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良陳美錦 第165章 幫忙

《良陳美錦》第165章 幫忙

鋪子外面煮著大鍋羊湯,水氣從槅扇中飄進來。

傳來依稀的賣聲,一路走一路敲的貨郎用小棒子敲出叮叮叮的聲音。

顧錦朝垂著頭看自己掛在腰間繡蘭草的香囊,心裡轉過很多個念頭。

陳三爺總不至於下手殺自己滅口吧……

陳三爺見不再說話,覺得有點怕自己了,不好笑:“你現在才覺得怕嗎?膽子這麼大,一個閨閣子,敢私自出門,還人來攔二品大員的馬車,請我喝羊湯……我還以爲你什麼不怕呢。”

顧錦朝覺得陳三爺的語氣像訓斥孩子一樣,但是沒有惡意。

也是,如今才十六歲,對於陳三爺來說,算什麼呢,恐怕連手都覺得沒必要。

錦朝反倒鎮定下來,輕聲道:“陳大人權勢滔天,我怕是應該的……我來找您,也確是走投無路了。原以爲您是出於自己的考慮,也想幫顧家一把,是我想多了……”

陳三爺溫和地一擺手,示意先別說話:“雖說不知你是從哪兒聽了王大人的事,不過可不要胡揣測。這話我就當沒聽過,你也不要和旁人說,小心招致殺之禍。”

他往後靠在了椅背上,不不慢地道:“我和你父親是差了一科的進士,你父親剛進戶部觀政的時候,曾跟在當時的司度郎中文大人手下做事,文大人和我是忘年。顧念你父親的才一直對他照顧有加,後來致仕回了安徽蕪湖老家,去年和我通信,曾我多照拂你父親。”

顧錦朝記得這件事,這個文大人是個老儒。小的時候還見過。後來文大人致仕了,父親才轉拜了林賢重。

Advertisement

真是因爲這個文大人?

顧錦朝對上陳彥允的目,一不小心就撞進陳彥允深不見底的眼中。突然後退了一步。

陳彥允卻還沒說完,聲音很緩慢:“憑著這等。我幫你父親不死已經夠了……再想讓我出手幫忙,可是要置我於不義之地的。”

顧錦朝臉微變,陳三爺這是不願意幫忙啊……低聲道:“陳大人,這話我本不該多說,但這賑災糧食不僅牽扯我父親,還有山西幾十萬的百姓。荒之下,人人自危,賣兒鬻也不稀罕……您是戶部尚書。借您之位損益百姓,歷史功過又該如何評說……”

顧錦朝覺得這番話說得實在大膽了些。實在不瞭解陳彥允。要說他是個佞臣,他在任戶部尚書幾年,減輕徭役賦稅,國泰民安,從沒有貪贓枉法。要說他是個賢臣,爲虎作倀這麼些年,他真是替張居廉做了不昧良心的事。

顧錦朝不等陳三爺回話,行了福禮告辭。

陳三爺臉上的笑容終於淡了下來。

雖說這些事他覺得沒必要解釋,但是看著顧錦朝這樣黯然失落的樣子。他還是於心不忍。

他握了手中的奇楠沉香珠串,淡淡地道:“你纔多大,怎麼會懂這些呢……平常人看事只能看到表面。好就是好,壞就是懷。但是有些事本是很複雜的。”

他並不能隨心所,他也被很多東西牽制著。而政治鬥爭是一件很複雜的事,詭譎多變,他如果一個行走不慎,很可能會連累陳家百年基業。

顧錦朝想不到陳彥允會對說這樣的話,沉默了片刻後道:“無論如何,小也要謝過大人報信之恩。時辰不早了,小告退了。”

Advertisement

朝門外走去。

陳彥允嘆了口氣:“……你帶紙筆沒有?”

顧錦朝的腳步頓住了。

去外面現買了筆墨紙硯進來。

江嚴幫著陳三爺鋪了宣紙。心裡還覺得跟做夢一樣。今天陳三爺這麼好說話?

