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

說到人口,在古代,是戰略資源,人多了種地的也多,人多了打仗的也多,這就是人多的作用。

按照商業注意的邏輯來看,人多了,下館子的人多,餐廳生意好,人多了買的服的人多,服裝店的生意好,人多了山賊連收過路費都多起來了,自然而然也不會因為殺人劫貨,對社會治安也有了一定的幫助。

但是人多也有負麵影響,例如人多了古代生產力跟不上來,養不活,很多人活活死。

人多了若管理製度跟不上,經濟發展跟不上,文化教育跟不上,也很容易出問題。

趙桓就清晰記得,在後世有個“阿三國”的,人口數量直追天朝,但社會卻本無法消化這麼多人,導致社會犯罪率暴漲,也造了混頻生。

所以人口是一把雙刃劍,看你怎麼利用了。

就趙桓看來,華夏的文明基是完全能夠承載住大量人口的,華夏在這個時代,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僚管理製,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蘊。

宋朝末年,華夏人口數量已經突破到126億,比曆朝曆代都要多,這也是商業發達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條件。

就說東京,人口破了130萬,這是什麼概念?同時代的羅馬、黎等國際大都市,人口不過6萬左右,即便是號稱歐洲最發達的君士坦丁堡,人口也不超過十萬。

而北宋的江陵府、應天府、杭州、都、大名府這些地方人口都在十萬以上,並且宋朝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了25,甚至一度在神宗時代達到30。

Advertisement

中國在2018年,城市化率達到60,這樣的數據對比,足以可見宋朝時候,城市的發展是很客觀的。

不過經曆了金軍南下,河北與河東這兩路的許多城市基本被打廢了,所以現在的局麵,並冇有宋徽宗時代好,但也絕不差,南方的經濟已經出現了空前發展。

按照這樣的數據算下來,北宋有八千八百萬農村人口,這些人在史書上是形人,是不被記錄的,他們的一天也很簡單,種地、吃飯還有閒聊。

由於地主繁重的賦稅和朝廷各種徭役,他們除了種地,還要出時間來滿足朝廷的需求,徭役是冇有任何收的,沉重的賦稅又盤剝了他們的勞價值。

趙桓來到這個時代,所頒佈的新政,最主要的第一步便是解除這種製,釋放出人民群眾的活力。

就說最近一段時間,皇帝的探子向皇帝呈報上來的資訊,從京畿路嚴格執行新政後,農民對種田的熱空前高漲,他們每天的時間都是自己的,一家三口,不需要擔心種田種著種著被差抓去當免費勞力了。

這樣一來,他們在種地的時候,幾乎是可以看到自己未來的糧食的,家裡的小崽子再也不用吃了上頓冇下頓了。

再加上朝廷規定,賦稅減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以前農民將賦稅完後,就隻剩下最後一口糧食,供自己家裡不死,但現在不同了,現在不僅可以大口吃飯,還有存糧!

並且,更令大家高興的是,秋天就快要到了,莊稼要了,果子也要了,今年的秋天一定是一個收穫的秋天。

Advertisement

得到這樣的好訊息,趙桓是打心裡高興,政事堂也一掃前段時間皇帝大殺特殺的張氣氛,現在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覺得這樣下去,都可以差了。

唯一讓政事堂的大佬們愁心的就是要吸引大量的人口到東京城來,按照皇帝未來二十年的東京城的規劃,到明年結束,東京城要增加至二十萬的人口,之後的三百多萬,要逐年遞增。

這二十萬人從哪裡去找?京畿路去遷?遷誰?遷農民嗎?遷完誰種田?冇有人種地大夥兒吃什麼?

趙桓可不管那麼多,他隻是張口便下任務,明年年底之前東京城必須多二十萬人,這是基本任務。

狠狠榨了宰相們後,皇帝便召見秦檜,又召見了兩府的宰相和翰林重臣,大家一起去新立的科學院。

趙桓非常清楚,榨歸榨,但是不想辦法,最後榨出來的隻有人,冇有人口。

宰相們不是擔心大量遷移人口到城市裡後,冇有人種地,到時候糧食產量大減麼?

那就想辦法提升農業的效率,以前五個人的產量,若是能一個人完,那其他四個人都可以遷城市了,當然,不能這麼簡單折算,那四個人遷城市後,糧食消耗會倍增,所以按照兩個人可以遷城市來做等比例換算。

這種事,宰相們是完不了的,趙桓也是冇有辦法的,隻有科學院能完任務。

關於科學院的立,也是飽爭議的,用大臣們的話來說,皇帝這是不務正業,竟然一口氣投了一百萬貫在科學院上。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道秦檜這廝在民間哪裡找來的一些怪人,引薦給了皇帝,聽說皇帝為每一個人在東京城購置了房產,並且月薪都快要追上宰相了。

這簡直是本末倒置,這些人在民間擺弄擺弄那些七八糟的東西就算了,現在居然還跑到東京來欺騙皇帝了。

在大臣們看來啊,這些人和喜歡裝神弄鬼的騙子冇有區彆。

就說這個陳旉的,一冇有功名,二冇有門第,被秦檜找來,跟皇帝說此人乃是江南一奇人,與陳旉流後,腦子缺弦的皇帝便送陳旉一座宅邸。

這完全是宰相的待遇,當年連蘇東坡考上功名之後也冇有得到這樣的賞賜。

當大臣們隨著皇帝到了科學院,心中卻個個不是滋味。

大臣們終究讀的是儒學,對百家雜學肯定是瞧不上的,雖然不知道皇帝又了哪門子風帶他們來這鬼地方,但大臣們都做好了看皇帝笑話的準備了。

韓公廉帶著陳旉在門口恭候多時,見皇帝來了,便行禮:“臣等叩拜天子萬安。”

“卿不必多禮,朕今日帶著兩府相公前來是有要事請教。”

聽皇帝這麼一說,徐仁、唐恪等人心中是更不屑,皇帝,我們好歹也是宰相,治世之才,怎麼就要向這幾個不務正業的人請教了呢?

“陛下睿智如海,臣等不敢言指教。”

韓公廉速速將皇帝以及宰相迎了進去,科學院現在還是臨時辦公點,新的辦公點修建在城東,地盤剛剛畫下來,工部還在做設計圖。

趙桓道:“陳卿,朕就直言了,現在宰相們遇到了一個問題,朕給他們下了任務,要在明年年底之前遷移二十萬人到東京城,但是宰相們擔心就這樣強遷移過來,造田地荒蕪,糧食產量下降,前日你跟朕提過現在大宋的農桑種植方法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朕想你跟宰相們說說,免得他們睡不著覺,到時候私下說朕為人所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