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道家祖師 第185章 掌上舞

《道家祖師》第185章 掌上舞

我這一夜睡得有點不踏實。

第二天剛一睜眼,就聽到不周山莊的樓道裡傳來熙熙攘攘的腳步聲。

仆人們都在忙著打點劉神仙大壽的事

我洗漱的時候,門外傳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劉安康。

“你怎麼這時候來找我,劉管家?”我問道。

劉安康說道:“家主剛剛起床,聽說您來了,請您過去一趟。”

我穿好服後,隨著劉安康去了劉神仙的臥房。

那時劉神仙臉有點差,穿著睡,麵無

“張拜見劉老神仙。”我恭敬說道。

劉神仙擺手,說道:“你我就不必客氣了,張啊,你當初找到萬壽果樹時也吞食了一顆,吞食之後,覺怎樣?”

我說道:“生津止態輕盈,您突然問這個問題,莫非您吞食萬壽果之後出了什麼問題?”

劉安康說道:“家主多年以來極其注重養生,一日三餐必不可,每天清晨都是六點起床晨練吐納,晚上九點準時睡覺,但是服用了萬壽果之後,連日胃口不佳,這些天時常犯困,早晨難以起床。”

我連忙說道:“我給劉老神仙的的確是九百年份的萬壽果,怎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我不是懷疑你什麼,隻是想讓你來說說話。”劉神仙咳了一聲說道。“一會兒壽宴有些節目,你就坐在我旁邊吧。”

“好。”我應了一聲。

半個小時後,劉神仙洗漱完畢,穿著紅過壽服,步壽宴大廳。

劉安康一直服侍左右,我也跟在劉神仙後一同場。

劉神仙出現之前,壽宴大廳,眾人已經等候多時。

“孫兒劉福,給爺爺磕頭了,祝家主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莊主劉福帶頭下跪磕頭,口中說著賀壽詞。

Advertisement

“祝家主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廳眾人全部磕頭齊呼。

“好好,真好,起來吧,都是一家人,坐下來說話。”劉神仙笑麵盈盈地說道。

眾人起落座,莊主劉福坐在劉神仙下方的左半側,我則忐忑不安地坐在右半側,畢竟這是不周山莊的家宴,我一個外人坐在劉神仙左右手的上座,彆說旁人,我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

眾人落座之後,劉福起說道:“爺爺,您此次過一百三十八歲大壽,袁大將軍特意送了一副牌匾過來給您賀壽。”

“袁將軍送的牌匾?”劉神仙大興趣,說道:“快拿上來,讓大家都開開眼。”

劉福拍了拍手,很快兩名仆人將一副牌匾抬上來,紅布掀開,牌匾上正寫著“叢雲國老”四個鎏金大字。

劉神仙哈哈大笑,說道:“都說袁將軍武道絕顛,冇想到書法也有這般造詣,用揮斥方遒這四個字形容再好不過,不過這字跡我怎麼看著有點眼?”

劉福說道:“回爺爺,袁將軍還特意說了此事,說他這是模仿偉人的筆跡寫給您的,也隻有您,能當得起國老這個稱號。”

“哈哈,我就說嘛,看著跟十三的筆跡的確神似,不過國老我可不敢當,袁將軍是過譽了。”劉神仙笑著說道。

“爺爺您功高蓋世,當年若是冇有您指點十三,他又何能如此順利大一統?”劉福說道。

“話不要講,十三是應運而生之人,是天定之子,我隻不過是賣了個順水人而已,家宴不談國事。”劉神仙眉頭微皺,淡淡地看了劉福一眼。

劉福冇再說話,二莊主劉滿說道:“爺爺,除了袁大將軍的牌匾,十大將軍還健在的幾位都紛紛派人送來了賀禮。”

Advertisement

“好,那就一一拆開看看。”劉神仙說道。

上層社會的人所送的禮大都是字畫和一些紀念意義的東西,因為劉神仙並不缺錢,也不缺名貴的東西,看了幾樣禮之後,劉神仙看乏了,就說道:“不看了,表演節目吧,大家一邊吃一邊看節目。”

劉神仙說完,門口有人專門招...人專門招呼,很快上來一位穿民國袍子、戴著墨鏡的的老者,老者懷裡抱著二胡,劉安康見此景說道:“見了家主,要將墨鏡摘了不知道嗎?”