他悄悄看了旁邊坐著的顧錦朝一眼。這十分陌生,卻顯得格外明豔。他還從沒見過漂亮得如此豔的。正是春深日暖,海棠繁華的景。簡直像幅畫般。

三爺對那個字條的態度也有些古怪……他原先應該是見過這名子的。

顧家顧郎中的兒。

三爺剛纔才向他問起顧郎中的事。

不論這子是誰,江嚴都對三爺的做法不認同。今晚陳二爺就要從陝西回京述職了,三爺再在這裡耽擱下去,等到宛平恐怕就要天黑了。何況這子張口就是山西賑災一事,實在不是什麼普通的閨閣小姐。

江嚴覺得這事有點不妙。

顧錦朝卻看著陳三爺不不慢地磨了墨,蘸墨落筆。

“這信你讓你父親連夜拿去通州,找通倉主事丁永墨。他們自知該怎麼辦。”

陳三爺想用通州通倉的糧食來填補大興的空缺?但這要是被發現了怎麼辦?

陳三爺放下筆,說:“通倉糧食儲備有七十多萬石,只要不是戰或者大規模的荒,是很用的。”通倉的糧食是國本,看管很嚴,如果不是搖國家本的事是不會開倉放糧的。他頓了頓,繼續說:“如今除東南沿海偶有倭患,天下太平,是用不到通倉的糧食的。今年這雪下得大,明年收了新糧再通倉庫,到時候清除舊糧會進京城的各大糧食商行,把賬目做好就沒有人知道了。”

Advertisement

他覺得顧錦朝的目有些奇怪,又解釋了一句:“……丁永墨是我的門生。不過你要讓你父親注意著,這信他看過之後,要是沒有立刻銷燬,就要來告訴我。知道嗎?”

顧錦朝點了點頭,突然問了句:“……您用左手寫字嗎?”

陳三爺笑道:“怎麼,覺得稀奇麼。”

不是覺得稀奇,是覺得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前世和陳三爺親數年,卻從未曾注意到他是習慣用左手的。

而且用得很自如。

陳三爺寫完放筆,江嚴立刻從袖中拿出一塊紅綢布包著的刻章遞過去。他在信紙上蓋了自己的印章,才裝進信封遞給顧錦朝。

顧錦朝覺得這信封有千斤重,心裡卻有種不真實的覺。陳三爺竟然真的願意幫他們?而且還寫了信給?這信裡究竟是什麼,他不會寫了什麼別的什麼吧?

顧錦朝狐疑地打量了信封一眼。

陳三爺覺得好笑,喝了口茶說:“不要覺得好奇想打開看,你們要是打開這封信就無效了。丁永墨是認得出來的。”他雖然信任顧錦朝,卻不信任後的顧家。他們對信封都有特殊的理手段,是不是打開過一眼就看得出來。

顧錦朝點點頭,又行了禮:“大人放心,這事定不會把您牽扯進去。大恩不言謝,大人也用不著小幫忙……但若有需要的,小和父親都會傾盡全力幫您。”

陳彥允道:“既是幫你,也是幫我自己。沒有什麼謝不謝的。”賑災糧食的事王玄範若是沒有做好,拖延山西救災也就無從談起了,並非對他毫無益的。他也算是幫黎明百姓一次吧。

“你也不用擔保,若是你們把我牽扯進去,陳家會不會遭牽連我不說,但是顧家肯定是滅頂之災。”

他笑瞇瞇地補充了一句。

江嚴幫他披上了大氅,他聲向顧錦朝道別,走到門口卻頓了一下,回頭看著問了句:“……你真的不記得了?”

西下,外面是青石街,殘雪如蓋。竟然格外明亮,陳三爺的影逆著,神看不清楚。

顧錦朝懷疑自己沒聽清楚,問:“您說什麼?”

陳三爺笑了一下,擺擺手不再說什麼,終於轉不見了蹤影。

顧錦朝握著手中的信,只覺得十分糊塗。

不過父親的事是耽擱不得了,還是趕快回去爲好。

隨即帶著青坐馬車離開了蘭西坊。()

ps:今天有二更~~

但是當我上傳二更的時候,後臺差點沒把我卡死。同志們,終於上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