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蝕骨溺寵,法醫狂妃 第21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蝕骨溺寵,法醫狂妃》第21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214章一將功萬骨枯

柳蔚聽到這兒便懂了。

柳府的老太爺還在時,便是實實在在的保皇黨,一直站位在太子一邊,但誰知道,當初的四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皇上,蹈晦,虎視眈眈,對那皇位勢在必得,因此花了些手段,經營了些實力,在關鍵時刻,除掉了太子,廢掉二皇子,趕走十五皇子,令那皇位落到自己頭上。

柳蔚不能說這種行為是對是錯,王敗寇,一將功萬骨枯,有人功過,便註定有人骨無存,這是曆史的慣,無人能改。

但如今此事牽連到自己,柳蔚便無法做到置事外。

“繼續說。”

閱兒繼續道:“咱們柳家到底是肱之臣,老太爺又位高權重,便是皇上登基,也輕易撼不得柳家本,但大爺就不同了,大爺當初是與太子一同遇襲的,但太子死了,大爺回來了,按照規矩,那是不忠的,要殉葬的。後又聽說,老太爺拖著沉老之軀,進宮三日,終於求得一恩,救了大爺命,之後大爺便被送到新軍營,隨著出征戰士,一同出戰當年邊境聞名的逐匈之戰。”

逐匈之戰,柳蔚也聽過,是一場極為慘烈,以勝多,拿人命去換勝利的曹之戰。

據說戰事之後,整個戰場氣沖天,其後天降大雨,但連續七日,腥久繞不散。

Advertisement

而令此戰聞名的原因,是因青雲士兵宛若自殺式的戰鬥方式!

在付子辰的口中,逐匈之戰時,匈奴戰隊人數為五萬,青雲國戰士人數,還不到一萬,這樣一場從一開始便註定敗局的戰事,最後是在當時的震雷將軍,現在的越國候,嚴震離的親自統帥下,以,以命換命,九死一生,得以戰勝。

匈奴一直以來都是青雲的勁敵,他們盤踞邊境之外,一兩百年前,還是茹,不識人語,紅眼睛,藍頭髮的野

但隨著進步,他們慢慢懂得圈養牛群羊群,其後建立王朝,再加上匈奴人生來高大,眼廓極生,宛若厲鬼,在戰場中又向來不要命,周遭很多小國,都過匈奴來犯。

有些小國,甚至因此被吞併。

匈奴的悍勇,幾乎是青雲國每個士兵都清楚的,也因為如此,青雲士兵在知道自己要麵對匈奴的對戰時,紛紛抗拒,不願前往。

因為民怨太重,最後剛登基的聖上,無奈之下,隻好征召新兵,而這些新兵,要不就是死刑囚犯,要不就是太子或二皇子一黨的舊人。

總之,這些人全被強行送往邊關。

誰都知道這場戰役,是新皇在斬草除,但這些士兵,竟然真的將這場幾乎不可能勝利的戰事,完勝了。

隻是代價也非常巨大。

Advertisement

當時據說主帥嚴震離回京時,已經隻剩下一口氣,後在數十位太醫聯合救治了近兩個月後,才得以甦醒,為表彰嚴震離的功勳,皇上封了嚴震離越國候這一爵位,但同時,拿走了嚴震離的兵符。

“大爺回來時,安然無恙,但邊,卻帶回來一個姑娘。”閱兒繼續著:“於嬤嬤說,那姑娘就是紀姨娘。”

柳蔚皺起眉:“我娘,是從哪兒被帶回來的?”

閱兒搖頭:“冇人知道,於嬤嬤也不知道,我問我爹孃,他們也不知道,要說還知道的,估計不是老爺,就是老夫人了,再或者,可能楊嬤嬤和秦嬤嬤會知道。”

這樣看來,紀家到底來自何,還是得不到答案。

柳蔚對閱兒比比手。

閱兒也就繼續說:“紀姨娘被帶回來時,大爺還為了將紀姨娘留下,與老夫人鬨過,但當時因為大爺曾效命太子,新皇打,估計終再無前途,所以原本與大爺定親的那戶人家,便早已退親,老夫人擔心大爺娶不到妻子,大房會絕後,這才終於答應將紀姨娘留下。”

柳蔚聽到這裡,已經糊塗了:“我娘是被大伯留下的?”

閱兒點頭:“是被大爺留下的,但後頭,出了意外。”

“什麼意外?”

“紀姨娘進宮了。”

“進宮?”

閱兒麵惆悵:“於嬤嬤這裡說得不清楚,隻說紀姨娘被貴妃接進宮了,有人說,貴妃是紀姨孃的表姐,也有人說,紀姨娘是貴妃的丫鬟,在貴妃娘娘進宮前,一直伺候貴妃娘娘。”

Advertisement

“貴妃?”

閱兒靠近柳蔚一些,低了聲音,小聲道:“便是當今的皇後孃娘。”

柳蔚猛地想到那雙微翹狹長的妖豔眸,那次在昭寧宮大殿上,曾與皇後有過一眼相對。

隻那一眼,讓柳蔚印象非常深刻,哪怕過了許久,直到今日,柳蔚依然記憶猶新。

閱兒又道:“於嬤嬤說,紀姨娘進宮六年,才被放出來,出來時,剛好是宮裡宮放出來嫁人的年紀,整二十歲。”

“那大伯……”柳蔚口而出。

閱兒搖頭:“那時候,大爺又出征去了,皇上做主,將紀姨娘賜給了二爺,也就是丞相,小姐您的父親。”

“然後呢?”柳蔚急忙問。

閱兒卻還是搖頭:“到這兒就斷了,後麵的事,於嬤嬤怎麼都不肯說,紀姨娘怎麼死的,又為何進宮六年,真的是給貴妃娘娘當宮去了嗎?大爺最後……又是怎麼死的,還有算來小姐您的出生年紀,分明是在乾淩十二年,也就是紀姨娘二十四歲的時候,才生下您的。若紀姨娘真的早早就嫁給二爺,怎的會過了足足四年,才懷上孕?而且,還有一個問題……”

柳蔚看著閱兒:“你說。”

閱兒抿抿:“奴婢有一年重節,聽秦嬤嬤親口說,大爺就是在乾淩十二年,死於京都的!”

柳蔚眼神複雜,沉下眸道:“確定嗎?”

“確定。”閱兒道:“秦嬤嬤跟奴婢說這個時,是讓奴婢準備重祭品,大概因為那年的重,恰好是大爺的生忌,要準備的東西格外多,秦嬤嬤抱怨了一句,雖說隻是一句,但奴婢聽得清楚。”

“奴婢這兩日也打聽了,確有其事!每年重清明,老夫人還都要去觀緣寺後山祭拜,但那後山除了秦嬤嬤,楊嬤嬤能跟著進去,誰也不準跟。”

閱兒今日帶來的訊息很重要,但卻著許多不明白,說到底,柳蔚想知道紀家是否還有剩餘之人,那些人又在何,到底還是冇有答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