那老者恭敬說道:“我怕墨鏡摘了會汙了劉神仙的眼,我這雙招子是瞎的。”

劉神仙看向劉福問道:“往年拉二胡的渝師傅呢?”

劉福說道:“爺爺,渝師傅去年的時候駕鶴西去了。”

“哦。”劉神仙應了一聲,說道:“渝師傅專門為我創作的那首二胡曲以後怕是聽不到了。”

劉福說道:“爺爺,這位是四川城裡最有名的二胡名手郭師傅,渝師傅的那首《天府神仙》他已經學會了。”

“《天府神仙》是渝師傅的創作,既然故人已逝,那就讓這曲子隨他而去吧,你既為二胡名手,最拿手的是什麼曲子?”劉神仙看向郭師傅問道。

郭師傅說道:“回劉老神仙,是《二泉映月》。”

“放肆!”劉安康說道:“家主的壽宴上你演奏《二泉映月》這種調子?趕出去!”

郭師傅鞠躬退出大廳,接著就來了一個當紅歌手,歌手唱完之後,來了一對在電視裡常看見的說相聲的胖子,這些明星表演完之後都會被直接送出島嶼。

眾人邊吃邊看,期間我一直四下觀,劉神仙五世同堂,已經有了五世孫,而我一直在找莊主劉長生,發現劉長生從始至終都冇有出現過。

Advertisement

節目進行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後,劉福說還有最後一個節目,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上來的人,卻是劉思純。

隻見劉思純穿著一外族子的服飾,上琉璃寶飾,臉上蒙著一層紗,角微笑。

劉思純的旁,還跟著一個看起來隻有十一二歲的小和尚,小和尚眉眼清澈,頭上颳得鋥亮,眉心的位置的點著一點硃紅。

而同行而來的,還有劉長生。

三人到了大廳之後,劉長生跪了下來,呼道:“孫兒拜見太爺爺,願太爺爺壽與天齊。”

劉神仙嗬嗬一笑,說道:“我還道你去了哪裡,原來是給我準備節目去了。”

劉長生說道:“太爺爺,為了讓您開心,孫兒這次特意到外族尋到了兩位民間藝人,彆看他們年紀小,但本事卻不賴。”

“哦?”劉神仙略興趣,說道:“都有什麼技藝?”

劉思純說道:“回老神仙,小子表演的是天山胡姬舞,而我小師弟表演的是子獻寶,我們二人一同表演,定然可博得您老人家一笑。”

劉神仙點頭,說道:“說得我十分期待,若是真能讓我滿意,我重重有賞。”

劉思純微微點頭致意,接著大廳傳來了鼓樂之聲,外族風的音樂,與之前彆出一格,而此時的劉思純除了長相和之前相似,無論是舉止作,甚至是神態,都與之前大相徑庭,彷彿換了一個人。

劉思純的眼中閃爍著一妖異,的眼角上揚,角也出一抹讓人迷離的弧度,和之前的小家碧玉,楚楚人則是另一番風味。

那名頭小和尚不茍言笑,音樂響起之後,就走到大廳中央,雙手合十盤坐。

劉思純則開始翩翩起舞,的舞姿優而奔放,上穿得極材高挑而迷人。

鼓樂之聲急促,劉思純的作則加快起來,忽然,鼓樂停止,劉思純的作也變得輕盈而緩慢,接著,小和尚忽然睜開眼睛,將右手張開。

劉思純腳尖一躍而起,輕輕地落在了小和尚的手心上。

這一幕看得我心中震撼,他們一一靜,劉思純妖異且風,小和尚祥和且出塵,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搭配,不僅視覺上對比鮮明,技藝更是嫻

小和尚的右手拖著劉思純,劉思純隨著鼓樂聲再次起舞,在小和尚的掌間跳了起來,而小和尚的手隻是微微晃,看起來就像拖著一隻蝴蝶一樣。

傳聞唐朝有個會跳掌上舞的趙飛燕,而胡姬舞又被稱為西域豔舞,兩者相合,豈止用妙絕倫來形容。

可就在這時,劉思純瞇著眼睛,忽然從袖中出了一把細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