、衡山猛攻,后院將失。更何況,眼下楚已竭盡全力,尚落于下風,待夏公將大軍東出,無異于墮千鈞之重,集于鳥卵之上,楚必無幸矣!”
張良卻不再與之強辯,反而同意了酈食其的看法:
“是無關大局,這場戰爭,依然會是黑夫勝的項籍敗,但他想要一統天下,可能要比過去多花數月,甚至一年半載時間。”
“除非,韓國倒向黑夫,想早定天下,他需要潁川!”
張良狡黠一笑:“敢問酈生,現在,我可有討價還價的資格了?“
酈食其定定地看著張良,許久后卻再度大笑起來:
“不,張子房,你更沒資格了。”
“對韓而言,最差的形,便是兩邊反復拉鋸,在中原角力。若夏公與楚國鏖戰于潁川,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經年累月,韓地戶口,恐十不存二!這是子房希看到的麼?”
他捕捉到了張良最大的肋。
不是對所謂“假王”的貪婪,甚至不是對韓國這軀殼的眷,而是潁川百萬生民擔在肩上的重量……
從現在起,整個韓地的百姓,都是秦楚兩軍的人質,而張良若想救他們,就只有一個辦法!
“長痛不如短痛。”
張良拊掌,清脆的掌聲里,帶著無奈和佩服。
“酈生,你是個好說客,若早一百年,雖不如張儀、蘇秦,但也能同公孫衍、陳軫之輩一較高下。”
“謬贊,我更想學子貢。”
酈食其朝張良作揖道:“子房決之,如此,方可保潁川免野戰屠戮之災……”
“韓國的條件如下,酈生能轉告給夏公。”
張良咳嗽數聲后,一條條地慢慢說道:
“第一,寬恕所有韓人,不以謀逆、群盜任何罪名懲罰韓之吏將士。”
“第二,韓地降后,運糧三十萬石潁川,解韓人荒。”
在社稷和百姓之間,他選了后者,復韓,這個張良一輩子的執念,在功之后,反而放下了……
至于自己?甚至不在考慮之。
民貴君輕,社稷次之!若無其民,社稷、君主,又何從談起呢?
他對酈食其長作揖道:“若能如此,韓人會協助夏公,將楚人趕出潁川,讓韓地遠離戰場,事后,也當重為郡縣,長太平。”
張良沒有給韓人帶來和平和安定,這是他欠他們的。
只希,那個人真如酈食其所言的,是能讓天下太平,消弭戰的罷?
當然,他也可能像秦始皇一樣,只是在欺騙天下人。
但事到如今,張良已別無選擇,一時間,竟也有些理解葉騰的所作所為了。
“子房呢?”酈食其避席還禮,又問道:
“子房不為自己求一些東西?”
比如赦免,比如職。
“夏公可是很求賢若的啊……”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不必了。”
張良抬起頭,當肩上的擔子放下后,他眼中閃爍著,依然是年時的驕傲與熱!
“赦免韓人的名單里。”
“不必包括張良!”
貴族范是天生的,他優雅地比了比手,放酈食其離開,微笑道:
“在秦人眼中,我是刺殺秦始皇的逆賊,但對這件事,張良至今不悔。”
“因為何有暴政,有獨夫,何就會有像我一般的人,別人緘默不語,我,卻定要喊出來!”
“后來,我為項氏出謀劃策,取東海,奪潁川,皋,而現在又了韓國的假王……”
“我這份,恐難幸存,我活著,秦之律令絕不可能接,而夏公也會時刻擔憂,我在韓地再次聚眾作。”
他是被項氏迫為王的,但戴上這荊棘做的冠冕,作為韓國最后一位“王”,就要做好承其重的準備……
甚至是為其做出犧牲!
鄭韓,潁川,溱與洧,方渙渙兮。
這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作為五世相韓的張氏后代,張良崇敬、惜和捍衛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哪怕十分弱小,市儈,首鼠兩端,以臣妾之姿事大國,但兒子,會嫌棄母親麼?
為了祖國,你愿意付出什麼?
千金家財,二十年姓埋名,逃亡藏匿,磨礪匕首,日夜念著仇人的名單,還有為士人來去自如的的自由,戴上枷鎖,扛起擔子……
甚至是……
“生命!”
“據說王者之師,有誅而無戰,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百姓者也。”
自從復韓后,張良再未如此坦然過:“韓者張良也,非百姓也,所以,既然夏公自詡為王者仁義之師,那便請將韓人‘謀叛’之過,統統歸咎到我這首惡之人上。”
“用張良的死,來終結韓與秦的仇恨之!”
……
PS:第二章在晚上。
宰者宰相,執者執政。 上輔君王,下安黎庶,羣臣避道,禮絕百僚,是爲宰相。 佐政事,定國策,副署詔令,爲宰相之亞,是爲執政。 因爲一場空難,賀方一邁千年,回到了傳說中“積貧積弱”同時又“富庶遠超漢唐”的北宋。一個貧寒的家庭,一場因貪婪帶來的災難,爲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韓岡開始了向上邁進的腳步。 這一走,就再也無法停留。逐漸的,他走到了他所能達到的最高峰。在諸多閃耀在史書中的名字身邊,終於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趙浪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來到了秦朝。 好在家境還算富裕。 隻是算了算時間,大秦隻有三年的壽命,趙浪便鼓起勇氣,和自己那幾個月纔回來一次的便宜老爹說道, “爹,始皇帝三年之後必死,大秦將亡,到時候天下大亂,我們早做準備造反吧!” 便宜老爹先是一愣,隨後點頭同意。 趙浪頓時興教育,練新軍。 就當他羽翼豐滿,準備天下爭雄時。 便宜老爹突然來到了他的麵前, “不裝了,攤牌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
【輕松詼諧+種田+假太監+權謀天下+女扮男裝的皇帝】 孫宇意外穿越到古代,差點被當場閹了成太監,好在他否極泰來,發現操刀要割他的老太監是親爹。 父子合謀糊弄了事,保住了茶壺嘴之后,他本來是要想辦法脫身,結果陰差陽錯的跑去給皇帝洗澡,隨后發現皇帝竟然是女兒身…… 孫宇:“女皇帝好像看上我了?還要跟我生猴子?那我還走不走,要不在皇宮里當個權傾朝野的假太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