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小閣老 第四十章 小閣老的安排

《小閣老》第四十章 小閣老的安排

“怕是老西兒不肯啊。”吳時來聞言,不搖頭道:“他們多啊,怎麼會幹這種‘讓了甜瓜尋酸李——自討苦吃’的事兒呢。”

“不打,給他們個更大的甜瓜就是了。”趙昊淡淡道:“回頭我給王天送個禮,看他怎麼說吧。”

“嗯,只要禮夠大,老西兒好說話。”徐渭點點頭,忽然笑道:“可笑馮保那幫傢伙,居然還沒意識到要大禍臨頭了。”

“沒辦法,他老且病矣,已經被邊那幫人控制了。”作家嘆息一聲道:“這幾年,全是徐爵馮邦寧那幾頭蠢貨在扯大旗、作虎皮。”

“今天彈章已經遞上去了,再蠢的貨應該也明白大難臨頭了吧?”趙昊道:“等徐爵找到你的時候,不妨跟他直說,現在是留財不留人、留人不留財。只有把大半家產獻給皇上,我們才能幫他們全而退。”

對蠢貨一定要把話說,指示到位,不然他們真聽不懂言外之意,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在那之前,他們還得先把所有會惹禍的東西理乾淨。”頓一下,趙昊又輕描淡寫道:“日後但凡從他們那裡泄半點,我會送他們全家去非洲開礦的。”

趙昊最初只能警告發配西山島,後來是耽羅島,佐渡島,臺灣島……如今終於可以達‘非洲警告’的就了。

~~

說完了馮保的事,趙昊又對趙錦道:“王國退了之後,終於到老哥哥來掌銓了。”

“我這個年紀,早該回去抱孫子了,兄弟你還是另請高明吧。”趙錦苦笑一聲,他都被徐渭兌怕了。

“那可不行,我爹就指著你和吳叔叔鎮場子了。”趙昊笑著中華牌香菸塞到來裡,安他道:“怎麼也得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Advertisement

“哎……”趙錦本就只是做做姿態。吏部尚書是非翰林出員的仕途巔峰,他的資歷早就夠了,只是一直被張相公著上不去而已。這要是沒當上天就退休,那纔是終憾哩。

“接掌吏部之後,在我方員的安排上,要儘量向地方上傾斜。”趙昊給趙錦點上華子道:“實在沒法派去地方的,就多往南京安排,務必要降低在朝員的比例。”

“這是爲何?”趙錦有些不解,京的升遷可比外快多了。

“這一來嘛,地方上才能鍛鍊人。”趙昊輕聲道:“主要是集團判斷,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朝堂將陷無意義的耗中。我們在京里人太多的話,既扎眼,又會爲無意義的犧牲品。”

“明白了。”趙錦點點頭道:“眼下四大總督我們只佔了一個,二十二的巡裡只有五個,也確實太了。”

在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合併爲河漕總理後,全國便只剩四大總督——薊遼總督周詠、宣大總督鄭、三邊總督陳三謨,以及兩廣總督牛默罔。

二十二個巡裡有應天巡金學曾、浙江巡唐鶴徵、福建巡張位、廣東巡於慎思和山東巡吳康遠。

至於藩臺臬臺、道員府縣就多了去了,無法悉數道來,大概佔五分之一的樣子。

其餘大量己方員,三分之一在兩京各衙門任職,三分之一任各省府佐貳,還有三分之一在省裡候補多年不能補缺,被長安個某某委員的名頭便隨意差遣,吃苦累背黑鍋。

好多人不了告病回家,甚至跑到集團去掛職……

之所以造這種糟糕局面,除了過去七年失去對吏部的掌控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裁汰冗員乃張居正改革的一項重要容。

Advertisement

張相公柄國十五年,幾乎年年都裁撤大批冗員。他的邏輯很簡單,因爲在考法的督促下,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自然就用不著那麼多人做事了,還能節省大筆俸祿和辦公開支……

其中裁員力度最大的萬曆九年,張居正在中央裁撤419人,地方員裁撤902人!在他當政期間,大明吏總數減了十分之三!

