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

大概,申屠信不知道,李休玄也不知道,韓世忠在正統的曆史上,曾經也打過一場水戰。

八千人乾翻了金兀朮的十萬人。

當然,十萬人的記載有點誇張,但韓世忠的水戰打得的確老辣。

這就是名將和庸才的區彆,庸纔會為自己的各種失敗找理由,然後繼續舒舒服服庸下去。

名將管你是陸戰還是水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萬變不離其宗。

南方真的要刀子開乾,怎麼會是嶽飛和韓世忠的對手?

這一點趙桓從來冇有懷疑過。

趙桓當即就批準了樞院關於戰船的軍費,韓世忠要多給多,不夠立刻造。

能多快就多快,韓世忠的大軍一日不下杭州,趙桓心中一日不舒坦。

北宋因為大致上統一了華夏,長江和黃河都在腹地,除了在開國之初,打蜀地和南唐的時候用了戰船,以後的船多用於漕運,並非專業的戰船。

不過古代對於船的種類也並未分得如此開,漕運的船稍作改良,也就了戰船了。

而宋代造船技已經非常發達,尤其是南方,杭州、泉州、廣州,都有大量的造船坊,民間也有不造船的商人。

韓世忠抵達滁州已有數日,卻在長江邊上一艘船冇有看見,哪怕是捕魚的船也冇有。

“許知州,吾聽聞江寧到滁州每日行船絡繹不絕,為何吾一艘不曾見?”

滁州的知州許茗道:“韓指揮使,實不相瞞,今年南方許多船隻因年久失修而腐壞,最近又是漕運高峰,江邊的船隻全部調去南邊。”

Advertisement

“原來如此,看來某便要在這裡駐紮一段時間,叨擾許知州了。”

“韓指揮使哪裡的話,都是為朝廷效命,為聖天子分憂,某不敢怠慢。”

韓世忠回了軍營,便開始給皇帝寫奏疏。

什麼狗屁年久失修,什麼狗屁漕運高峰,騙鬼去吧。

許茗必然是收了錢的,調走船的就是這個許茗。

無非就是想將他韓世忠拖延在這裡,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了,怕是再過個半年都不一定回來吧。

所以韓世忠果斷找皇帝要船。

當趙桓接到韓世忠的奏疏的時候,卻在裡麵讀到了另一層資訊,趕將這個許茗給撤下來。

他便將李綱、徐仁和劉彥宗來。

“李綱,韓世忠要戰船,此事你可知?”

“回稟陛下,臣亦收到了韓世忠的書信。”

“他要多就給多。”

“這……陛下,遵旨。”李綱覺樞院的經費在燃燒啊。

西北的軍費、幽州的軍費、江陵府的軍費,新軍的軍費。

李綱細細算下來,好在最近在裁汰軍了,拱衛京畿的兩路軍都已經被乾掉,南方軍的軍費都被皇帝了下來。

新政的改革纔剛剛開始,不同於政事堂的行政改製,樞院這邊的改製阻力會更大,畢竟是涉及到了軍隊了。

如現在南方軍鬨得兇猛便是軍政改製惹來的禍,但皇帝現在是鐵了心的,誰敢逆著朝廷的新政來,管你是文還是武將,一律去見閻王就是了。

Advertisement

“劉彥宗,聽說那個許茗是個貪,你去覈實一下這件事,如果是,立刻立案,徐仁,你做好重新調人的準備。”

劉彥宗心裡立刻明瞭,什麼聽說是個貪?分明就是那個許茗現在阻礙了韓世忠,皇帝你要弄死他。

劉彥宗立刻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查個水落石出!”

還需要查嗎?陛下,皇城司已經去抓人的路上了吧?冇有人比你行更迅速了。

我轉回去隻需要立個案,然後跟史臺那邊打個招呼,這事就定下來了,午飯之後的事啊!

仁道:“陛下放心,臣即刻尋找合適的人選,一定做到民如子。”

仁心裡也嘀咕著,一定配合韓世忠。

趙桓問道:“多久上任?”

我靠,皇帝,你這也太直接了吧,劉彥宗都還冇有查,你就問多久上任了,咱們能不能含蓄點!

“臣現在就有一個人選,名為胡語堂,之前在京東路認知縣,此人手段凜冽,品行端正。”

“嗯,就讓他去,朕相信你。”

趙桓也未多問,既然徐仁現在都已經老老實實配合他這個皇帝全力推行新政了,且又是被罰俸祿,又是被威脅要掉腦袋,皇帝當然也要拿出相信他的態度。

不然,就算是條狗,心裡也會有很大很大的怨唸了。

皇帝是在告訴徐仁,朕是相信你的,你放手去乾就是了,你推薦的人,朕不會有任何懷疑的。

Advertisement

原本因為東京糧價上漲一事,被皇帝罰錢威脅,到心中失落不爽的徐太宰,頓時心好了很多。

“是!”

“陛下,糧價降下來了,近三個月,從京畿路、京東和京西路,移民到東京城的人數三萬人,其中有兩萬人已經找到工事,有了收。”

仁說的這些,趙桓心中都是清楚的,老實說,這些新政的節奏,都還在趙桓的掌控中,徐仁執行得也還不錯,隻是速度還是慢了一些,還要再快。

不過趙桓也知道,對於徐仁這種古人來說,這種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政事堂這幾件事做得很好,朕有徐卿,可高枕無憂矣!”

“承諾陛下重,為君分憂,乃是臣分之事。”

唉,真是伴君如伴虎啊,這個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前兩天還因為糧價的問題說要砍了他,現在又是當中給出如此高的稱讚。

“隻是,子一事,需加了。”

趙桓道:“子一事待南方穩定下來,糧食供給跟上再說吧。”

如今因為南方的事,東京城的糧食總量下降,本來就已經造價飛漲,在這個時候發行子,無疑是難上加難。

一件事,做之前要找準核心點,不然一旦出拳打出去,冇打中,難免會影響士氣,造後續執行的疲無力。

子在趙桓的規劃當中,是排在解決了糧食問題的下一步的。

雖然皇帝是個急子,但在大戰略上,卻並不急不,每一步走什麼樣的棋子,心中清楚得很。

眼下隻要保證北方邊境無數,保證東京城價,聚焦解決南方的事即可,解決完了,皇帝才能放手乾。

那個時候,新政才真正開始。

要想帶領一個古代的君權農業國家騰飛,豈是殺殺殺就能全部解決的。

殺人不過是手段而已,真正要讓大宋崛起,任重道遠。

ps:繼續求推薦票,對了,有書單的大佬,麻煩將本書加書單,拜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