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名門春事 第134章被弄丟了

《名門春事》第134章被弄丟了

魏王回憶著往事,長樂公主時不時的補充上幾句,而晉王則是坐在一旁一言不發。

賀知春站著屏風後頭,悄無聲息的流著眼淚。

最是無帝王家,可若不是魏王,天寶大約一出生便死了吧。

崔九在一旁看著賀知春哭得鼻頭都紅了,心中焦急萬分,李子泰真是太詐了,這是故意抬高自己,毀壞他崔九的輝形象啊!

他年之時還說過這樣的話?做過在皇後宮中撒尿這麼不雅的事?

他可是半點都不記得啊!甚至他都不記得自己年之時還過天寶的臉了。

這鐵定是李子泰瞎編的!

雖然他急得跳腳,但顯然賀知春全然沒有注意到他所想的這些事兒。

崔九無奈,從懷中取出一條帕子,遞給了賀知春,待賀知春接過之後,又後悔了。

糟了,這條是阿俏給他的那條,他好不容易乾淨了,天天放在懷中舍不用,如今一著急,又還給阿俏了,這下子要不回來了!

果不其然,賀知春了眼淚,低頭一看,這帕子咋這麼悉,這不是繡的麼?果斷的塞進了自己的袖袋之中。

這晉王和長樂就半點事兒都沒有麼,咋一坐坐這麼久?

「四哥事到如今說這些有什麼意思?我們今日來,也隻是想勸四哥顧念兄弟誼,不要再大兄了,你說你不在乎那個位置,又為何要結黨營私?朝中誰不知道魏王黨?」

魏王笑了出聲,「你說的魏王黨是誰?我,李思文,還有崔小九麼?崔小九是如何到我邊來的,別人不知道,你最清楚了吧,畢竟他同你年齡相仿,當初父親便是挑選了他作為你的玩伴。」

Advertisement

晉王俊臉一紅,他生得很白皙,又總是低著頭,看上去有一些懦弱的樣子。

「他那種子,誰得了他?一張就氣死人,你罵他他就打你,半點都沒有把寡人放在眼中。」

他上蒙學之時,聖人便把崔九來宮中陪他一道兒跟著夫子學習,那簡直是他不願意提及的悲慘歲月。

崔九闖禍他背鍋,崔九打架他傷……

最後還是聖人也看不下眼了,讓魏王把崔九領了去,這才拯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若是想要結黨營私,何必尋李思文和崔小九兩個二缺?他們一個不過是仗著父親名頭的二世祖小將軍,一個是到惹事生非的紈絝子弟,你覺得我靠著他們兩個能做什麼?」

崔九在屏風後頭簡直要氣炸了!

對著賀知春拚命的搖頭,李思文不清楚,他崔九可是長安城一等一的好兒郎好嗎?

他和李思文怎麼就沒用了,他可是清河崔氏家主,後站著大片族,李思文如今也是金吾衛,手掌兵權,這麼瞎的話,你也有臉說出口?

「英國公對聖人有多忠心你不清楚?清河崔氏有多狡猾你不清楚?你覺得他們當真能夠為我所用?」

「如果你不想要那個位置,那你更加沒有理由對付太子了。」晉王說著,冷笑出聲。

魏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哪裡對付太子了,明明就是他要殺我呀,弟弟你的心眼兒偏到沒邊了。」

他說著,原本和的臉一下子垮了下來,「李長治,上元節那日,我們全家一起去看燈。阿爹阿孃帶著小娘子們在茶樓坐著,我帶著天寶,太子領著你一起去給們買花燈。」

Advertisement

「走半道兒,天寶想要街對麵的兔子燈,人實在太多了,我便讓小太監抱在原地,同你們一道兒等著。你信誓旦旦的說會替我看好天寶的。結果呢,我一回來,你和太子回了宮,天寶卻沒了?」

晉王被他嚇了一跳,抬起下,「有刺客,小太監死了,人又太多,天寶不知道被到哪裡去了。我和大兄這麼多年,也很自責。」

長樂公主更是驚訝,這麼多年,這三兄弟都守口如瓶,從來都沒有說過天寶失蹤的時候,魏王是不在側的,隻有太子和晉王在。

「那刺客來得可真巧,偏偏等我不在的時候,偏偏隻弄丟了天寶,你和太子都無事?你說我自導自演,還不知道是誰自導自演呢!你敢拍著自己的良心說,你們不是故意把天寶扔下的嗎?」

晉王雙瞳猛的一,大吼出聲:「你莫要冤枉人!」

「我冤枉人?若要人莫知,除非己莫為。你和太子那時候對著天寶做了什麼事,自然有人看得清清楚楚的。我隻恨自己平日不苦練武功,不過去搶迴天寶,等我到的時候,已經不見了。」

「太子殘害親妹,讓流落他鄉多年,還裝出一副純良的模樣。這樣的人當君主,你服嗎?我不服。」

「他明明答應過我,要把天寶留下來的。我從來沒有為天寶爭過任何事,阿爹不給封號,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天寶就是的封號,邊的下人隻有吳麽麽一個麽麽,還是因為晉不吃,才給了天寶的。我可有為申訴過一句?我隻想平平安安的長大嫁人,這麼點小事,你們都容不下嗎?」

Advertisement

才剛學會說話,我教的便是君君臣臣,溫恭順,不可忤逆犯上,我都已經想好了,日後要把嫁給一個慫包,不敢納妾,不敢造反,也不上進,隻要對好就行了。為的是何?為的就是長大了對太子沒有半分威脅啊!」

「我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可是你們呢?」

崔九站在屏風後聽得直點頭。

沒錯啊,某就是不敢納妾,不敢造反,也不上進,隻對天寶好的慫包啊!

所以魏王哥哥,某就是你心目中妹婿的最佳人選啊!

可是你小時候到底教的啥啊,阿俏為何一點都不溫恭順……

崔九想著,又不由得為阿俏年之時得苦到心酸不已,生在帝王家有啥好的,還不如就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兒,有爹疼有娘

他想著,拉了拉阿俏的小手。

那次在知味記,魏王給阿俏吃薯蕷的時候,他便起疑心了。

他同魏王相識多年,一起吃過的飯不知凡凡,怎麼可能不知曉他不能吃薯蕷。那麼巧合,阿俏也不能。

他當時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賀家有賀知春賀知秋兩個兒,除了脖子上那塊玉佩能夠證明知秋是天寶外,還有別的證據嗎?

本就沒有,全靠賀餘兩片

萬一,萬一他有別的想法,把原本掛在知春脖子上的玉佩給了知秋呢?

誰是天寶還不一定呢!

魏王既然拿薯蕷試探阿俏,八之時天寶是不能吃薯蕷的。

他覺得知秋的不像是他的阿妹,反而知春很像,人都說三歲看到老,雖然多年未見,可讓一個跟猴子似頑劣魯莽的人,變一個膽小多疑之人,也並非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一試探,魏王知了,他也知了,阿俏本纔是所謂的天生帝命的天寶公主啊!

可是賀餘為何要弄一個假的公主進宮呢?

喜歡名門春事請大家收藏:名門春事更新速度最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