在這種背景下,哪怕趙昊的弟子也難免淪爲犧牲品……這也是趙昊和張居正決裂的又一明證。

其實趙昊私下是樂見這種局面出現的,彼時他的大移民剛起步,海外正奇缺管理人才呢。而且這些有功名的弟子來到海外行政區掛職,既是他們從頭學習的大好機會,也可以讓集團自己培養的行政人員,學習如何與傳統文共事。以免將來措手不及。

現在張太師作古,首輔和天都姓趙了,再不照顧一下弟子們,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不過趙昊還是希,儘量讓他們在府州縣正堂打熬。非但可以避開未來的朝堂風暴,而且一旦天下有變,這些地方主可比京有用多了……當然,這不足爲外人道也。

~~

囑咐完了趙錦,趙昊又給吳時來斟杯酒道:

“老哥哥的總憲之位,就由吳叔叔來接了。”

“哎。”吳時來趕雙手接過道:“我自會盡心竭力,幹好該乾的事兒。”

“接下來幾年,吳叔叔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趙昊歉意道:“所謂極必反,言們在隆萬兩朝抑太久,勢必要出現一次大發。你爲總憲,一個弄不好就會引火上啊。”

“唉,總要有人來幹嘛。”吳時來苦笑一聲,左都史地位極高、權力極大,但偏偏對下屬沒有太大約束力。十三道監察史,都有單獨上奏的權力。更別說六科廊那幫傢伙,鳥都不鳥總憲了。

Advertisement

“不要,我起起落落早習慣了。”

“不錯,吳叔叔儘管放心!你還年輕,就算下去了,日後也定能東山再起。”趙昊笑著與他下杯道:“將來我老哥哥退了,天就該你來了。”

“哎哎,我都聽賢侄的。”吳時來趕杯口低低的與趙昊了杯,滿臉堆笑道:“就像過去二十年一樣。”

“咱們再幹他二十年!”

“好呀,哈哈!”兩人大笑著,一飲而盡。

談笑間,小閣老就已經把未來兩任吏部尚書安排好了……

最後趙昊又向兩人一起敬酒道:

“京城和家父這邊就拜託二位了。”

“小閣老放心,我們定然鞠躬盡瘁,以爲元輔!”趙錦和吳時來趕忙一起舉杯。

待滿飲此杯後,趙錦又有些擔憂道:“只是皇上已經壯年,怕是不會再允許權柄旁落,叔父很難像張太師那樣一手遮天啊。”

“嗨,想什麼呢。”已經醉眼惺忪的趙首輔打個酒嗝道:“我也不是那塊料啊……”

“老哥哥擔心的很有道理,皇上好容易拿回權柄,就像小孩子終於得到了心心念唸的玩,肯定要新鮮一陣子的。”趙昊全當沒聽見的,自顧自對趙錦和吳時來道:

“估計這一兩年,他會起復很多被我岳父貶斥的員,貶斥很多我岳父重用的員。”

“完全有可能。”兩人憂慮道:“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老哥哥這邊,我看就順水推舟吧。我們要儘可能長久的佔據天之位,那就要儘量讓皇上覺得,老哥哥和他是一夥的。”

這可不是一廂願,人家趙錦有得天獨厚的聖眷!

他兒子趙士禧可是萬曆皇帝眼前的紅人……禧娃沒太監哈。人家是正經的武驤左衛指揮使,給皇上看大門的!

當年奪風暴,趙錦曾和上司張瀚一起上書勸張居正丁憂。結果張瀚勒令致仕,而趙錦卻因爲他兒子的緣故,被萬曆網開一面,只罰俸了事。

但趙錦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爲了朝中反對張居正的核心人

因爲是王學傳人在朝執牛耳者,與反對空談,打心學的張居正素來尿不到一壺。萬曆八年,張居正講學、毀書院後,更是遭到了趙錦嚴厲的批評……

趙錦可不是像趙昊那樣做戲。

因爲人和人的關係再親,也不會是完全重合的兩個圓,總有不相的部分——比如趙錦信的是王學,趙昊信的是科學。

張居正礙於趙昊父子的面,也只能著鼻子由他去了。

老侄子爲朝中反張的頭號人,哪怕沒有禧娃那層關係,也天然是皇帝親政後的心腹!

“至於吳叔叔這邊就要反過來了。”趙昊看一眼可憐的吳時來道:“你要全力保護那些被彈劾的員,他們可是締造萬曆新政的能臣幹吏啊!”

“哎,看來我這日子是真不好過……”吳時來苦笑著點點頭,心說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

“沒關係,能混幾年是幾年。”趙昊笑著給他減道:“咱們海外早就有條件接收更多移民了。下半年鬆鬆口子,多送出去五十萬移民。明年開始每年三百萬,三年一千萬,優勢就更大了!”

“這麼多?”衆人紛紛倒吸冷氣,別看他們爲江南幫核心,然而誰也沒去海外看過。

“不多,九十八個市,明年就是一百多個市了,每個市分三萬人不到。”趙昊卻毫不以爲意道。

“哈哈好,等我被罷回家,一定要去海外十八省看看,咱們爲華夏打下的大好河山!”吳時來似乎被注了一能量,一掃畏之態,抖擻神道。

ps.整整奔波了12個小時,終於到家了。睡一覺起來碼完一章,繼續睡了,明早起來全力開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