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小閣老 第四十一章 小閣老送禮

《小閣老》第四十一章 小閣老送禮

二更夜半,酒席散去。

趙昊送客回來,見父親還在吃茶,便知道他有話說。

“兒啊,怎麼聽你這意思,又要走呀?”趙守正不捨的著趙昊。“纔回來幾天啊?”

“對,要走了。從前岳父大人歸葬,我這個婿都千里相隨。此番岳父大人歿了,我卻不扶棺南下了,豈不讓人笑掉大牙?”趙昊點點頭道:“再說還有個老太君呢,我和筱菁得送老人家回江陵的。”

“那下葬之後呢?”趙守正著兒子,他以爲自己當上首輔,趙昊就會在京裡常住了呢。

“集團二十週年大慶,還有一堆事兒要理呢。”趙昊輕嘆一聲道。

“大慶之後呢?”趙守正又問道。

“明年是四五計劃收……”趙昊歉意道:“現在集團攤子越來越大,怕是在京裡也待不了幾天。”

“唉,真是聚散匆匆啊。”趙守正鼻頭酸酸道:“還以爲,終於可以跟你常見面了呢。”

“……”看著趙守正斑白的兩鬢,趙昊涌起一陣歉意。老爹今年也五十有七,在這年代是正經的老年人了……

饒是他巧舌如簧,此時卻搜腸刮肚,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安父親幾句。

“瞧我,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說這些。”趙守正笑笑,寬兒子道:“你放心回去吧,不用擔心爲父,你都安排的這麼妥當了。”

“是,我父子最好不要同時在京裡。”趙昊點點頭,低聲道:“父親有什麼事吃不準,你跟吳先生說,當天我就能給你答覆。”

“哦,你們現在這麼厲害?”趙守正驚喜過道。他卻是從來不懷疑兒子的。

“對,現在就這麼弔。”趙昊笑道:“天涯若咫尺,父親有什麼我第一時間就會知道。”

Advertisement

“那太好了!”趙守正似乎大道:“你有什麼事,也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爲父!”

“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趙守正起抱了抱兒子,眼淚汩汩而下。

~~

翌日傍晚。

吏部尚書王國結束了忙碌的一天,坐著轎回到自己的天府。

待轎子穩穩落下,轎伕下轎桿,管家挑起轎簾,扶著一臉嚴肅的老天下來。

“今晚吃刀削麪還是臊子面?”王國開口就是人生頭等大事。

“回老爺,今晚吃涼麪,夫人說再不吃就秋涼了。”管家恭聲答道。

“唉……”老王嘆口氣,涼麪口味忒淡,他不是很喜歡,便補救道:“我那碗多放麻醬。”

“是,老爺。”管家趕應下。

“府上今天有什麼事啊?”王國一邊往屋裡走,一邊隨口問道:“送禮的人還多嗎?”

馬上到八月節了,這可是與春節並稱的兩大送禮時節。往年這時節,天府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收到的禮能把庫房

然而京裡沒有可言,他要致仕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場。王國很擔心會影響到自己最後一次斂財的機會。

“回老爺,還行。”管家輕聲答道:“收到三四十份禮單,就是就往年都薄了不。”

“那是肯定的。”王國黑著臉道。

“哦,對了。小閣老送的倒是分量十足。”管家忽然神怪異道。

“小閣老給我送禮?”王國剛擡準備進屋,聞言單懸住,好似金獨立道:“這太打哪邊出來了?”

心說是不是嫌我給他家送的老陳醋和竹葉青太寒磣了啊?我這不快退休了嗎?還破費個啥啊……

Advertisement

“禮單拿來看看。”王國忙道。

“沒有禮單。”管家搖頭道:“就兩條大鐵疙瘩。”

“大鐵疙瘩?”王國愈發奇怪。“拿來瞧瞧。”

“哎。”管家忙應一聲。

盞茶功夫,六個壯碩的家丁,擡著個足有一丈多長的木箱子,步履沉重的走了進來。

“擱這兒,當心點,別砸壞了地磚。”管家指揮著家丁,將木箱子緩緩放在堂中。“慢,慢點兒。”

木箱用的木料很一般,就是普通的松木板,連漆都沒上,一看就是用來裝貨的,而不是裝人的棺材。

待家丁卸掉箱蓋,王國便見鋪滿木屑的箱子裡,躺著兩長長的工字型鐵軌。

“就這玩意兒,死沉死沉的鐵疙瘩。”管家從旁道:“搞不懂送這玩意幹啥?”

