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名門春事 第143章大開眼界

《名門春事》第143章大開眼界

賀知春見青梨一幅古古怪怪的樣子,心中有了不祥的預

崔九那廝該不會在這樣的日子,也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吧。

「請的是哪家的中人?」阮麽麽站在一旁,替賀知春簪了一朵紅的絹花,添了三分喜氣。

青梨順了順氣,「是魏王妃的母親,吏部沈尚書夫人。」

阮麽麽點了點頭,意料之中的事。

魏王妃的母親出自趙郡李氏,也是世家豪族,同崔家乃是世

「中人倒無特殊之,就是崔九郎趕了十隻活雁來了……」

啥玩意?

賀家纔去家納彩,提了一對活雁,已經被贊頗有誠意了,崔九竟然提了十隻,不對是趕……

「確定不是鵝,是大雁麼?」賀知春有點窘,開口問道。

上輩子崔九倒是規規矩矩的過了禮,也沒有跟今世這般瘋啊!

說起來,許是相得更早,兩人經歷的事更多的緣故,崔九這輩子待的確是比上輩子更加心思外,簡直就是排山倒海……

「就是大雁,奴看得真真得,鄰裡街坊都好奇的看著呢,一路跟來了不人。崔九郎對小娘當真有心,要訓這樣,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也不怪賀知春如此問,活雁難抓,尋常百姓都通常都用鴨子或者是鵝來替代即可,昨兒個陸尋也來提親,提了一對兒活雁,現在還在後院裡撲騰著呢。

著賀餘不一會兒就得還回去了。

「哼!嘩眾取寵。」賀知春說著,角帶笑。

Advertisement

阮麽麽瞧得高興,「雖然於禮數不合,但到底是崔九郎的一片心意。」

青梨點了點頭,「可不是。三十多樣禮,拉了滿滿一大車,全都是按照古禮來的,半件不拉。要不說世家就是講究呢。而且崔九郎還額外給小娘準備了一斛珍珠,個個都圓滾滾的,大小相當。乍一眼看去,還當是小元宵呢!」

賀知春一想到崔九形容白白胖胖的像個元宵,瞬間明白了他送珍珠的含義,簡直是窘倒不行。

這廝怎麼就不能循規蹈矩的做一個正常人呢!

「是我阿孃在同沈夫人說話麼?」

自從賀知易榜上有名之後,王氏便像是吃了靈丹妙藥一般,一下子就好了起來,雖然也還早晚拜佛,但已經振作神出來主事了。

賀知春樂得清閑,把宅之事全都還給了,說到底王氏纔是正正經經的賀家主母。

青梨點了點頭,「夫人今兒個也很高興呢!正在同沈夫人飲茶,郎君也歸家了。」

青梨說著,又將崔九提親的場景繪聲繪的描述了一遍,「奴來之前,崔九郎剛剛進門,今兒個穿的還是大紅袍兒,上頭繡的金紋團花,跟上元節的大燈籠似的,啥來著?火樹銀花?」

賀知春被逗樂了,大燈籠,哈哈!

「哦,手中還抱著一隻白的番貓兒,奴曾經這坊市裡見過一隻,老金貴了。」

這大約就是那隻波斯白貓元宵了,大約的病癥已經好了。

Advertisement

「還有還有,崔九郎今兒說話與往日格外不同呢,咬文嚼字的,奴有點兒沒聽懂……」

得,還吊起書袋子來了,被昨兒個陸尋刺激狠了麼?

若不是來的是規矩頗嚴的沈夫人,賀知春恨不得的爬到樹上親眼去瞧上一瞧。

沈夫人的手腕,可是見識過了,上輩子嫁崔九,從嶽州發嫁,卻並沒有直接去清河,而是先到了沈家,認了沈夫人為義母,勉為其難有了個鮮的份,然後再從沈家發嫁去清河的。

說起來當真是心酸。

這已經是當時的清河崔氏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好在這輩子不用,就是賀氏娶不娶。

青梨正說著,賀知春就聽到了院牆之外一聲清咳,崔九來了。

他不敢進門,隻站在牆外,對著牆的說著話,「阿俏,某來求娶你了,你可願意。」

賀知春沒有答話。

「在何種況下,你會領著孩回家,喚我阿孃,卻不事先知會我呢?」

到底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崔九一愣,阿俏莫不是後悔了?又要考校他?

這該如何回答?這種送命題一旦沒有答對,阿俏會不會當場翻臉,不想嫁他了。

崔九有些哭無淚,他這麼好,為何阿俏總把他設想得那麼渣?

莫非曾祖將相人的本事給了?阿俏觀崔九麵相,日後鐵定是個拋妻棄子的混賬東西?

他想了想,決定還是照實回答,「按說某不會欺騙阿俏。但若是這事兒事關重大,有關於阿俏命,有關於朝堂,有關於崔氏全族,某有非如此做不可的理由,那可能會事急從權,先斬後奏。但時機一到,某肯定會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訴阿俏的。除非,這事兒你的確不能知曉。但是涉及後嗣之事,某定然會有個解釋。」

Advertisement

「這麼說可能有些混賬。但是阿俏,你知曉世家為何要選門當戶對的大家出子麼,並非是禮儀人往來之事,那些東西,但凡有心學習的人,都能學得會。」

「而是眼界與格局,在其位謀其政,有時候的一件事,可能會涉及到家族存亡,涉及到朝堂,子被困於宅,平日裡有郎君遮風擋雨,可萬一大廈已傾。這時候世家的主母便不再是主母,而是在下一代長起來之前,真正的一家之主。」

「有某在,清河崔氏斷然不會有那麼一日。便是有那一日,某也相信阿俏不輸男兒。」

宗老們為何沒有挑剔阿俏,嘀咕幾句都罷休了,並非是因為賀家錢多,也不是阿俏對他有救命之恩,能夠左右他的緒。

若論手頭的銅子兒和收益,清河崔氏不一定比得上賀家,但是世家的百年積累,已經可以讓他們視金錢於糞土了。

宗老們滿意的,乃是阿俏是崔鬥一手教出來的,和他說隻有阿俏能為他誕下後嗣。

庶子如草芥,嫡出的纔是真正的子。宗家方能做家主,分枝永遠都是分枝,除非你另立門戶。

這些看似毫無人味的法則與綱常,便是維持世家次序的基石,不能上分毫。

因此他崔九必須有嫡子,便是沒有,也要從嫡出的兄弟那兒過繼一個嫡子為後嗣。

他說得很誠懇,因為他現在不就有一件事瞞著阿俏麼,就是阿俏是天寶的事。

而且他到底是兒郎,雖然心悅阿俏,可也想要保家衛國,做出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業來。

他不信,阿俏當真喜歡那種日日裡圍著轉,其他地方一無是的紈絝子。

他雖然在魏王麵前那樣說了,可若他當真是那樣的人,又如何對得起清河崔氏家主之名,如何護得住阿俏?

喜歡名門春事請大家收藏:名門春事更新速度最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