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383章 牽絆

《歡喜農家科舉記》第383章 牽絆

孟中亭說要同眾考生一道去濟南,崔稚最高興,魏銘若有所思,鄔梨直接問道,“你不用同你族人一道嗎?你們孟氏一族每年都有好多人鄉試吧?”

他這麼問了,崔稚和魏銘也看向了孟中亭,孟中亭連忙解釋道,“族里還要耽擱幾天,我先同你們一道便是。”

尋常人家的秀才,還是兩只走路為主,孟家這樣的大家族完全不必,族里自然出錢以馬車護送。

孟中亭這麼說了,鄔梨不佩服,“小六爺今次肯定能考過,就憑著這份肯吃苦耐勞的毅力也能過!”

這話可就讓孟中亭不好意思了,崔稚瞧了出來,三下兩下將鄔梨打發到了一旁去,“你方才不是吵著要吃些點心嗎?去吃吧!”

崔稚是駕了馬車來的,但是為了和眾秀才一個進度,馬車走的很慢,幫著眾秀才拉了些隨的行李。鄔梨當下往馬車去了,魏銘見著孟中亭似是有話要同崔稚說的意思,腳下一頓,也往馬車去了。

沒了旁人,孟中亭大松了口氣,瞧著崔稚今日又換上了男子的衫,夾在一眾年男子里,越發顯得白腮紅,小巧靈

松煙在旁左顧右盼,崔稚被孟中亭一通打量,打量得都有點不好意思了,扯了松煙過來,“瞧什麼呢?左右有花不?”

Advertisement

松煙瞧得可不是花,瞧得是人,他怕被孟氏族人瞧見孟中亭混進了安丘高的隊伍里。

這話沒法說,他只是道,“我們六爺可是特特來尋姑娘的,姑娘可要對我們六爺好些!”

“我何時對你們六爺不好了?”崔稚莫名其妙,看向孟中亭,只見孟中亭瞪了松煙一眼,崔稚又把松煙的話琢磨了一遍,問道,“你不會是著出來的吧?會不會得罪了族里人?”

“不會!”話音未落,孟中亭就否定了,又道,“我先走,他們后到而已,沒什麼的。”

他說著,才能夠懷里掏出來一個花梨木的小匣子,匣子雕著花,甚是致,孟中亭直接在崔稚臉前打開,一只簪花梳篦現在崔稚臉前。

“呀,好漂亮!”梳篦通紅玉質地,清涼剔,種水極好,梳篦上面雕了一排六朵榴花,輕薄亮的花瓣,漂亮極了。

孟中亭見崔稚眼中閃了,曉得是喜歡了,當下也跟著開心起來,正要讓崔稚拿起來試試,誰想松煙忽然在旁喊了孟中亭,“六爺!”

這一聲把兩人打斷了,孟中亭皺了皺眉,“怎麼了?”

松煙卻像不遠的醫館一指,“六爺瞧!那醫館門口是不是海三爺家的小廝?!”

崔稚看過去,果然看見那醫館門口,拉著大夫急急慌慌的人,正是孟中海家的小廝,而且是孟中海邊最得力的那個。

Advertisement

孟中亭一看之下,心頭一咯噔。

崔稚問他,“誰呀?是不是家里有事?瞧著的!”

這話更讓孟中亭心跟著提起來了,他吩咐了松煙去打聽一下,松煙忙不迭去了,回來的時候,臉有點不好,“是海三爺他方才到摔了胳膊了,還是右胳膊!”

右胳膊摔了,還怎麼拿筆,怎麼鄉試?!

孟中亭臉一青,松煙趕忙又道,“不過好像傷的不是很重,一月應該能好!”

現在是七月上,鄉試第一日是八月九日,正好一月。

孟中亭剛要松一口氣,松煙這個大氣的又補了一句,“只是恐怕要細細養著了!”

這一路要從青州去濟南,想要細細養著,恐怕不是一般地細!

孟中亭可是孟中親指派的,照看孟中海的人,孟中海出事同他無關,可后面舉業可就仰仗他照料了。

松煙抿了,孟中亭臉徹底垮了,在旁聽了半天的崔稚問他,“那孟中海是誰呀?今次也要鄉試嗎?你同他很親近嗎?”

孟中亭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崔稚看向松煙,松煙閉得更了,崔稚怎麼瞧不出來其中貓膩,直接道,“這人若是要,你還是回去看看吧!反正我們明日才啟程。”

這可不是明日起不起程的事,只怕是去看了,就真的不開了。

Advertisement

孟中亭猶豫了。

他看向崔稚,看向崔稚清澈明亮的眼睛,看像那眼中漸漸浮現的了然,他的心突得跳了一下。

“小七,那孟中海是我三哥指派我照看的一道鄉試的族人,他如今傷了胳膊,我......我不能同你一道走了,對不住。”

孟中亭把話說了,崔稚恍然,不得有些失落,只是形勢比人強,考生比天大,后世高考那三天,還要封路止鳴笛呢!別說鄉試是三年一次了。

只好笑笑,“我當什麼大事呢?你去吧,好生照看著些,若是人家考過了,你也跟著沾不是?”

松煙聽了這話,比孟中亭還高興,只是孟中亭卻目難過,“謝謝你,小七。”

......

鄔梨吃完點心,回來發現孟小六主仆兩個沒了影,還有些奇怪,倒是魏銘瞧出崔稚明顯不如方才興高采烈了,他聽解釋了一句,“他族兄摔傷了胳膊,生怕耽誤了鄉試,他回去照看了。”

鄔梨“哦”了一聲,“所以考前真要把自己當金貴人看,破點油皮都不行!”

手翻來覆去瞧著,崔稚卻沒空同他逗樂,魏銘從旁瞧著,皺眉不止。

這丫頭和孟中亭的關系,好像有點和從前不一樣了。

他琢磨著,卻被桂志育了過去。

桂志育將一本厚書拿給他,“你瞧瞧!”

魏銘翻了一下,書上詳細記了今次兩位主考從前做過的有流傳的文章。

主考的文章一般代表了他們的治學為政的理念,這東西十分要,一般臨考前能在省城買到書局加做出來的,不過這本是手抄,倒是先了省城書局一步。

“教諭從何得來?”魏銘不問。

桂志育笑著同他道,“是竇教諭給我的,他那里還有一本,這幾日讓學生特特給我謄抄了一本,我先給你瞧著!可得多謝竇教諭了!”

又是高那位竇教諭?

前世魏銘可沒發現竇教諭同桂志育走得這麼近。

無事獻殷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