“你這傻缺,這可是千金不換的寶貝啊!”誰知王國卻兩眼放,趴在箱子上,雙手著那筆直的軌面,喃喃道:“對我們山西來說,更是萬金不換的無價之寶啊……”

他曾經親自去西山考察過門頭鐵路,自然一眼就能認出來這是鐵軌來。

不過門頭鐵路的鐵軌比這個要得多,一足有五丈長,讓他沒法讓人回來研究,這會兒才能親自一睹實

唐山鋼鐵廠生產鐵軌的標準尺寸是16米長,每米25公斤重。

鐵軌要儘量的長,這是趙昊親自要求的。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接頭,便於安裝也讓行駛更平順。

而且防盜效果槓槓的。因爲以這個年代的車廂載重量來說,用30公斤以下的輕軌便綽綽有餘了。鐵軌要是造的太短,被盜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在大明,鐵,可是很值錢的!

Advertisement

鐵軌來到16米長,重量達到800斤,雖然會給運輸帶來很大困難。但對常年運送輒數噸重原木的集團來說,並不是太大的麻煩。

卻足以讓外人絕了鐵軌的歪心思,這種鋸不斷、砸不爛的玩意兒,就是能回去你也沒地兒藏啊!

趙昊這是爲了給老王展示鐵軌,才讓人截了兩段一丈長的樣品下來。

~~

王國讓僕人趕把褚鈇和劉東星來家裡一起吃涼麪。

醋黨三巨頭一邊端著麪碗哧溜哧溜的吃麪,一邊看著幾個山西老鐵匠現場鑑定那兩鐵軌。

等他們吃完麪,幾個鐵匠也有了結論。

“說說吧。”王國拿起帕子,對那個爲首的歐鐵匠道:“這玩意兒你們造得多錢一?”

“多錢都造不出來。”歐鐵匠嘆氣道:“這玩意兒整段都是鋼質的,而且從斷面看,裡頭也是鋼的。”

“噗……”褚鈇一口茶水噴老遠:“你胡說什麼!”

他是工部侍郎,對大明的鋼鐵工業並不陌生,知道最先進的滲碳法,也不過是把鐵外面一層變鋼。

“可事實就擺在眼前。”歐鐵匠一臉絕道:“我們山西一年煉出的鋼,也打不了這麼幾段……”

“臥槽……”王國一頭汗道:“這不暴殄天嗎?”

“這麼說,我們還是遠遠低估了江南集團?”劉東星也震驚道。

“太可怕了。”褚鈇半晌方回過神來。他分管兵局,深知鋼材對軍事的重要意義。

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鋼製的刀刃兼鋒利與堅韌,可以大大提升士兵的戰鬥力。但大明的鋼產量實在太低了,只有將領親兵和邊軍銳能用那種‘鋼刀’。

至於把鋼材用在火槍火炮上,更是想都不敢想。

江南集團卻能用鋼材鋪鐵道,這意味著什麼?褚鈇不敢往下想了……

王國和劉東星也陷了沉默,廳堂中瀰漫著恐懼的氣息。

其實馬拉貨車的鐵軌用鐵便足矣,後世歐洲國家用普德林法生產的鐵,鋪築的鐵路達到七萬多公里。但由於半凝固態冶煉的本弱點——勞條件惡劣和鐵品質差,在轉爐鍊鋼法誕生後,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趙昊已經能用轉爐鍊鋼法大量生產廉價鋼,自然一步到位,跳過鐵軌上鋼軌了。

不過生產軌道鋼用的不是唐山的鐵礦石,而是從馬鞍山開採的鐵礦石,在蕪湖鑄造生產的。

經01所試驗發現,馬鞍山鐵礦煉出的鋼含磷偏高,磷增加了鋼材的脆,尤其是縣主降低了鋼的低溫韌,稱爲冷脆。故而無法用來鑄造武

但同時,磷又能顯著提高鋼的抗拉強度,也能提高鋼的耐腐蝕,十分適合製造輕軌用鋼軌。趙昊便因地制宜,在蕪湖生產起軌道鋼來。

不明就裡的老西兒,可分不出什麼是軌道鋼什麼是工鋼,已經被趙昊送來的這兩段鐵道,徹底震懾住了。

~~

八月初四,便是太師張文忠公移櫬南歸的日子。

萬曆皇帝派太僕卿於鯨,吏部、禮部各出一名員外郎,加上錦衛指揮僉事曹應奎,四名文武護送回南。趙太夫人也同時南歸江陵,護送的是司禮太監陳政。

張居正的六個兒子自然一併南返丁憂,他的婿也扶棺同行,一行人護送著他的靈車,浩浩離開了張居正居住二十二年大紗帽衚衕。

從大紗帽衚衕一直到正門,沿途不但擺滿了各大衙門特意設置的香案,更有數以萬計的京城百姓趕來送行。十幾里長街的兩旁,滿了跪地痛哭的人們,場面十分令人容。

被這萬民哀悼的氣氛染,趙太夫人哭暈在張筱菁的懷裡,張筱菁也淚水漣漣,回著長街盡頭的大紗帽衚衕。

那裡,再也不是的家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