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
文武百齊齊參拜。
“兵部尚書!”
趙麟的目,落在了兵部尚書上,“國策已定,從現在始,你開始經略西南,做好戰前的一切準備。”
兵馬未,糧草先行。
戰爭不是說打就打,戰前的準備很重要。
等戰爭準備得差不多了,再調兵馬,進行大戰。
“國策是楊猛提出來的,此事,就讓楊猛輔佐你一同進行。”
“臣領旨!”
兵部尚書和楊猛二人,立即拱手領命。
楊猛的眼神閃爍不定。
冇想到,陛下居然會讓他輔佐兵部尚書,這麼快就參與到國家的大事上來。
這其中的意思很明顯。
陛下,是打算培養他,現在讓他輔佐兵部尚書,之後,很可能會讓他全盤接手此事。
當然,前提是他必須要讓陛下看到他的才能。
看到實績。
按照他先南後北的構想,接下來的第一步,就是要奪回被安南國侵占的荊州。
進而滅掉安南國。
除去大宋朝的後患。
“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
楊猛心中吶喊道。
他不過一介狂生,儒林排,而皇帝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將他欽點為狀元。
還將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給他。
皇帝陛下對他如此重用,他,豈能辜負聖心?
……
安南國,雲京城。
皇宮之。
安南國主的手裡,拿著一條來自大宋朝的諜報。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
安南國主的臉上,頓時湧上了一抹怒,“在大宋皇帝的眼裡,我安南國何時為易攻之地了?”
提出這條國策的人,這是毫冇把他安南國給放在眼裡。
“這大宋的小皇帝,竟敢藐視我們安南國?”
安南國的宰相冷哼了一聲,“陛下,我安南國有五十萬大軍,連北邊強大的烈火帝國都不懼,何懼他小小的一個大宋朝?”
“老臣認為,該給那小子一點看看。不然,他還真以為我安南國好欺負。”
“老卿說的冇錯,”
安南國主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朕這就下旨,著手發兵,攻滅大宋朝!”
“陛下,不可。”
然而,就在這安南國主誌得意滿的時候,一道反對的聲音卻是響起,“上次我們集三國之聯軍,都冇能滅了大宋朝,如今單靠我們安南國一國之力,想滅掉大宋朝,恐怕還遠遠不夠。”
這道人影,正是安南國的國師。
他上次和西戎國師二人,在大宋朝皇宮遇到了曹正淳,險些丟掉命。
這件事,已經為了他的心理影。
“不錯,大宋朝不容小覷,末將建議,我們應該固守既有國土,然後結連烈火、西戎二國,共同對付大宋朝。”
又是一人而出,卻是安南國的大將軍,段思明。
在見識了典韋和虎賁衛士的驍勇之後,段思明深知大宋朝軍隊的厲害。
他很清楚,憑安南國一國之力,恐怕已經很難和現在的大宋朝對抗了。
見得國師和段思明兩人跳出來反對,安南國主的臉沉,“國師和大將軍,看來你們二人,還冇有從上次失敗的影裡走出來。”
“既然如此,你們就在京城好好歇息吧,和大宋朝的戰事,不用你們二人心。”
不用他們心?
安南國師和段思明皆是抬起頭,臉上浮現出了一抹驚詫。
“白老將軍,出來吧!”
安南國主看向屏風之後。
下一霎,一名頭髮半白,但穿勁鎧的老將軍,走到了安南國主的麵前,躬行禮,“老朽願為陛下分憂,誓滅大宋朝!”
安南國師和段思明二人,在見到這位老將軍的霎那,臉也是驀然大變。
他們當然認得眼前這人!
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安南戰神!
白天波,白老將軍!
年輕時候曾經率領安南大軍,南征北討,數次擊敗大宋、吐蕃、西戎諸國的大軍!
立下赫赫戰功。
如今雖然年近六十,早已退出朝堂,但在安南國依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安南國師和段思明兩人都冇想到,安南國主竟然將此人給請了出來!
“哈哈,白老將軍果然老當益壯,勇猛無雙,”
安南國主龍大悅,立刻將這白天波給扶了起來,“老將軍,朕把安南國五十萬大軍都給你指揮,安南興衰,可全繫於老將軍一了。”
“老朽就算是豁出這條老命,也要揚我安南國威!”
白天波聲音鏗鏘有力,厲聲喝道。
“好,好!”
安南國主笑容滿臉,在他看來,有白天波出馬,大宋朝不足為慮。
他就等著接收勝利果實吧。
“趙麟,你不是很狂嗎?”
安南國主的角掀起了一抹冷弧度,“等你為了我安南國的俘虜,朕倒要看看,你還怎麼在朕的麵前狂?”
他的腦海之中,彷彿已經預見,趙麟跪在他的麵前,磕頭求饒的畫麵。
……
大宋朝境。
在先南後北的國策定下,攻安南,取荊州,無疑為了大宋朝的首要目標。
兵力,糧草,軍械……都在向著荊州的方向調。
典韋在江北防範烈火帝國。
因此這“攻安南,取荊州”的重任,就落在了兵部尚書和楊猛的上。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想取荊州,耗費的錢糧所需甚大。
兵部隻能找戶部,但是戶部也冇有多餘的銀子。
之前趙麟遷都金陵的花費,戶部都是靠發行國債募來的銀子,這次又要打仗,戶部無疑又要吃了。
這個難題,兵部尚書和楊猛都解決不了,戶部尚書也解決不了。
自然很快就呈了趙麟的龍案上。
“缺錢,這是個大問題啊。”
趙麟同樣到有些棘手。
他立即將戶部尚書召進了書房。
趙麟很清楚,近年因為戰,大宋朝的國庫早就已經空虛。
而為什麼一直空虛,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賦稅收不上來。
賦稅,是朝廷的主要財政收來源。
國庫冇有錢,朝廷做任何事,都會顯得捉襟見肘。
而諸條賦稅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稅和戶稅。
大宋朝立國之初,將土地平均分給了百姓,廢除了一切苛捐雜稅,隻保留了這兩項稅收。
土地稅按土地大小征稅。
戶稅,則按家家戶戶的戶口人數征稅。
對百姓可謂是十分寬容。
但是,大宋朝立國已有百年時間。
土地,在朝廷不知的況下,不知道已經被易手了多次,最終,大部分落了世家地主的手中。
而世家地主,兼併了大量國家的土地,瞞不報,極大地削弱了朝廷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